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侨厝,从始建到完工,前后历经7年。建成9年后,主人又在旁边盖了一幢新侨厝,自己搬入规模更小的这栋新侨厝。这中间,有着怎样的家风故事?
第一个回乡建设侨厝,又鼓动多位侨亲回乡兴建洋房,带动家乡建起侨厝楼群,至今全村有33幢侨厝保存较为完整。这中间,有着怎样的家国故事?
7年建设历程,70年风雨沧桑,这幢侨厝又留下了多少泉州乃至闽南的建筑历史发展痕迹?
这幢侨厝,就是位于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由旅居马来西亚的爱国侨胞陈捷麟所建的东昇楼。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耿煌 胡彦明 通讯员 庄玲玲 文/图(除署名外)
原文刊载于2024年12月20日《泉州晚报》环湾生活周刊第19版
【侨厝档案】
侨村首座洋楼
楼顶金星闪耀
东昇楼,位于著名侨村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由旅马爱国侨胞陈捷麟所建,1953年始建、1960年完工,是全村第一座同时也是该村占地面积最大的华侨建筑。
东昇楼历经7年建成,是东张村第一座华侨建筑。(泉州晚报资料图)
主楼坐西向东,为砖石木结构的二层砖瓦楼房,壮观恢宏,气派非凡。楼房为二层五间张式,占地面积577.05平方米,其庭院231平方米,实际建筑面积2074平方米,共有28间房。上厅、下厅之间由天井隔开,采光良好,砖瓦屋面。二层阳台门券雕刻“1953 东方红”字样,顶楼上方插立一颗五角金星,寓意海外华侨对祖国振兴、美好生活的祝愿。
一楼厅墙采用石砌体,二楼厅墙则采用木柱木板,中屏也均为木柱木板构筑,雕有走兽、山水、花鸟等图案,建筑风格别具一格。两层共有12个石门,通风透气,采光良好。大门前骑楼式走廊十分宽敞,上下层有20根石圆柱,采光充足,空间通透。
【名匠带你看建筑】
精美的建筑会“说话”
东昇楼里情怀满屋
东张村,位于泉州的北大门——泉港区界山镇,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侨村。全村常住人口3200多人,其中归侨侨眷1000多人,海外华人华侨2000多人,绝大部分侨亲都在马来西亚。
东昇楼和南阳楼围墙上喷绘下南洋相关历史
侨亲们不仅通过捐资修路、兴学创业推动家乡的发展,还在村里兴建了一幢幢兼具闽南与南洋特色的侨厝,不仅改善了家乡亲人的居住条件,更寄托了侨亲们的乡愁与家国情怀,见证他们的奋斗拼搏,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在东张村保存较为完整的33幢侨厝中,由爱国侨领陈捷麟建设的东昇楼,开侨村盖侨厝之风,久负盛名。日前,在泉州市传统建筑名匠、泉州小城镇发展促进会秘书长王世坚与陈捷麟堂侄孙、东张村党委常务副书记、监委会主任陈庆友的带领和解读下,记者深入东昇楼,了解这座侨厝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东方情”四处洋溢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还未跨入东昇楼,其石砌围墙上一行写实华侨华人心声的诗句,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
东昇楼的主人陈捷麟出生于1917年,15岁时南下马来西亚,多年拼搏渐成侨领,当选为吉隆坡惠安公会的执委。身在异国他乡的他,时刻惦记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亲人,遂于1953年返乡建造村里的第一栋侨厝东昇楼,还热情洋溢地鼓励多位侨亲返回故园兴楼盖厝。
东昇楼主人陈捷麟、谢瑞英伉俪不同时期留影
这座在侨村开建侨厝之先的建筑,以象征祖国的“东”,为整栋楼的文化主基调。方位上,东昇楼一反闽南建筑“坐北朝南”的常态,整幢洋楼正面朝东,每日迎接东升的太阳,尽情地沐浴在阳光下。文化内涵上,“东”“东方”“东升”等字眼和意涵处处可见,热情洋溢地表达着主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民族复兴的美好祝福——
