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阿姆斯特当劳
封面:《薇妮巴一家》游戏官网
一
凡能在一年一度的独立游戏节(IGF)荣获最高奖项的作品,皆非等闲之辈。
从 1998 年开始,该从属于游戏开发者大会(GDC)的独立游戏盛会,迄今已度过 26 载春秋,旗下八个主要奖项也已颁予百余款佳作,其中地位最高的谢默斯·麦克纳利大奖(Seumas McNally Grand Prize)作为“皇冠上的明珠”,尤其令人瞩目。倘若要从这 28 款大奖作品(注:2004 与 2005 年较特殊,IGF 将比赛分为“网络和可下载游戏”与“开放”两个类别,因此当年度大奖作品各有 2 款)中寻得评委青睐的“常胜秘诀”,是万不可能的,诸作品题材、机制、风格千差万别——正所谓“独立”之精神。如果实在要归纳出某些共性,可能是这些作品的主题都不太日常。
近年 IGF 谢默斯·麦克纳利大奖作品
我们在《低谷俱乐部的背叛》(Betrayal At Club Low,2022)中伪装成披萨外卖员,潜入夜店解救特工同事;在《星际拓荒》(Outer Wilds,2015)中扮演“哈斯宇航员”,探索外星文明并于时间循环中拯救宇宙;在《腐坏牛奶》(Bad Milk,2001)开启的超现实世界中体会死亡、轮回与重生。哪怕相对贴近生活的《短途旅行》(A Short Hike,2019),也有一座极寒而陡峭的高峰等待玩家征服;而《林中之夜》(Night in the Woods,2017)虽聚焦猫咪主角辍学后的平常故事,但其家乡遭遇的一系列矿难及衰颓困境,我们许多人都不曾经历。
相较于上述作品,2024 年 3 月获得 IGF 大奖的《薇妮巴一家》(Venba,2023)因聚焦于日常生活,反倒显得有些另类。玩家以烹饪为线索,旁观着薇妮巴一家三口几十年间的生活碎片:这个来自南印度、在 80 年代迁居加拿大的移民家庭,时常因生计苦恼,需要面对身份危机,在相互扶持成长的同时,也难免经历丧偶别离。主人公家庭背景或许稍有特别,但归根结底,这只是一款相对平淡的烹饪游戏,正如同他们的日常生活,不过柴米油盐、一日三餐而已。
《薇妮巴一家》/图:venbagame
二
《薇妮巴一家》讲究日复一日的循环与变化。
在 2021 年的一次访谈中,当被问及最喜爱的游戏作品时,本作核心开发者之一阿比吉斯·斯瓦米纳坦(Abhijeeth Swaminathan)着重强调了著名游戏设计师卢卡斯·波普(Lucas Pope)的《请出示文件》(Papers,Please,2013)。这款 2014 年 IGF 大奖作品邀请玩家扮演边境移民官员,每天同一时间就职于同一地点,面对不同入境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审查工作。《薇妮巴一家》着眼家庭生活,则是从掌勺人的视角出发,既强调在循环的日常中应对变化的挑战,也褒扬在变化的挑战中对于责任的坚守。
在印度,每天做菜不总是愉悦的。当天做什么菜,取决于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不论如何,厨房总是正常运转,哪怕有人去世了,我们也会有对应的饮食习俗。这大抵是我开始做《薇妮巴一家》的契机,《请出示文件》在这一点(注:在循环的日常中应对变化的挑战)上对我有巨大影响。
——阿比吉斯
卢卡斯·波普,《请出示文件》
我们大抵都有类似经历。寻常家庭,每天总有或大或小各项琐事,饮食也变化随心。适逢季节变换或诞辰、升迁等喜事,餐桌上可能多添几道大菜;倘若身体抱恙,或心情郁闷,也许就白粥青菜草草应付。对于掌勺那位而言,每日三餐也好似一款游戏——且称之“请出示食材”——买菜按时节抠价钱还得起早赶趟儿,临近饭点便得一头钻进厨房“打卡签到”,做菜不但考刀工掌火候还得备齐十八般“兵器”,真讲究起来,其中功夫不比审查文件容易。
