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家呼吁:加强中美人文交流,培育“终身文化大使”




导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5年,见证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也见证了中国改变世界的创新能力。中国的开放包容发展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也有明显的体现。中国广泛吸纳国专家和全球知识成果,助推国家发展。国际学术和教育交流可以帮助各方更好地认识合作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中美激烈博弈的情况下,加强中美人文交流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缓解矛盾,合作共赢。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图片

作者:约翰·奎尔奇
(John Quelch)

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社会科学杰出教授
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约翰·德布茨实践教授

图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个国家所经历的转变令人感到震惊,可能是世界历史上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长期以来对全球思想家、创新者和教育者的独特认可。这个国家的人民不仅致力于进步,而且也认识到,他们这个古老国家走上现代化的成功之路,与全球合作和知识共享密不可分。


今年9月30日,我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我访问过90多个国家,从未见过其他国家对外国专家和专业知识有如此高度的肯定。在招待会上,我遇到了一位在北京从事癌症研究的法国科学家,一位在马达加斯加出生、在南京大学教书的工程学教授,以及一位在荷兰出生、在剑桥大学和北京大学工作的研究中国历史的教授。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外国专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访问过中国,对中国的复兴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981年,当时我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我发现,当时的中国虽然贫穷,但它渴望开辟自己的道路,热情的中国人民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的温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多次在北京参加政府组织的经济和商贸研讨。2011年至2013年,我担任了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最近,我又回到了中国,现在是昆山杜克大学的常务副校长。


在过去的40年里,我亲眼目睹了中国如何经历了重大而迅速的变革,使大约8亿人口摆脱了赤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这种变化在教育领域也很明显。我所工作的昆山杜克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外籍教师占60%,国际学生占30%。这些数字反映了中国教育部、江苏省政府,以及昆山和苏州所倡导的开放和包容性。苏州和昆山既是宁静的古老水乡,同时也是现代化都市。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75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国的民族精神,也见证了中国改变世界的创新能力,这是五千年文明积淀的结果。不论是对中国自身还是对整个国际社会来说,中国未来的潜力同样令人期待。而实现这一潜力的关键之一,是将竞争转化为合作,特别是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正如习近平主席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言,这一使命需要中美相互承认对方在经济和文化上的成就。


全球合作可以对我们的共同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面对气候变化、流行病,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治理等挑战时。


习近平主席说过:“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中美两国的成功为彼此提供了机遇。如果两国坚持相互欣赏、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就能化解分歧。基辛格也多次强调过中美关系对塑造世界秩序、确保全球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性。


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中美关系的复杂时期,学术和教育交流至关重要。参与交流的学生们可能是各自国家未来的领导者,他们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理解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性。更多的激励措施,如奖学金和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的就业机会,可以鼓励美国学生到中国学习,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转型和文化的复杂性。这些国际学生可以通过分享他们的第一手经验,成为“终身文化大使”。


就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进行联合研究、召开学术和商务会议也是有益的。我所在的昆山杜克大学举办过多场国际会议,议题涉及可持续发展、全球健康和绿色金融等。中美之间的此类论坛与合作有助于抗击流行病、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人类发展。


最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向全球扩张,中国的国际大学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全球市场。例如,昆山杜克大学的高管教育项目依托“杜克网络”(涵盖昆山杜克大学、美国杜克大学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将商业和领导力教育与全球视野相结合,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价值,并在世界一流水平上竞争。


总之,国庆75周年的招待会不仅仅是一个表彰外国专家贡献的活动;它也表明,中国一直认为,将全球的专业知识纳入中国的发展,将释放人类共同努力的巨大潜力,更好建设中国的未来


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 Wider collaborations key to future amid challenges"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