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著名诗人余光中用1060步丈量洛阳桥后,写下这首诗作。
这座桥,正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古城外的洛阳桥,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称。桥,不仅仅是连接不同空间的载体,也可以是了解当时社会交通体系的横截面。
宋元时期,泉州是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方第一大港”,穿越千年,千年前的繁荣仍有迹可循:泉州古城南郊的江口码头,扼守海门的石湖码头,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万寿塔,商船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六胜塔,还有连接水陆转运系统的洛阳桥、安平桥。
12月16日-18日,参加 “知行泉州·读懂中国”海外博主世遗泉州行的法国、马来西亚、印尼等海外博主们,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洛阳桥、安平桥,感受“东方第一大港”的历史荣耀和泉州人的智慧。
刺桐花下的洛阳桥。 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在泉州,孟加拉国博主方俊(Rahman Fayjur)在走上千年古桥洛阳桥、安平桥后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中国企业承建的帕德玛大桥,实现了孟加拉人民坐着火车穿越帕德玛河的梦想,它代表着中国在当今世界桥梁建设领域的卓越成就;而这一切,跨越时空,与泉州这些古老桥梁所蕴含的中国造桥智慧遥相呼应,完成着一种跨越时代的联动与传承。
观察中国智慧的“东方第一大港”
“我敢言亚历山大或其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如是写道。
他所提到的刺桐港,正是泉州港,他用一与一百的对比,描述出了泉州当时海洋贸易活动的繁盛。
而在现存最详尽准确的元朝疆里总图——《广轮疆里图》记载约有600个地名,其中明确记载:“自泉州风帆,六十日至爪哇,百二十八日至马八儿,二百余日至忽鲁没思。”马八儿国,故地在今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忽鲁没思,即今天的霍尔木兹。
《广轮疆里图》所载各地位置和距离,皆以泉州为基点计算,也清晰可见泉州作为中国最大贸易港的重要地位。
两宋时期,泉州刺桐港因大量海商频繁往来,海外贸易日益繁荣而闻名;至元代刺桐港海上贸易达到空前繁荣,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方第一大港”。
洛阳桥桥面用巨大的石板铺成。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2007年的一次重大考古发现,为泉州港的辉煌提供了有力佐证。这一年,“南海I号”被打捞出水,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中发掘出文物近18万件(套),其中瓷器16万件,铁器凝结物124吨。值得一提的是,沉船中有一件德化窑瓷罐,上有“癸卯”年墨书, 南宋淳熙的癸卯年为1183年。经专家推测,该商船可能正是在这一年从福建泉州出发。
“32、58、99”,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分别展示1206年、1225年、1349年与泉州建立联系的海外国家及地区数量。如今,泉州城内仍保留完好的清净寺,便是宋元时期,跨越重洋来泉州经商的波斯、阿拉伯等地商人的历史见证。
参加此次海外博主世遗泉州行的迪拜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Alobaidi Ameen Muneer)是伊拉克人,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泉州。他说,他此前就了解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程中,泉州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他看来,在当时,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是阿拉伯人了解到了中国茶叶、瓷器以及中国智慧的窗口。
“要想了解中国走向阿拉伯世界的踪迹,一定要来泉州。”方浩明接着说,如今他向阿拉伯朋友推荐中国时,必会推荐泉州。
“在泉州,能看到阿拉伯人曾经学习到的中国智慧。”在他看来,在宋元时期,能让无数阿拉伯人不远千里来到泉州经商,恰好正是当时泉州繁盛的最好证明。
12月18日,法国博主米莲娜拍摄洛阳桥上的菩萨雕像。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在今日的泉州,千年前的繁荣仍有迹可循:泉州古城南郊的江口码头,扼守海门的石湖码头,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万寿塔,商船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六胜塔,还有连接水陆转运系统的洛阳桥、安平桥。
跨越时空,修桥智慧延续
桥,作为跨越时空的文化标本,是了解当时交通体系水平的直观横截面。
在泉州,建于宋元时期的桥梁就达175座。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洛阳桥,以及现存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安平桥,均坐落泉州。
其中,洛阳桥开启了泉州近3个世纪的大规模造桥运动,其由北宋泉州太守、著名书法家蔡襄主持修建,工程浩大,历时7年,至1059年方建成,与赵州桥、广济桥、卢沟桥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泉州府志》称之为“海内第一桥”。
如今看来平平无奇的石桥,却在当时克服了诸多自然条件的限制。由于洛阳江出海口潮狂水急,江底为滩涂淤泥,桥基屡被冲垮,工匠修桥时首创了“筏型基础”“浮运架梁”“养蛎固基”等造桥技术。
以“浮运架梁”为例,其利用水涨船高的原理,在退潮时,用木浮排将石材运送至两个桥墩之间的恰当位置;涨潮时,水面将浮排和石材整体托起,调整安放至桥墩;再待退潮时将浮排移走,完成桥面大条石的安放。
潮水退去,洛阳桥桥基上人工养殖的牡蛎清晰可见,这是古人加固桥基的“养蛎固基”法。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当马来西亚博主林诗于(LIM SHI YU)得知“养蛎固基”法,是在桥基建造后,在桥基上人工养殖牡蛎,牡蛎的附着力相当于黏合剂,起到了加固桥基的作用时,她连连赞叹当时修桥人的智慧。
长达14年建成的安平桥,在修建中也采用了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技术,以“睡木沉基”为例,通过在泥滩上将椿木平列分层交叉,然后垒压上大石条,随石条的加高,重量不断增大,木头便渐渐沉陷至港底的承重层,从而奠定桥墩的基础,有效解决泥沙淤积区域石块易于沉降的问题。
孟加拉国博主方俊(Rahman Fayjur)对于中国造桥技术,别有一番深刻体会。
2022年6月25日,帕德玛大桥正式通车,标志着孟加拉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为了纪念这座大桥的修建,孟加拉国还专门在纸币上印上了这座桥。
方俊对澎湃新闻说,这座大桥对当地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变十分显著,原先从首都达卡至南岸20多个区,靠摆渡过河需7-8小时,如今行程已缩小至10分钟。
12月17日,孟加拉国博主方俊在泉州安平桥。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帕德玛大桥是当时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最大金额单体桥梁工程,其建设过程中,形成了42项发明专利、13项世界级原创技术的核心体系。
方俊通过孟加拉当地媒体了解到,帕德玛大桥在建设时曾面临极其复杂的地质挑战,特别是桥墩的基础建设,必须应对河床不稳定的难题。公开报道称,中国建设者通过使用钢管桩加固桥墩基础,并通过压浆管技术进一步增强桩基的稳定性,解决了大桥建设的最大地质难题,也为全球类似桥梁建设提供了经验。
孟加拉国是南亚首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帕德玛大桥的建成,预计每年为孟GDP贡献1.23%,而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使GDP提升1.5%,惠及孟8000万民众。”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姚文此前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如是介绍。
“我们实现了坐着火车穿越帕德玛河的梦想。”方俊说,当他走过洛阳桥、安平桥,看到来来往往的人,仍行走在千年古桥上,他对中国古代造桥智慧有了具象化感知,“在泉州,我看到了中国造桥智慧,从古至今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