洋楼外廊顶部的山花上,高高插立一颗金色的五角星,每天接受第一缕阳光的照耀,寓意着海外华侨对祖国振兴的美好祝愿。山花石匾上刻着“东昇楼”三个烫金大字。它的上部有一圆形孔洞,“原本这里安有一口南洋时钟。”陈庆友介绍说,时钟在那个年代是稀罕物品,东昇楼又居村子中间区域,村民们不仅将这口南洋时钟作为生活起居的“指南”,也是当时公社大队给社员们记工分的时间依据。
二楼阳台大门的门券正中,刻着“东方红”三个大字,上方刻洋楼始建年份“1953”。步入二楼正厅中堂,一般用来刻写堂名的正中匾额,写的是“旭日东升”,既有“东昇楼”楼名的意味,更有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打拼的爱国侨胞,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祝福。
事实上,陈捷麟不仅将自己的爱国爱乡、桑梓情怀投射到东昇楼上,更身体力行、践行始终。1951年,尚未建设东昇楼时,他就发动侨亲,集资2万多元兴建玉湖初级小学。1976年春,他又倡建玉湖中心小学,先后集资20多万元,建筑校舍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兴建惠华中学时,已值高龄的他虽身体欠佳,仍多次往返,躬身勘察地形,协助选定校址。此外,他还带头捐建华侨桥、修葺东张宫、改造龙马溪水利工程等,捐助当时有不少村民求学、求医的仙游(枫亭)六中、枫亭医院,惠及两地学子和群众。
石结构房屋“教科书”
“东昇楼简直是当时石结构房屋的‘教科书’。”在王世坚看来,东昇楼具有很高的建筑历史价值,体现着当时的建筑潮流和水准,多处工艺技法与材料运用体现出了泉州建筑从传统建筑发展到现代建筑的演变历程。
1953年,陈捷麟开始建设东昇楼时,交流不便、侨汇不畅。“当时叔公通过侨汇将钱款和电视等物品寄回来,我们到惠安县城领汇票后,再凭票去购买建材,领一次、买一些、建一些,一点一点地建楼。”陈庆友说,东昇楼由里往外建,前后历时7年。这期间,建材和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变化,不同建筑团队更替参与施工,历史的因缘让东昇楼记录了一段发展变化的建筑史。
东昇楼正面,是左右贯通的上下两层“五脚架”外廊,这是南洋建筑引入泉州地区的一个主要形制。每层均由10根石柱撑起,大门口的外廊略为出规,出规部分的四根石柱为圆形,其余均为方形。圆形的柱础、柱体、柱帽是中国传统建筑保有的,“不同之处在于柱子上的屋檐有无出长檐。”王世坚说,中国传统建筑柱子收进檐内,而南洋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柱子则部分露在檐下,东昇楼的廊柱未退至檐内,带有南洋风格,也是泉州地区的民居建筑开始出现向现代建筑转变的现象。
二楼和三楼的外廊栏杆装饰着大量水泥预制构件,纹饰有方胜纹、喜扣、柿蒂,美观吉祥,这是那个年代新出现不久的。令人惊叹的,还有看似平平无奇的二楼楼顶出椽埕板。“一般为了防止掉落、变形,出椽的石板是由里面外竖向伸出的一小部分的,东昇楼却在两条竖向的出檐石板中间,又夹着两条横向的石板,更为美观,避免‘露齿’的建筑风俗忌讳。”王世坚分析称,单独的榫卯结构已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石板之间定有另外的固定方案,“建筑技术超群。”
除了技艺水准,地域特色明显可见。在建筑侧面墙壁上,每两条方垛石中间,竖砌着一块凸出约5厘米的小石块,称为“抠头”,用以拉紧加固内外墙体,增加抗震能力,有鲜明的惠北风格。
与此同时,不同阶段石结构建造风格也在东昇楼内一览无余。在榉头厢房与门厅之间,两道明显接缝,连接起三部分石砌墙体。榉头一侧的块石砌体采用灰土勾缝,石缝细密;门厅一侧的块石砌体则采用水泥勾缝,石缝粗大,抹平美化。而中间的部分,石缝介于两者之间,勾缝为半圆柱形,充分呈现石结构房屋在不同发展进程中的接缝特点。
