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国家消防救援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消防监督司一级指挥长王天瑞介绍,从近年来新能源火灾来看,有两个突出的矛盾:锂电池的热失控不可避免、灭火救援的难题还没有有效解决。“锂电池起火即爆炸,传统的消防设施,比如报警喷淋难以发挥作用……”“破解火灾救援的难题,要研发更有效的灭火药剂,改进新能源火灾扑救的技战法,提高灭火效能。”
昨天下午,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在杭州开展实战演练,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演练针对地下车库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围堰淹没处置战法”。
演练场地在余杭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园内有高达199.43米的超高层双子塔建筑,地下三层车库,为演练提供了贴近实战的场景。
演习中,地下车库一辆新能源车辆充电时,由于热失控导致电池起火,周边还停放着其他新能源车辆,大量浓烟迅速充斥整个地下车库,并触发烟感报警。
自防自救机制立即启动,消控室迅速响应,联动消防设施,并调派微型消防救援站处置初期火情。
余杭区消防救援大队分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调派辖区消防救援站、排烟分队及附近区域性微型消防站协同处置。通过设防堵截、隔离转移、围堰注水、快速排烟等多种措施,火势得到有效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
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兼灭火救援指挥部部长陈骏华说,目前新能源车辆越来越多,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发生火灾,现有灭火器通常无法有效扑灭。第一时间如何处置,是非常严峻的课题,消防也在探索新的灭火救援办法。
“目前比较有效的是围堰淹没处置战法,也就是通过大型灭火毯覆盖以及围堰注水,把整辆车尤其是锂电池进行‘全淹没’的灭火救援战法。”
橙柿直通车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围堰淹没”处置战法中使用了至少三种新型救援设备,包括移车机器人、车底水枪、围堰注水设备等。
“首先把车底水枪移动至着火汽车车底,对电池组通过水枪注水降温。同时用移车机器人,将着火区域周边车辆移至安全区域,移车机器人能承受2500公斤重量。再用灭火毯覆盖起火车辆,以及围堰注水灭火。”
“围堰淹没处置战法”实施步骤
新能源汽车火灾警情中,主要危险源是锂电池,因为其特殊物理性质,使用水完全淹没战术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具体步骤:
一:启动设施
启动着火点所在防火分区防火卷帘,水系统、排烟补风系统等消防设施,形成防火分隔、阻止烟火蔓延,排除聚集烟气。
二:切断电源
通常,地下车库电动汽车充电桩电源一般都是通过市电、储能电站或自行发电供电,当电动汽车发生火灾时,应该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分级断电方式。火灾初期,按下充电桩紧急停止按钮,或切断充电桩上游配电箱后再行处置。
三:围堰淹没战法
首先是冷却保护,选择在防火分区的疏散通道展开灭火救援,在水枪、移动消防炮以及灭火机器人掩护下靠近着火区域,用车底水枪对车辆底部电池组实施冷却降温。
水枪伸入车底
然后,使用移车机器人快速转移火点位置周边车辆,同步使用车用灭火毯覆盖隔离着火车辆。
灭火毯覆盖着火车辆
接着,快速搭建围堰包围起火车辆,同时在围堰内注水,对车辆底部电池组实施全淹没冷却降温。
搭起围堰
向围堰内注水
遥控移车机器人
将附近车辆移走
如果车辆充电时冒烟或起火,车主还在地下车库,应该怎么办?
消防提醒,人员应该赶紧撤离至安全区域,报警同时联系物业断电,除非在安全情况下,个人才能按电源紧急断电。
三种无人机省内首次参与演练
随着城市化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杭州高层建筑超过28000多幢,其中超高层(100米以上)建筑超过300多幢。
昨天下午,现场还演练了某高层建筑13层办公室因装修不慎引发火灾,各种高精尖消防装备投入使用。消防机器狗,浓烟环境下侦察火情。遥控液压破门器,可远程遥控快速打开各种防盗门,躲避开门瞬间火场内的轰燃,保证消防员安全。系留无人机(可在高空长时间悬停)、运载无人机、多旋翼干粉无人机,都是在省内首次参与演习。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消防人员介绍,高层建筑疏散通道是很好的逃生通道,另外高层建筑每隔10至15层或每隔50米左右会设置避难层,火灾发生区域以上的人员可以逃至避难层。
逃生过程中要关闭防火门,阻止烟气蔓延到疏散楼梯。员工要进行培训,建筑内部要有明确逃生标识提醒逃生方向。
已经无法逃生的情况下,首先要阻止烟气进入自己躲藏的区域,用毛巾等遮掩口鼻,及时告知救援人员被困区域,等待救援。
牢记“小火快跑,大火关门”。火灾造成人员伤亡80%因素是浓烟,浓烟中的有毒气体和高温会导致窒息,应该第一时间先躲避浓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逃生。
打开房门后,如果逃生通道没有浓烟,可以立即疏散,这就是“小火快跑”。“大火关门”就是先触碰一下门把手,如果发现门把手很热,或者楼道充满浓烟,就要关闭门窗,用湿衣物将缝隙堵住,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