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迈向“千园之城”,已有公园973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2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今天,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目前上海正稳步迈向“千园之城”。今年上海新增城乡公园141座,其中新增城市公园35座、口袋公园76座、乡村公园30座,全市公园达到973座。

图片

上海部分开放的绿地、公园、口袋公园。上海市绿容局供图

今年全年上海新建各类绿地104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12公顷。建设完成立体绿化43.7万平方米,建成绿道229.77公里。目前上海已建成绿道达到1998.81公里。七莘路绿道、黄浦江滨江绿道杨浦和闵行延长段、环元荡绿道青浦段、沪太路绿道等110余条绿道建成对外开放。

上海的一大特色是“推动街区、公园无界融合”。304座城市公园面向游客开放共享空间,其中开放草坪330处、林下空间145处,开放共享总面积约500余公顷,实现全市16个区全覆盖。74座城市公园为游客提供可搭帐篷的区域。

图片

上海部分开放的绿地、公园、口袋公园。上海市绿容局供图

公园草坪帐篷区,是上海市民关注的焦点。为此,今年5月,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开展了公园草坪帐篷区规范管理“金点子”有奖征集活动,广泛吸纳市民意见和建议。通过线上征集、线下座谈、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共征集“金点子”402条,市民意见主要集中在帐篷预约、区域划分、安全机制建立等方面。经行业专家逐条筛选和评估后,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入围奖共17条。

图片

上海部分开放的绿地、公园、口袋公园。上海市绿容局供图

一些公园已经把市民的“金点子”用了起来。比如上海耀华滨江公园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建立帐篷区数字化管理和预约平台,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方便游客能提早规划行程;闵行文化公园通过设置告示牌公布文明公约及游客告知书,引导游客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帐篷搭建,严禁占用帐篷区的安全通道及草坪中心活动区域,以保障安全通道的畅通无阻;上海植物园协同第三方安保、物业公司,形成游客入园后“四个一”全程管理体系,有效防止帐篷乱搭乱建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