湟源县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有度可量”

如何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如何唤醒“沉睡的青山”,构建“两山”双向转化?如何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三效合一”?从理论到实践,从知道到做到,从小步走到大步行,湟源县找到了一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可行路径。

资源化:

生态资源“增值变现”从摸清生态家底开始

湟源县的生态到底好不好?这个“家底”到底能不能摸清?这是湟源县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必答题”。

建立河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探索开展森林碳汇、农业碳汇等确权工作,湟源县对全县9个乡镇自然资源分布、质量、保护等级、权属等进行调查摸底,并进行确权登记,累计登记森林、草原、水流等资源的生态资产76个。

开展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全面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形成《生态产品引导目录》《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建立生态产业立项标准,确保县域内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有度可量”。

积极探索GEP核算进规划、进项目、进交易、进考核等应用场景,加快构建以1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和1个生态产品价值与碳汇评估平台为基础,支撑绿色奖补、市场交易、产业实现、质量认证等4项应用的“1+1+4”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湟源模式”,进一步摸清生态资源家底,明确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绿水青山”可量化,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奠定基础。

产业化:

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双向奔赴”

如何推动生态与特色现代农牧业、现代生活服务业、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湟源办法,可行!

近年来,湟源县立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点示范县建设,加大运用绿色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流程改造力度,加快构建草畜平衡、粮饲兼顾、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态农牧业发展模式。 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联合体,实行“建设+保护+开发+运营”的全产业链运营,实现产业与生态“互惠互利”;制定沙棘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沙棘良种繁育、采摘基地及冷链储藏等产业项目建设,构建“基地+采摘+冷藏运输+销售”全产业链条,助推“生态果”变“黄金果”;加大“河湟田园·日月臻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施马牙蚕豆品牌建设提升、东峡乡特色品牌培育等8类65项生态产业项目,湟源胡萝卜、青蒜苗、牦牛肉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溢价超20%;建立完善生态优势和文化传承融合机制,深入挖掘日月山、扎藏寺等历史旅游文化,加快城隍庙、哈拉库图古城、明长城等历史文化遗产地的文物修缮,打造“中国西部排灯之乡”“丹噶尔绣娘”非遗文化传承品牌;年产2万吨锂电负极材料、98兆瓦分散式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绿色工业项目先后落地湟源;推进茶马互市交易港、牦牛藏羊产业集群、医用牛心包膜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有效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市场化:

生态产品供与需实现精准对接

“资源从老百姓手中来,资金又回到老百姓手中去,”如何打通“生态”与“富民”之间的转化通道?

为了推进线上线下多元化交易,湟源县建立集电商孵化、农特产品展示、电商培训、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培育“湟源臻品特色馆”“一棵藤”“小茶牧场”等店铺入驻国内大型电商平台;结合东西部协作,引导23家企业和14家合作社参与消费帮扶,涵盖牦牛肉、蒲公英茶、黄蘑菇等45种农畜产品,建设湟源助农馆、古城臻品馆、日月臻品六合体验店,2023年以来累计销售额达3.8亿元,打通生态产品生产、流通、消费渠道,提高生态产品流通效率和价值实现水平。

常态化:

保护补偿机制就是一颗“定心丸”

据了解,湟源县大力推进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统筹推进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和损害赔偿,有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近三年累计补偿1396万元;创新生态补偿方式,探索丹噶尔古城等各类保护主体的生态补偿方式,设立生态管护员、巡护员等生态公益岗位,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探索“亩均+”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与生态产品贡献度相符合。

长效化:

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绿色金融助力“点绿成金”有了湟源样本。近年来,湟源县创新生态产品金融服务机制,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绿色金融创新试点,鼓励企业、村集体和个人依法依规开展林权等使用权抵押、产品订单抵押等绿色信贷业务,探索“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生态产品价值贷”“节水贷”“新能源贷”等多元化融资模式,建立绿色发展奖补额度与GEP(调节服务)核算挂钩机制,试点推行以资源权益抵押为前提的绿色金融产品,推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截至目前,共发放“乡村振兴活畜贷”7038.9万元,累计贴息144.8万元。

图片
来源:湟源融媒

监制:刘幸海
责编:马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