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对美国实施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引起外界激烈反应。这项禁令一出,外界议论声此起彼伏,美国方面更是紧张得犹如坐在钢丝绳上。
(商务部发布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公告)
美媒一直强调,中国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不少尖端科技领域都离不开中国产品的“滋养”。然而,美方的算盘打得可不简单:一面试图通过关税措施削弱对中国的依赖,另一面,又不得不小心翼翼,以免触怒中国,招致更为严厉的反制禁令。
中国的反应果然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决定利用手中的矿产资源作为反制筹码。问题只是,未来又会选择哪一个新的关键矿产资源,作为对美出口管制对象?毕竟,一旦限制出口,影响可不是小事一桩,直接打击到美国军工行业的痛处,触动的可是上千个武器系统,覆盖数以万计的零部件。
(美军工生产)
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幻想着搞所谓的“对华脱钩”早就是陈词滥调,真正的操作起来却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不少欧美企业即便嘴上喊着“脱钩”,心里却明白,想要不对中国产品依赖简直比登天还难。为何如此?全因全球化的生产体系已经让每个环节紧密相扣,少了中国的零部件,很多完整的产品可能将很难顺利下线。
曾几何时,西方试图将生产线搬迁至东南亚或南亚,希望通过成本优势来实现产业链的“自立门户”。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即便搬到这些地方,基础的材料还是得从中国运过来。韩国就是一大“翻车”案例,它代工生产的美军火箭弹,单枚成本要比美国自产的价格低5倍,其中的原因,就是韩国从中国进口原材料。
(海马斯火箭弹)
可是话说回来,美国是否意识到离开中国就玩不转了?可能已经知道,但是肯定慢了一拍。中国的一纸禁令,已经在美国军工生产的齿轮上扔进了一把重重的沙子。不过,美国当初打算与中国“脱钩”的念头并不新鲜,但谁曾想到,结局是这样反转,如今是中方的出口管制,让美国感受到了“被脱钩”的焦虑。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这种制衡不仅限制在经济上,更象征着一次战略层面的较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关键矿产作为战略资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未来,它或许将是影响全球格局变化的关键变量之一。
(稀有金属镓和锑)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提出,如果美国真的在矿产供应上受到限制,那该怎么破局呢?那么,这又回到之前提到的,全球化的互联互通。也许美国能发掘新的供应渠道,但这需要时间、金钱等成本,反倒是不如直接和中国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