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互鉴 理用相长——读王亿本《西方非言语传播思想研究》

图片

人类摆脱野蛮时代组成原始社会往来,言语传播中口语作为第一媒介,后文字印刷兴起,电子媒介开创了媒介大融合时代,当今来到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发展历程悠久。然实则,有声语言还未出现的七千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在用非言语符号进行交流。以其无形暗流之力,推动人际沟通与文明演进。王亿本教授的《西方非言语传播思想研究》将百年来西方非言语传播研究思想精华进行提炼,于学术研究领域具启迪之力,在实践应用范畴富指导之效,亦为本土研究的推进呈献思维向度。

追溯演进历程,系统总结理论体系。作者追寻历史发展轨迹,梳理人类非言语传播学研究思想渊源,以求学科领域和理论体系的研究思想启发。作为传播学分支,该研究融汇多学科,多个时代学者的思想智慧:从古希腊时期雄辩家修辞学的思想蕴含,滥觞期达尔文在表情研究构建思想体系,开启了研究先河,经历萌芽期身势学初级研究、发展期身势学系统研究、深化期体态语系统研究,到拓展期总体研究。跨文化和跨学科视角研究表情、时空符号、体态语和微表情等非言语传播,揭示西方非言语传播的深厚历史底蕴。西方非言语传播思想体系持续演进,发源至逐渐成熟,专著纵横考察,梳理脉络,理清研究思路与方法,可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延伸传播领域,契合多元实践应用。理论易束之高阁,搁置实践潜在价值,唯有落地生根于实践场域,才是理论的具身化演绎。本书分析了非言语传播的多个应用领域,突出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构。无论是家庭中的夫妻亲子,还是司法审判、商业交流等语境,非言语传播都作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交流效益的达成。作者以深入浅出的笔触,分点详述不同语境下非言语传播的特定表现形式及其实际效用。内容层次逻辑严谨,节尾反思体现深入思考与学术担当,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切入点和建议指导。同时阐述电视与网络等大众传播中非言语传播现象和主要特点,为新闻从业者呈献借鉴与参考。

借鉴研究方法,思考本土适应研究。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非言语传播研究成果斐然,体系渐进优化。而将视角转向中国本土化研究场景,便会发现既有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论无法全然贴合,适配于中国本土情境的非言语传播研究新范式亟待构建。专著列举了田野观察、人脸检测、统计分析和控制实验等研究方法,增益学术研究规范性和科学性,建议研究者尝试采用综合方法,适应立足本土文化。对于“去西方中心主义”的本土化传播学研究,作者认为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非言语传播思想,聚焦当下中国特色体系。视觉传播时代,时空符号兼具优势,媒介化更全面真实,是风险之所在,亦为挑战之机遇。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本土文化场景,非言语传播不可或缺,发挥关键意义。其补充言语的未尽之意,以独特优势影响人际传播的精准性,裨益人类沟通的丰富性,提升交流的质量与深度,成为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石。综观整部著作,作者对西方近百年非言语传播研究历程予以动态剖析与全面阐释,对中国本土化情境研究进行探索与省思,于相关研究者极具借鉴价值,可启迪新思,推动学术进阶。(郭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