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是近年来山东重点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12月20日,新黄河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手造企业实现营收1221.1亿元,同比增长9.8%;利润总额24亿元,同比增长38.3%。
发布会上,省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处处长曾庆春表示,齐鲁大地丰厚的人文沃土,孕育了璀璨的非遗瑰宝,积淀了精湛的传统工艺。近年来,山东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新打造“山东手造”品牌,推动古老非遗技艺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山东手造”产业效益初步显现,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手造”企业实现营收1221.1亿元,同比增长9.8%;利润总额24亿元,同比增长38.3%。
具体而言,山东推动手造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山东手造”既有文化属性,也有产业属性。山东制定了《“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助力“山东手造”工程推进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手造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连续两年评选“山东手造·优选100”特色产品,择优纳入“好品山东”品牌体系,不断做大做强陶瓷琉璃、草柳编等产业集群。
山东创意设计赋能“手造经济”。文化和创意是手造的灵魂。山东实施文化创意设计赋能山东手造行动,面向专家、企业广泛征集创新创意的金点子,不断提升手造品牌形象和产品设计能力,推出一批实用、美观、展现山东文化IP的畅销产品。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雕塑工艺品制造、陈设艺术陶瓷制造、金属工艺品制造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达29.8%、22.4%、20.3%和18.2%。
山东全域营销推动手造出圈破圈。酒香也怕巷子深。山东推动“山东手造”进高速服务区、进景区、进商超、进酒店、进书店、进学校,建设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交易中心,打造了一批集展销、孵化、研学为一体的手造“网红打卡地”。开展电商营销赋能“山东手造”行动,搭建线上展销平台、直播基地,实现线下体验、线上销售互联互通,“山东手造”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以曹县汉服为例,今年前三季度,网络销售额达57.9亿元,同比增长17.3%,占全国同类市场份额的50%以上。
山东通过手造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传统手工艺大量集中在乡村。山东制定了《“山东手造”助力乡村振兴政策清单》,打造“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支持手造企业和带头人设立非遗工坊、创客基地,成立乡村手造合作社、手造协会,打造手造特色村镇,助力推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传统工艺传承的共赢效果。
山东讲好中国故事“手造篇章”。“山东手造”以其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山东向驻外使馆、海外文化中心加强推介,先后在乌兹别克斯坦、意大利、韩国等举办展销活动;依托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培育手造贸易骨干企业,支持企业上线跨境电商平台,“山东手造”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比如青岛平度市新河镇积极发展草编产业,带动超2万人就近就业,年外贸出口额超3亿元,“山东手造”已成为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载体。
据介绍,下一步,山东将坚持创意设计和市场营销双向同步发力,持续实施创意设计提升行动,培育更多创意好、营销好的“两好”手造企业,推出更多优秀“爆款”文创产品,进一步叫响“山东手造”品牌,推动传统“老手艺”成为时代“金名片”。
记者:黄敏 校对:汤琪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