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岂珵
12月18日,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公告称,子公司重庆永辉于12月3日至12月17日交易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出售中百集团共计6710.1287万股,占其股本的9.87%,出售金额约为4.40亿元。
自此,永辉超市完全退出了投资长达11年的中百集团。之于原因,或在于及时止损的考量,毕竟中百集团已经持续三年亏损。
永辉超市虽“及时止损”,但仍难以回避当下经营的“窘迫”:2021年,永辉超市出现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下滑和首次净利润亏损,自此营收连续3年下滑,同期净利润也连续亏损。
如此情况下,作为战略投资者的京东系、牛奶有限公司也对永辉超市失去了耐心。
2024年9月,牛奶有限公司、京东系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实控方为名创优品)分别转让其所持有的永辉超市19.13亿股股份、7.55亿股股份,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21.08%、8.32%。
至此,原第一大股东牛奶有限公司正式退出,京东系持股比例从13.39%降至2.94%。
当然,永辉超市也曾通过一系列举措来扭转经营困境,每一轮的零售模式创新,永辉超市都投入精力和成本试水相应的店型,遗憾的是并未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如今,永辉超市将目光瞄向“胖东来模式”,此次能否逆转颓势重新步入正轨,或许还要打一个问号。
永辉超市与中百集团的交集始于2013年,彼时正在全国扩张的永辉超市盯上了还是武汉乃至中国中西部规模最大的连锁商超中百集团。
2013年12月,永辉超市通过二级市场购得中百集团4.99%股份。次年,永辉超市开始举牌中百集团,持续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与中百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武汉商展开股权争夺。
根据东方财富数据,2014年1月15日至2月28日,永辉超市及其关联方买入中百集团5%的股份;2014年3月5日至4月18日,永辉超市及其关联方再度累计买入中百集团1.02亿股股份,成为中百集团第二大股东。
不过在武汉商联的防御下,永辉超市举牌未果,二者的股权争夺也告一段落,且相互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称将本着“强强联合、互惠共赢”的原则,在资源、网络、信息、物流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做强做大核心主业。
然而,好景不长。
2014年12月,永辉超市就继续了对中百集团的增持行动,将持股比例推至20%,同时在中百集团董事会换届之际派驻了两名非独立董事。2017年7月,永辉超市再次增持股份,其及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达到29.86%。
随后,双方的争夺战“熄火”一年,直至2019年3月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将要约收购中百集团不超过10.14%股份。不过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介入下,要约收购被叫停。同年12月,永辉超市与武汉国资达成共识,不再谋求中百集团的控制权,将持股维持在29.86%。
自此,永辉超市与中百集团股权深度绑定的同时,两家公司在经营层面也展开了合作。不过,随着行业遇冷,中百集团持续亏损,永辉超市也开始战略收缩,两者逐渐解绑。
2022年9月,永辉超市及其一致行动人重庆永辉、永辉物流累计减持2%的中百集团股份,持股比例由29.86%下降为27.86%。
由此,“永辉系”开启了持续减持之旅。
至今年12月4日,重庆永辉对中百集团的持股比例已经降至4.99999%,不再是中百集团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同日,现任永辉超市监事会主席吴乐峰辞去中百集团董事会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吴乐峰的辞任意味着永辉超市彻底退出中百集团董事会。
而在今年3月,中百集团则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了其所持有的永辉中百45%的股权。永辉中百成立于2017年,由中百集团与永辉超市各出资4500万元和5500万元。
中百集团给出的理由是,鉴于永辉中百自2019年以来连年亏损,经营状况尚未出现改善迹象,且2021年净资产已为负值,在综合考虑经营情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公司拟以公开挂牌方式出售持有的永辉中百全部股权。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永辉中百营收分别为10.13亿元和5.08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亏损7167.38万元和1949.12万元。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永辉中百净资产为﹣1.02亿元。
而永辉超市此次完全出清中百集团的股份,或许也是出于及时止损的考量。
本次出售前,永辉超市持有中百集团对应股权的账面价值为2.79亿元,出售将增加公司2024年投资收益约为1.61亿元(未扣除相关税费),对比初始投资成本4.86亿元(买入均价-分红),亏损0.46亿元。
事实上,此前永辉超市已经多次出售资产。
2023年12月,永辉超市出售所持有的3.89亿股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对应的转让价格为45.3亿元人民币。
2024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向四川商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转让所持有的1.36亿股红旗连锁股份,约占红旗连锁总股本的10%;出售所持有的永辉云金科技有限公司65%股权,转让总价约为3.78亿元。
理由如出一辙:盘活资产,聚焦主业。
纵观永辉超市的发展,创业发展期抓住“农改超”的政策红利,奠定了业务基本盘,在转型、扩张期,多线作战且资本运作频繁,但并未发挥出预期作用。如今,在没有充裕资本、机会、时间进行大幅度战略转型的前提下,夯实基本盘业务,塑造韧性或许才是最终出路。
故此可见,今年5月,永辉超市主动接受胖东来的帮扶。
这家成立于河南许昌的区域型卖场品牌,目前拥有13家门店(大卖场仅8家),在商品结构上参考了开市客和山姆会员店的重要经验,推出大量高品质的自有品牌商品、成功制造销售爆款,并配合“海底捞”式的门店服务,成为目前国内最具人气的网红商超品牌。
调改涉及商品结构、动线布局、设备设施、专业能力、员工福利5个方面。其中最大的改革发生在商品结构:下架超80%单品,重新规划万余款单品,梳理后商品结构达到胖东来商品结构的90%以上。
目的很明确:优化商品结构、调整超市布局、提升员工专业服务能力,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优质商品,还能拥有舒适的购物环境,以及在专业服务、体验下获得丰富的情绪价值。
目前来看,效果显著。
首家胖东来帮扶调改门店郑州信万广场店开业首日日销188万元、客流近1.3万人,为调改前13.9倍、5.3倍;首家自主调改的门店西安中贸广场店8月31日试营业,首两日日均销售额均达到160万元、日均客流超1.4万,为调改前8倍、4.7倍……叶国富也曾对外透露,刨除开业效应,最早完成调改的几家永辉门店的销售额依然能达到过去的3倍左右。
那么,是否就意味着这是永辉新的出路?
或许还需要给予一个更长的观察期。
毕竟相比800余家门店,调改的门店只有少部分,而且永辉超市在供应链和门店管理以及经营成本上,面临的挑战与胖东来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而后续也仍要观察永辉超市能否通过公司、供应商、消费者之间快速找到利益均衡点,且结合自己客群特征设计出更合理的增长节奏。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