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

评论

2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男子爱簪花,宵夜叫外卖,宋朝就有新闻哥,追《清明上河图密码》看宋人的时尚潮生活

喜欢古装悬疑题材的观众们有福了,张颂文、白百何领衔主演古装悬疑剧《清明上河图密码》正在热播,该剧改编自冶文彪的同名小说,由杨帆与熊琛执导,张颂文、白百何、周一围等主演。

图片

顾名思义,这剧跟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息息相关。

剧方按照《清明上河图》,对汴梁城的房屋、虹桥、漕船、摊档等进行复刻,给观众呈现了一个生动绝美的北宋美学。

宋潮男子爱簪花

剧中我们可以看到,男子都爱在头上戴花,因为在宋朝,男子戴花就是时尚时尚最时尚。

图片

宋朝是一个非常讲究生活情调的时代,这与宋朝皇帝对典雅文化的重视和引领密不可分。

在宋代,不管你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簪花可是时尚美男子的标志之一。

遇到国家庆典或者有重大的节日,从皇帝到文武百官,甚至侍卫随从都争先恐后的头上簪花,花式多种多样。

图片

据记载,在淳熙十三年的元日,都城中举行了簪花游行的盛典,可谓“锦绣乾坤,花花世界”,著名诗人杨万里就写了一首诗记载当时的盛况:

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

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这谁要是能得到皇帝赏赐的花那就可得骄傲的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除此之外,宋朝男子簪花如此盛行也与文人雅士的推崇离不开关系。

图片

《梦溪笔谈·补笔谈》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北宋庆历五年时任扬州太守的韩琦,设宴邀请王珪、王安石和陈升共同观赏并簪戴“金带围”芍药,此后四人先后成为宰相,被称为“四相簪花”,这个故事为簪花增添了不少祥瑞之兆。

所以在民间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优伶歌妓,甚至死囚、狱卒都争相效仿头戴鲜花,并且簪花的品种也随着时令季节的更替而变化:上元节人们会头簪玉梅,立春时会簪雪柳和春幡,端午节簪茉莉,重阳节簪菊花,到了冬天,就干脆把干花簪在头上,这叫“花腊”。只要是好看的花儿,可能都难逃被“簪”的命运。

不管是节日、婚庆嫁娶、还是祝寿都少不了簪花的参与。

可以说,簪花文化深深的渗透进了宋人的生活中,能像宋朝男子一样把花戴到如此登峰造极的程度,恐怕也找不到第二家。

宋朝就有外卖小哥

现代人懒得出门吃饭就会点个外卖,叫个跑腿,你可知这本就是老祖宗玩剩下的,早在宋朝就有外卖小哥了。

图片

“外卖”一词,最早是在宋朝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出现的。书中讲到宋人的美食宵夜时说:“更外卖软羊、诸色包子,猪羊荷包,烧肉乾脯,玉板、鮓豝,鮓片酱之类。”

古人没有手机,他们点外卖的方式就比较简单啦。大户人家会派家仆到饭店去“下单”,由仆人或者饭店的“配送员”按时将饭菜送来。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自己到店里去“下单”,并说明配送的时间、地点,由店里配送。

图片

于是“外卖小哥”应运而生。《东京梦华录》记载:“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这里的“闲汉”其实就是现在的外卖小哥、跑腿小哥啦。

尽职尽责的新闻哥

在梅船案中,有个跟着记录案件中烟雾的如何形成的小郎君,这种深入采访、实时跟踪、详细记录并编写成文印发刊登的模式,是不是很眼熟?

这不妥妥就是现在的记者新闻哥么。

图片

其实早在汉朝我国就已经产生了最早的报纸——邸报,只不过邸报都是记录官府的消息通知,也就是官媒。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群众对信息需求的不断扩大,到了宋朝出现了小报,即民间印发的报纸。

小报之所以能快速普及,那就不得不提活字印刷术了。宋朝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技术成熟,让书籍成为了一种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文字传播方式。人们"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读书者事半而功倍,何其幸也",小报得以产业化,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体系。可以说,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小报的出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

古代社会交通不便,信息传播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加上官报的审核繁琐流程繁复,在新闻的及时性和新鲜度上就不及小报反应迅速了。所以就会出现"人情喜新而好奇,皆以小报为先,而以朝报为常"的情况。

图新鲜消息看市井八卦,人们往往会看小报先睹为快。文人笔法再加上标题党炸一炸,啥好事坏事都立马传遍大街小巷。

图片

《清明上河图密码》从质感上是一部上佳的古装悬疑剧,从内容上讲也是一部丰满的宋朝文化传播剧,追剧进行时,让我们一起期待剧中还有哪些宋朝文化输出吧。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天呐!腾讯出的AI神器,是真把AI给玩明白啦!
广告腾讯元宝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