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院马欢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了大脑生物能量可塑性的秘密。
2.研究发现神经元兴奋可以增加线粒体基因的转录,以此来提升神经元的能量供应,这一过程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3.通过恢复神经元兴奋与线粒体转录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改善小鼠的记忆功能,展示了一种逆转衰老相关认知衰退的潜在策略。
4.除此之外,新研究有望为人工智能提供全新改进启示,因为揭示生命体基本的信号偶联机制可能有助于理解大脑高效低耗并行处理复杂信息的关键。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院马欢教授课题组的李雯雯副研究员(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和李加瑞博士研究生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马欢教授是唯一通讯作者。除了胡海岚教授和李涛教授等论文共同作者,该研究还得到了段树民院士和陈佺教授等科学家的支持和帮助,工作主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等资助完成。
教育部长江学者马欢教授是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学术委员会常任委员、脑科学与脑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近年来围绕神经可塑性和学习记忆,作为通讯作者在Science 2024、Cell 2014、Cell 2012、Neuron 2021、Cell Reports 2022、Cell Reports 2021、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23和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等知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应邀为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23,Trends in Neuroscience 2024等权威期刊撰写综述和评论。李雯雯副研究员在马欢课题组完成博士后训练,期间在Sci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作为负责人获得国自然等基金支持。由于课题开展需要,马欢教授团队现开放3个博士后职位,为每位新入站的博士后提供15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课题的自由探索,在站期间工资在30-45万之间。课题组气氛融洽,技术完备,人才梯度完整,对博士后的个人发展全力支持,博士后中已有11位在站期间位作为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青年或面上基金的资助,已出站的博士后均在高校或企业及医院找到正式教职或研究职位。
联系方式:mah@zju.edu.cn
课题组网址:https://person.zju.edu.cn/mah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