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艺术家朱琳传记《话剧皇后:一个时代的戏剧记忆》新书见面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活动由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主办。现场,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制作的AI虚拟形象“朱琳”与观众进行互动,主办方通过科技手段还原出“话剧皇后”朱琳老师的风采。
朱琳,江苏连云港海州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被誉为“中国话剧皇后”,是我国话剧民族化探索的重要实践者。她先后在《雷雨》《蔡文姬》《武则天》《贵妇还乡》《推销员之死》等五十部经典话剧中塑造了众多光彩夺目的舞台形象,是中国话剧表演艺术的标杆人物之一,并曾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话剧艺术家”“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等殊荣。
为弘扬朱琳的精神与艺术成就,江苏海州文旅集团特别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文艺评论家赵红帆撰写《话剧皇后:一个时代的戏剧记忆》。本书不仅以朱琳的传奇艺术人生为主线,深刻展现了中国话剧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还剖析了朱琳在话剧、电影、电视剧领域的辉煌成就,挖掘其背后的时代背景。
《话剧皇后:一个时代的戏剧记忆》封面
中共连云港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朱兴波在致辞中表示,连云港是一块有着革命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涌现出朱琳等许多优秀中华儿女的光辉身影。朱琳老师15岁投身抗日救亡戏剧运动,在枪林弹雨中,用稚嫩的声音唤醒民族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扎根人艺舞台,倾情出演了《雷雨》《蔡文姬》《武则天》等话剧,她的艺术生涯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话剧事业相伴相生的传奇。
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宋英谈道,《话剧皇后:一个时代的戏剧记忆》不仅是朱琳老师个人的艺术传记,也是一本承载着中国话剧历史记忆的重要著作。舞台上下,朱琳老师言传身教,在戏剧人才培养方面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朱琳老师在中央戏剧学院担任台词教师,期间将丰富的表演经验融入教学,为戏剧研究留下了宝贵财富,为一代代舞台工作者明确了从艺做人的方向和指引。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讲道,朱琳老师在舞台上的每一次演绎皆为时代发声。从烽火岁月的抗战话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化探索,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国际交流,她的艺术生涯贯穿了中国话剧发展的多个重要阶段。这既是中国戏曲事业发展的缩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
中国戏剧出版社总编武云表示,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戏剧专业的出版机构,中国戏剧出版社成立60余年以来,始终在这片沃土上孕育和传播着戏剧艺术的生命力,逐渐成长为发布中外戏剧成果的平台,传播传承优秀戏剧文化的窗口。朱琳老师从早期的抗敌演剧队的历练,到后来在北京人艺的艺术成就,她始终践行着“艺术扎根人民的理念”,今天我们更应珍视这份文化记忆。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致辞
“我从小在剧院里成长,朱琳阿姨看着我长大,我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经常去听她的朗诵会,朱琳阿姨对我帮助非常大,算是我的启蒙老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琳老师加入到北京人艺,在焦菊隐先生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我相信在她所饰演的每个角色里,她都会想到自己的人生,想到自己为什么如此热爱艺术。”(远芳 邱晓琴)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