主角薇妮巴即承担了家中做菜的重任。游戏跟随她的视角,以七个章节对应七个日常片段、十二道烹饪解谜关卡——从 1988 年到 2017 年,跨越三十年时间,讲述其后半生的故事。她是一位思乡的女儿,对离开母亲心怀愧疚,试图复原她传下的损毁食谱;她是一位与丈夫相互扶持的妻子,在异乡生计艰难的时日里保持乐观处事;她是一位忧心忡忡的母亲,面对着孩子移民二代的身份认同困惑,在坚守传统与任其改变之间犹豫;更难得的是,她是一位称职的厨师,让全家饱餐的同时,不断追求改良菜品,不厌细节。
这“细节”二字,便是《薇妮巴一家》的精髓。不论做菜还是做游戏,秘诀皆藏于其中。
做菜与做游戏,都讲究细节
三
先聊聊做菜罢。
阿比吉斯力图在游戏中还原南印度传统菜肴。开发早期,他便邀请厨师朋友担任食谱顾问,谨慎选品、保障细节。尽管如此,他在访谈中提及菜式选择时仍显得有些惶恐,生怕顾此失彼、引发争议。这倒不难理解,倘若有好事者非得推举”中国南方十大传统菜肴“,各地食客怕是得打起来。
与我国毗邻的印度历史悠长,同样拥有根基深厚、分支庞杂的菜系。遗憾的是,国内部分短视频内容乐于呈现印度街头“干净又卫生”的餐食,调侃之余,无疑为现实蒙上了一层信息隔阂。以至于提及印度食物,许多人第一印象都是街头“手”作,或加入玛莎拉(Masala)煮各种糊状食物(注:玛莎拉为香料混合物,通常包含豆蔻、丁香、肉桂和小茴香,多用于南亚菜系,尤其是咖喱中)。
卫生情况堪忧的街头食物,构成了我们对印度食品的主流印象/图片:beerandcroissants
《薇妮巴一家》则拉着我们从街巷走进人家,展示了一些南印度传统家常菜。譬如第二章出现的普图(Puttu),是喀拉拉、泰米尔纳德诸邦的早餐常客,其为夹着新鲜椰丝的蒸米粉卷,多搭配以黑鹰嘴豆为主体的卡达拉咖喱(Kadala Curry)一齐食用。普图可类比作生米粉版蒸年糕,若将椰丝替换成各式馅料则类似长条粽子,但比二者更蓬松、湿润。其专用制作器皿名叫“普图库达姆”(Puttu kudam),下部舱体储水、上蒸汽,上部空心圆柱用以定型,整体好似一款异形摩卡壶。只需将椰丝与米粉间隔填入圆柱,盖上盖子开火蒸制,直至蒸汽从柱体顶部逸出——就像火箭发射现场,薇妮巴借此“引诱”幼儿凯文在家吃饭——再改小火蒸三两分钟,即可倒出切块,沾酱品尝。
印度普图,及其器皿普图库达姆/图:herzindagi,vegrecipesofindia,babulous
另有许多菜肴我们也熟悉,只不过有一些细微区别。比如分层印度香饭(Layered biryani),大体类似于“多层豪华版”煲仔饭:取一口深锅,将半熟米饭、各式鸡牛肉料及酱汁层层叠置,再封紧锅口,一齐煮熟,底层米饭焦化为脆香锅巴,中层米饭粒粒饱吸肉汁,湿润不黏、松软入味,上层干身米饭佐以大块肉料,可谓“一饭三吃”。此外,香煎鲳鱼(Pomfret fish)在我国沿海城市馆子里随处可见,以罗望子添酸的南印度酸辣汤(Rasam)与黑醋烹制的四川酸辣汤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南印度卷饼(Dosa)不正是天津煎饼果子么?
分层印度香饭/图:gayathriscookspot,fromykitchen
游玩的部分,便在于烹饪过程。薇妮巴对着母亲留下的损毁食谱,试图寻回记忆中的味道,其中的缺失信息构成了谜题。于是乎,游戏过程分为了两半,先一板一眼地对着食谱认食材、找厨具、添香料,再思考后续缺失步骤为何。随着章节难度提升,已知步骤会逐渐减少,玩家后期甚至要对着全然空白(或无法辨读)的食谱自行摸索。不过,当前关卡的知识和经验,往往能辅佐后续解谜,好似在自然学习做菜的过程。
从缺失的步骤、读不懂的语言到全然空白的食谱
最初,我们很难用这些菜谱设计出好的谜题,南亚菜谱通常又长又复杂,虽然从技术上讲可以用来设计谜题,但并不会带来很有趣的游戏体验。
——阿比吉斯
做菜总归是件麻烦事。步骤繁琐且不说,印度作为香料大国,各式颗粒、粉末调味品能将台面挤得满满当当,倘若完全复刻,游戏恐怕会沦为“硬核做菜模拟器",反而失掉许多乐趣。其中平衡的拿捏在于既要准确呈现,又要易于理解、足够有趣,同时,作为透过美食见生活的独立游戏,适当化繁为简,才能规划好流程长度和游玩节奏。
