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河北易县台坛村的崔氏砚雕艺术馆,工作台前,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易水砚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崔小超紧握刻刀,神情专注,刀刃划过石材,岩屑泛起,石材逐渐露出精美的图案。
崔氏砚雕艺术馆(郭恩桥 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砚产于易水河畔。相传其始于战国,盛于唐宋,又名奚砚、燕畿乌金砚,与端砚齐名,素有“南端北易”之称。
崔小超神情专注地雕刻(郭恩桥 摄)
据了解,1980年出生的易县台坛村村民崔小超,自幼受家族砚雕艺术的耳濡目染,对砚雕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8年受本家崔术清师父传授学刻花鸟、龙凤砚,之后又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先生学刻文人砚。20多年来,他刻苦钻研,秉古承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砚雕风格,其作品《松山畅叙》砚获“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百花杯金奖”。
砚台雕刻(郭恩桥 摄)
在崔氏砚雕艺术馆内,兰亭砚、太平有象砚、青鸾献寿砚等上百余种砚台千姿百态,尽显砚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深远意境。“易砚除了上好的石质,还需要精细的雕工,要因材施艺,巧用俏色,采用平雕、立雕、镂雕等技法制作完成,给予厚重的石料以鲜活生命和文化灵魂。”崔小超说。
兰亭砚(郭恩桥 摄)
为了传承易砚文化、易水砚制作技艺,2015年崔小超在易县台坛村创办了易砚雕刻艺术馆,9年来,开展砚文化学习交流百余次,让砚文化更加完善立体。
崔小超(右一)指导砚雕从业人员创作 (郭恩桥 摄)
“砚贵有铭。砚拓是一种传统手工技艺,通过传拓技术将砚台上的文字和图案复制到纸张上,这种技艺不仅真实、全面地反映了砚台的原貌,还能细腻地表现出砚上文字与图案的粗细、深浅等特征,具有黑白分明的效果,使人一目了然。”说起易砚文化崔小超如数家珍,他表示,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引入新颖元素和设计理念,将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易砚更具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李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