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沉的天空下,一辆公交车缓缓驶入某县城的汽车站。车门打开时,一位穿着淡蓝色衬衫的老太太拎着行李箱走了下来。她叫张玉华,今年六十四岁,是一名退休教师。
站台上没有来接她的人,也不会有人来接她。一个星期前,她还生活在儿女身边,现在却选择了独自返回老家。
玉华拖着行李,沿着记忆中的小路往家走。路过杨记早点铺时,老板娘杨月琴一眼就认出了她。
"这不是玉华吗?听说你在城里享清福呢,怎么回来了?"杨月琴一边擦着桌子一边问道。
玉华笑了笑,只说是回来住几天。她不愿提起那天发生的事,可回忆却不受控制地涌上心头。
那是个闷热的下午,玉华开着空调在女儿家小憩。突然,女婿李强的怒吼惊醒了她。
"妈,您这是要把我们家用穷了吗?大白天的开什么空调?"李强站在门口,脸色阴沉。
玉华急忙解释:"我每个月退休金有六千,空调费我来出..."
"您那点退休金够干什么用?要不是我们养着您,您能住这种高档小区?"李强冷笑着打断她的话。
正说着,女儿小红下班回来了。她虽然替母亲说了几句话,但在丈夫提出要代管母亲退休金时,却保持了沉默。
就是那一刻,玉华看清了现实。十年前丈夫去世后,她卖掉自家的老房子,把钱都给了女儿女婿付首付。这些年来,她不仅帮忙带外孙,还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可到头来,却连开一下午空调都要被指责。
回到老家的小院,杂草已经将院子占领。玉华放下行李,拿起院角的铁锹,开始清理庭院。劳作让她暂时忘记了烦恼,额头沁出的汗水仿佛也带走了一些委屈。
邻居陈大姐端着一碗刚熬好的绿豆汤走了进来。"我刚才隔着墙听见动静,就知道是你回来了。这大热天的,喝碗绿豆汤解暑。"
喝着绿豆汤,玉华将这些年的经历说给了陈大姐听。从最初的其乐融融,到渐渐被嫌弃;从一开始的知冷知热,到后来的处处挑剔。
"其实我不在乎那六千块钱,"玉华叹了口气,"我在乎的是尊严。"
陈大姐点点头:"人活一世,不能总是为别人而活。你这么做没错。"
接下来的日子里,玉华开始收拾老房子。她请人粉刷了墙壁,添置了新家具,还在院子里种了一排月季。每天早上,她都会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路过杨记早点铺时,会买一笼小笼包当早餐。
女儿打过几次电话,但玉华都婉拒了她们来看望的请求。"等你们想明白了,随时欢迎来看我,"她这样说。
一个月后的早晨,玉华正在院子里给月季浇水,忽然听见院门被推开的声音。她回头一看,是小红带着外孙女来了。
"奶奶,我想你了。"外孙女扑进她的怀里。
玉华紧紧抱住外孙女,抬头看见女儿红着眼圈站在一旁。她示意女儿进屋,给她们泡了一壶茶。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桌上冒着热气的茶杯上。母女俩坐在桌前,看着外孙女在院子里追逐一只蝴蝶。庭院里的月季开得正艳,朵朵绽放的花朵仿佛在诉说着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