最终,开发者对烹饪流程作了高度简化,将细节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好比老师在考试前划重点,若将整部教材都纳入“必考范围”,学生难免顾此失彼,适当收束范围,反而更利于抓到重心。游戏第一关,制作最简单的南印主食蒸米豆发糕(Idli),无非是将黑豆和米粒浸泡后打碎成糊,经整夜发酵后蒸熟而已。薇妮巴自觉出品不够松软,母亲的菜谱则揭露了诀窍:一来蒸盘要选择底部带小孔的透气款,更易蒸透发糕;二来倒米糊前铺上细纱布,防止黏底;最后,各层蒸盘的透气孔稍错开,便于蒸笼整体上汽。游戏中的其余菜式,也或多或少有类似细节设计。
蒸米豆发糕,《薇妮巴一家》的第一道菜也不简单
食不厌精,细节很重要,游戏设计同样如此。
《薇妮巴一家》独特的美术风格,由加拿大艺术家萨姆·艾尔卡纳(Sam Elkana)创造。他的作品善用高饱和色彩,扁平化的拼贴简洁有力,此外,人物动作、表情夸张而传神,形体边缘常留下些撕纸般的绒边。他尤其崇拜著名动画师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Genndy Tartakovsky),也难怪,薇妮巴丈夫的眼镜几乎是《德克斯特的实验室》(Dexter's Laboratory)天才主角的同款,游戏美术也能看出受《杰克武士》(Samurai Jack)影响,带着一丝旧时电视卡通片的神韵。
《薇妮巴一家》《德克斯特的实验室》《杰克武士》/图:IMDB
《薇妮巴一家》致力于以各式细节营造“做南印度菜”的语境,也包含着剧情相关的构思。
我们试图通过艺术、声音和视觉效果来真正捕捉和传达烹饪的满足感。准确呈现食谱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让玩家感觉仿佛亲自走进了泰米尔厨房也很重要。
——阿比吉斯
游戏主界面中央的餐盘摆着三罐香料,点击“开始罐”,便有一双手撤走餐盘,开启游戏关卡;选择“章节罐”,薇妮巴便拿来相册,里面的拍立得相片对应不同时期的故事(关卡);点击“选项罐”,则展示瓶身,侧面文字显示着调节选项。不仅如此,游戏加载页面会播放一段循环颠锅动画,仿佛告诫玩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各处点击音效采用了传统南印度坎吉拉铃鼓(Kanjira),操作反馈干脆利落;人物对话伴随着在黑板上写粉笔字的声音出现,呼应薇妮巴的教师身份。在这些之外,游戏中还附带有一本真实菜谱,可于通关后预览,其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出现过的所有菜肴,步骤和要点相当明了。
游戏各方面细节营造出浓厚的厨房氛围
烹饪解谜环节更是声色俱全。对于美食游戏,玩家无法隔着屏幕闻到或品尝菜肴,余下的听觉和视觉便尤为重要。开发团队(工作室名为 Visai Games)致力于还原真实的厨房氛围,亲自按游戏中的各个食谱烹饪,音效设计师妮哈·帕特尔(Neha Patel)同时录制过程中的声音,无需任何编辑,即可作为音效素材使用。有趣的是,背景声是一台收音机正放着曲子,带着些嘶沙杂音。为了强调地域背景,其中包含不同时代的泰米尔本土电影配乐,以呼应游戏内数十年时间的变迁,也是在向团队从小喜爱的配乐师们致敬。据阿比吉斯回忆,小时候家里的厨房没有一刻是安静的,妈妈总是开着收音机或电视作背景声,这成为了记忆的一部分。
于是玩家听见了厨房的声音:解闷的音乐声、切砍食材的哒哒声、过油煎炸的滋滋声、铁锅焖煮的咕嘟声,夹杂入耳,更好似香气扑鼻。它们进一步增强了沉浸感,成为让游戏更可口的香料。
开发团队严格按照食谱做菜,并真实录制了其中所有声音/图:Visai Games
引发共鸣是任何有创造力的人的终极追求,尤其是以电子游戏的形式,《薇妮巴一家》旨在通过最人性化的方式实现这一点:食物。
——阿比吉斯
正如游戏官网所题:这是“一款不止于讲述做菜与家庭的游戏”。做菜是其游玩和叙事形式,而食物的意义却远不止于充饥御寒,更是记忆和情感的载体。尽管年代、地域背景不同,但每个人都有可能从薇妮巴一家的故事中找寻到与自身相关的共鸣。
四
薇妮巴一家是从南印度迁往加拿大的移民家庭。