活的泉州“近现代建筑史”
穿过一楼中堂,从后轩沿木质楼梯来到木石结构的二楼。
地板由两层老杉木铺成,单块宽度约40厘米,为少见的大料,建成至今未曾更换,仍非常结实。
二楼隔墙、中屏,以及屋顶檩条、架梁等,均采用优质杉木。厅堂雕梁画栋,父母慈爱、孝老爱幼的人物故事生动鲜活,走兽、山水、花鸟无不惟妙惟肖,彰显主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着主人对传统建筑文化与家风家教的崇尚。
传统文化和地方风情,也在外墙上的瓷砖彩绘中得到充分体现。上方正方形瓷砖彩绘着武夷山玉女峰、泉州灵山碧玉毬等风景名胜,下方长方形瓷砖则彩绘着松鹿同寿、万象回春、杨柳春风等画面,饱含吉祥寓意,色彩妍丽如新。瓷砖彩绘落款为“一九六九春 磁灶岺畔出品”。说明东昇楼建成后,主人家还与时俱进进行装修装饰,同时也可回溯当时泉州建材发展水准。
东昇楼融合木雕、石雕、灰塑、瓷砖彩绘等各种建造工艺,十分精美。
“这些瓷砖彩绘,先烧制白瓷砖,安装后再由匠人用铁漆在砖釉上绘画。最为关键的环节在瓷砖烧釉。”王世坚说,国内生产瓷砖并广泛开始运用与建筑装饰是改革开放后80年代由福建与广东开始的,瓷砖彩绘20世纪80年代才在全国真正流行起来,而在此前的1969年,华侨等当时较为富裕的泉州人就已开始使用,充分说明当年泉州的建材产业就已走在全国前沿,“这是活着的建材史”。
“楼外楼”传承家风
“东张村侨厝有一大特点,就是在大门上镌刻藏有主人名字的藏头联。”陈庆友介绍,东昇楼有两对藏头联,一楼大门石柱上刻写着“捷足先登承遗志,麟儿早兆耀我宗”,道出东昇楼的主人是陈捷麟先生,也讲述他年轻时远渡重洋、打拼奋斗,最后衣锦返乡、光宗耀祖的故事。
二楼大门的藏头联刻的则是“瑞草滋生迎盛世,英才辈出展鸿图”“‘瑞英’就是我的婶婆、陈捷麟的夫人谢瑞英。”陈庆友说,这体现着陈捷麟等华侨思想开放、男女平等的意识。
二楼镌陈捷麟太太谢瑞英藏头联,门券刻“东方红”及建筑始建年份。
家风不仅体现在建筑雕刻和文字中,陈捷麟也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兄嫂的尊重,传递了兄友弟恭、家族和睦团结的家风。
在东昇楼盖好后,陈捷麟曾在楼内居住数年。到了1969年,陈捷麟在东昇楼左侧又盖起了一幢坐北朝南、木石结构的双层侨厝“南阳楼”,把面积规模更大、有28间房的东昇楼让给自己的兄嫂居住,自己则搬入占地面积小了200平方米、有20间房的南阳楼。陈庆友介绍,“捷麟叔公自幼丧母,他是吃嫂奶长大的,故视嫂如母。”当时,家族人丁兴旺,陈捷麟见东昇楼难以容纳,便又盖了南阳楼。出于对兄嫂的尊重,他主动让出气派非凡的东昇楼,是孝廉家风的行动表现。
【保护利用进行时】
传承华侨精神
以侨兴村幸福升级
随着时光的流逝、族人的成长,陈捷麟的后代族亲渐渐搬出洋楼,住进了现代楼房。但族亲们不忘陈捷麟传下来的家风,不断传承,东昇楼和其他侨厝也肩负起了新的文化使命。
族人年年相聚 传承慈善精神
2020年,东昇楼获省级历史建筑修缮保护资金3万多元。政府补助之外,其家族也将修缮视为一项常态任务。
“现在陈捷麟两兄弟已有4代后人40多人,每年都会检修东昇楼和南阳楼。”陈庆友说,每年春节,大家都在东昇楼聚会,年青一代汇报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老一辈讲述家族中的创业故事和励志故事,晚辈向长辈敬茶,为老人发敬老金,给小辈发成长金,全家族合影留念。
2020年春节,东昇楼、南阳楼后人在院中合影留念(陈庆友供图)
陈捷麟的创业精神和善举风范也代代相传,激励家族后人。他们在祖国和马来西亚都热心社会慈善公益事业。陈捷麟孙辈陈庆堂事业成功,创办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他继承爷爷陈捷麟遗志,先后多次捐款支持家乡和企业所在地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敬老爱幼、奖学助教、扶贫助困和文化体育等活动,历年来公益捐赠款项累计6000多万元。
捐侨厝作展馆 弘扬华侨文化
