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年末,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一项针对企业年假制度和职场休假现状的调查问卷显示,近七成职场人未休完年假,而且主动放弃者增多。报道指出,出于个人职业发展、单位人手紧缺或是职场氛围等因素考虑,不少劳动者选择了“非必要不休假”。
真的是员工“主动”放弃年假吗?“怕丢工作,谁还会休假?”“8小时工作制和双休都不能保证”“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在相关话题的评论区,网友们的发言显得颇有无奈。“主动”这一表述看似赋予了员工充分的自主权,实则掩盖了更深层次的现实。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职工因个人原因无法休假,并主动选择放弃休假,需要向部门负责人提交书面放弃假期申请,对此,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既多干了活又不要多拿钱”,这种“既要又要”根本不合常理,不禁让人对“主动放弃”的提法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就业形势严峻、职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许多劳动者面临着“不优则退”的隐性压力,保持竞争力成为职场生存法则,加班加点、牺牲休假似乎成了展示忠诚和进取心的“标配”。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文化中的“狼性精神”“996工作制”等,也在无形中塑造了“休假即懈怠”的错误观念,使得员工即便有权休假,也可能因为害怕被边缘化或失去晋升机会而选择放弃。很多工作早已打破时空限制,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即可实现“全天候在线”,这种灵活性虽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作便利,却也悄然开启了“内卷”的新常态。在随时待命的状态下,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个人时间被无限挤压,休息成了“奢侈品”。
为了保持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企业对于职工年假的态度应该更加积极,《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年休假,对劳动者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企业不仅应该不折不扣地给予报酬,还应该鼓励甚至要求员工合理安排休假,这是对员工身心健康的负责,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支撑。毕竟,过度劳累会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离职率,最终损害的是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转变想休却不敢休的职场文化,鼓励高效工作而非长时间加班,离不开员工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体谅支持,做好休假期间的工作交接,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安心休假,快乐返工,形成良性循环的氛围,规避无序竞争。
明文规定却无法良好落实,背后有企业对个体员工权益的忽视,有领导者睁只眼闭只眼的漠视,也有员工诚惶诚恐对“保住饭碗”的重视。在追求效率与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普通人幸福的关怀。构建一个既充满活力又不失温度的工作环境,让每个人能在忙碌与宁静之间找到平衡,是全社会都应该多费心思的问题。
不久前公布的2025年春节假期延长、调休减少的安排,是呼应民声的一次积极探索,然而,调整不应止步于此。我国是人口大国,如果休假全都集中在春节、黄金周、小长假,势必加剧短期内的交通压力、景区压力,人满为患下,度假反而成为负累。认真地落实年假制度、制定更加灵活多样的休假方案才是更好的解决之道,让年轻人既能去远方看看,也可以“常回家看看”。
来源|小苏“画”事工作室
统筹|周安琪
文稿|童婷婷
设计|邵静娟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客户端原创,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