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9日举行的论坛上,重庆市司法局党委委员,重庆市教育矫治局(重庆市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余健华着眼以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小切口”推动公共安全“大治理”的视角,向与会人员分享了重庆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在社会化延伸服务方面的工作经验及成果。
余健华分享经验成果
聚焦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抓延伸
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始终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不断探索毒品治理的新方法新手段,运用数字化手段,在全国首创研发“自愿戒毒一件事”应用,通过构建“四大场景”,以“一件事”应用“小切口”撬动“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大场景”,积极主动将戒毒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大体系大格局。
据悉,该应用平台通过打造预约入所、所内戒治、后续照管、信息保护”的“四大场景”,把全市16个社会自愿戒毒医疗机构和38个药物维持治疗点纳入平台服务体系,为社会面吸毒人员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戒毒康复服务。“自应用上线以来,APP访问数据量已达13000余次,日均戒毒人员在线咨询数量同比线下增长600%。”余健华介绍。
同时,全系统通过建立无缝对接机制和后续照管机制,切实做到解戒人员100%必接必送,确保戒毒人员不脱管、不失控。依法履行社区康复指导职能,在全市建立18个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服务站和2个巡回服务站,并与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在资阳市安岳县、川渝高竹新区建立了2个联合指导站,年均指导服务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三年同比增长118%。
聚焦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抓延伸
VR模拟场景心理干预(资料图)
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要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居乐业作为工作核心价值追求。为此,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着眼戒毒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趋势,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模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民警专业戒治能力,致力于服务好基层社会治理和群众生命安全。
全系统聚焦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一体两翼”工作布局,创新落实“一段式”执行机制和划片收治模式,探索形成集管控、戒治、医疗、康复、帮扶于一体的戒毒康复体系,收治规模、床位利用率保持在全国前列。
同时,全系统充分发挥戒毒场所专业优势,创新推行“管教医一体化”向社会面延伸,联合市内医学专家、药物研发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等学科团队,集成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药物对症支持治疗、中药组方治疗等十大戒治手段,帮助戒毒康复人员戒除毒瘾和恢复身心健康,稽延性症状好转率达92.3%以上,医疗力量下沉一线大队助力病残戒毒人员戒治管理的工作经验被司法部转发推广。
此外,全系统探索收治吸食依托咪酯成瘾人员41人、吸食非列管物质成瘾人员17人,运用中医药技术治疗依托咪酯急性戒断反应的案例入选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六大指导案例”。面向社会开展禁毒戒毒法治宣传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等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
聚焦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抓延伸
全系统不断强化系统谋划,通过健全协同机制,推动建立融跨司法行政、公安、卫健、民政、人社、教育等多部门多方面的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工作体制机制,切实做到沟通交流顺畅、协调合作高效、资源共建共享,持续助力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重庆市戒毒管理局创新研发的“社戒社康一件事”应用中,通过设置社戒社康人员报到、尿检(发检)、心理健康评估、后台数据统计等功能模块,并在巴南、黔江、涪陵、合川、彭水5个区县开展试点工作,探索依托数字重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IRS),与公安、司法、民政、卫健、人社等部门共同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戒治信息综合分析大模型,贯通市、区县、镇街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积极融入超大城市治理大局,目前已有15项涉及戒毒管理的城市体征指标接入市级治理中心。
“通过社会化延伸有效联动公安、卫健等部门以及镇街、社区等基层组织,提升社会面吸毒人员的戒治管控效能,重庆市吸毒人员戒断三年未复吸同比增长8.6%、现有吸毒人员同比下降7%、新发现吸毒人员连续三年下降‘一增两降’,发挥了专业优势,贡献了司法力量。”余健华介绍,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服务覆盖的部分区县镇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管控率同比提高20%以上,涉毒人员发案率同比下降40%以上,实现了地方党委政府满意、社区人民群众满意。
“毒品问题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余健华强调,毒品问题综合治理还需社会各方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禁毒治理方案和戒毒手段,建立禁戒毒体制机制,做好公安、司法、民政、卫生等各部门的衔接工作,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戒毒康复体系,努力帮助吸毒人员重返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记者 谭剑 饶果
审 核:覃蓝蓝、万先觉
总值班:杨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