为更好地保护这些浓缩着华侨“走南洋”艰辛岁月与蕴含着家族文化的侨厝,近年来,东张村按照“修旧如旧”原则,积极开展修缮保护工作,最大程度保留南洋历史文化内涵。
活化利用侨厝,东昇楼捐作界山镇侨史馆、东张村家风家训馆。
陈庆堂作为表率,主动捐出东昇楼使用权,并出资35万元修旧补漏。如今,东昇楼被改造为“泉港区界山镇侨史馆”和“东张村乡村记忆文化馆”。馆内分“侨领风范、精神传承、异域谋生、心系家乡、造福桑梓、南洋群楼、侨民携手、共筑未来”等八个篇章,以现代陈列手法,展示界山海外华侨华人迁徙繁衍、发展创业、情系家园、热心公益的光辉事迹,传承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为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构筑了一个和谐温馨的“侨胞之家”。
侨胞陈玉荣建设的永福楼改造为研学基地、回归创业基地和百姓书房(东张村供图)
在东昇楼的示范带动下,侨胞陈玉荣建设的永福楼改造为研学基地、回归创业基地和百姓书房。原拟拆除重建的永盛楼移位建设为村史馆,南阳楼则将改造作为陈捷麟纪念馆,进一步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底蕴。
继侨志兴乡村 绘就幸福图景
在侨亲们的捐助引导下,曾经落后的东张村乘改革开放春风,大踏步发展一、二、三产业,久久为功成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近年来,东张村发扬华侨们拼搏创业、爱国爱乡的精神,引侨资兴项目,致力于乡村振兴。第一产业建成全省最大的3000多亩连片现代农业示范蔬菜基地,形成生态农业观光园,每年果蔬产值超亿元,促进村财增收、劳动就业。第二产业盘活土地资源,建成综合生产园区,吸引利利农业、维真工艺、宝众房地产等多家企业,发展油画、果冻、食品、鞋服、商贸等。第三产业以“产业+研学”融合农文旅,发展南洋楼风情、农业生态、油画村等5条精品线路。东张村“工商农旅”融合乡村振兴,2023年村财收入达150多万元。
依托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33幢侨厝,东张村正发展南洋风情楼等五条农文旅主题旅游线路。(东张村 供图)
注重内涵式发展的东张村,还十分重视吸引人才,以孝德文化为根,促进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村里建设人才库,吸引年青一代返回乡村、留在乡村。“95后”陈佳锦就辞去城里的工作,回村创办鹰眼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为扶持年轻人创业,村里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大大降低运营成本,获得感很强。”陈佳锦说。此外,面向老人,村里每个月举办集体生日会;建设“数字邻里”,全村每家每户的楼房住户流动信息全部掌握;以陈庆友个人IP打造的“阿友个人调解工作室”,探索侨务调解,获评全省先进,也促成全村20多年没有信访案件。村里还成立侨联,并联合泉港区侨联、区法院设立“涉侨维权法律服务工作站”“界山镇法官工作站”,维护侨胞权益,凝聚侨心、汇聚侨力。
【本期名匠】王世坚
泉州市传统建筑名匠、泉州小城镇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从事多年的古建筑研究、设计、施工、修缮保护工作。师从国家级非遗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世猛先生,从闽南古建筑槁尺的运用技术到深入探究古人营造之精要有丰富的心得,技术积累与从业经验丰富,深入了解闽南传统建筑在各个时期的特色与差异,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传统古建筑的特征。恪守闽南木构架建筑传统程序,善于结合现代科学的方法积极探索传统大木作构架预制加工工艺与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