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首例!医生用“便便”为10岁男孩治疗自闭症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傅宣 记者 顾潇)10岁患者小帅(化名)患有自闭症并且还有便秘,近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与消化内科协助,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小帅的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从而实现治疗。据了解,这也是扬州市首例肠道菌群移植手术。

图片

小帅临床症状表现为自闭症合并便秘,此前他在其他医院接受了康复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消化道症状。小帅的父母在了解到肠道菌群移植可能对自闭症症状有所改善后,决定带孩子到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寻求帮助。

内科副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唐铁钰和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一辉的问诊后,他们迅速为孩子进行了肠道菌群检测,结果显示小帅的肠道菌群处于重度失衡状态,符合菌群移植的条件。

小帅入住神经内科病房后,刘一辉对其再次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并与家属进行了深入沟通。在家属慎重考虑后,决定对小帅进行肠道菌群移植(FMT)。据介绍,这种治疗手段是提取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从而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近日,在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梅及麻醉科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下,医生为小帅进行了肠道菌群移植手术。术中,通过肠镜下喷洒菌液实现移植,成功重建新的肠道菌群。术后小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不良反应。

王梅表示,肠道菌群移植通过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引入患者体内,并辅以益生菌和益生元来稳固疗效,肠道菌群移植方式需要针对患者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目前常使用口服胶囊、鼻肠管、胃肠镜及灌肠四种移植方式。

据唐铁钰介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俗称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常伴随胃肠道症状,近年来,“脑-肠轴”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焦点。

肠道与大脑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两者间相互影响并调节彼此的功能。当脑肠间的信息交流出现问题时,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包括自闭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等。

国内外均有研究证实,自闭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对“肠-脑轴”的深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改变肠道与大脑信号沟通的神经递质水平,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