丈夫帕瓦兰受过良好教育,却屈尊辗转求职,勉强维持生计,同时苦闷于写作热情日渐熄灭。妻子薇妮巴难以适应异乡教书工作,并在艰难关头意外怀孕,坚持留下则担心无法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选择归乡又怕孩子长大抱怨被剥夺选择,当凯文出生后,还时常纠结于是否该向其灌输传统印度文化观念。而凯文作为二代移民,成长过程中面临身份认同困惑,不愿接受自己的泰米尔名字,也害怕同学取笑印度午餐的味道。
我个人发现,很多与移民有关的故事都倾向于关注第二代移民——仅仅孩子。但我认为父母的故事更有意思,他们在 40、50 岁年纪离开自己的国家,迁居至一个全新的地域,这对他们来说是十足的挑战......《薇妮巴一家》更多在探索这些被同化的孩子与他们的非本土父母之间的关系。
——阿比吉斯
一家三口在不同人生阶段拥有各自的烦恼,也时常产生分歧。而自始至终润滑着家庭齿轮运转,并维系着他们与遥远乡土之间纽带的,正是食物——如同万千家庭一般。薇妮巴以一道松软的蒸米豆发糕给愁于寻工的帕瓦兰安慰,以一道蒸汽四溢的普图勾起凯文对传统印度菜肴的兴趣,又以一道分层印度香饭为凯文离家上学践行,以及用一大桌菜欢迎他归家。凯文长大后,以文化研究为契机,也拾起母亲从外婆那里继承的食谱,一边艰难辨读着泰米尔语,一边回忆与父母生活的点滴,试图寻回家的味道。
食物是维系薇妮巴一家情感的纽带
如果说身份认同的根源是乡土,那么家的味道自是当中最细微而深远的线索之一。它来源于掌勺的习惯,哪怕完全相同的食材和器具,经不同人之手,成菜也可能大相径庭。
究其原因,普通家庭负责做饭的,专业厨师极少。大多数人无非自幼耳濡目染,习得些基础,自立后或出于兴趣钻研,或现学现卖,大都照着菜谱和短视频操作。实在想不明白,还可一通电话向场外双亲求助。待到模仿熟练,偶尔也会突发奇想作些创新,调调顺序、改改火候,换点不常见的料头,经年累月折腾下来,也就有了几样“独门功夫”。类似菜式或许谈不上菜系正宗,但足以自成一“家”——对于家人而言,这正是味觉、嗅觉记忆的源头,是对“家”的潜在印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笔者的母亲致力于往尽可能多的菜式中加入陈皮,包含且不限于各式肉食,甚至青菜汤里都能隐约瞥见其身影,母亲美其名曰“解腻消食、健脾理气”。我和父亲几番“抗争”,无奈“寄人篱下,吃人嘴软”,只得由着她去。后来我离开家,换了城市工作,有时在街头会遇见干货调料铺子,门口堆着两大袋价格不菲的新会陈皮,离得近了,还能闻见一丝微辛微苦的香气。这时候,我便有些想家了。
各地都有干货铺子,经过时偶尔能闻到家的味道/图:网络
五
2014 年 2 月某个午后,薇妮巴独坐在露台摇椅上歇息。
她身着长衫,盘起的长发已不再如年轻时乌黑油亮,中间夹着几缕银丝。老伴帕瓦兰几年前过世,儿子凯文也已成年离家。她凝视着云层,面色有些落寞。二月逢冬末,屋子外头仍有些寒凉,天色却格外晴朗。手机屏幕亮了起来,凯文发消息说顺路回家吃晚饭,薇妮巴随即舒展眉头,咧开了嘴角。
走进厨房,系上围裙,旋开收音机。她在平底锅中热好油,炸了一份咸香酥脆的姆鲁古圈圈饼(Murukku)作餐前小吃;预热好模具,煎出一盘甜帕尼亚拉姆(Sweet Paniyaram)作饭后甜点;将金鲳鱼(Promfet Fish)切口腌制,用平底锅煎至外酥里嫩,重要场合可离不开鱼;煮了一锅以番茄和罗望子为基底的酸辣汤(Rasam),将小茴香、芥末籽等七八味香料过油后淋上增添风味;炖了一锅羊肉咖喱肉汁(Mutum Kuzhambu)配米饭;再配好自家秘方玛莎拉,裹着粉衣炸了五个大鸡腿做主菜。煎炸炖煮,五道菜一气呵成。
她心里知道,两个人其实吃不了这么多,但还是哼着歌,手底下往宽裕了做。随着年事渐高,她已接近当年离乡时母亲的年纪,厨艺也不断精进,无须再拿出菜谱参照。只是,与家人吃饭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今晚回家吃饭”
最近一次回家,我发现父母有个新习惯。家里餐桌以往常备着骨碟,或偶尔用塑料盖子装残渣。父亲某天突发奇想,将黄历撕下一页,码齐对折往餐桌一放,便用作临时骨碟,饭后捏起四角扔掉即可,还省下了洗碗的功夫。我有些疑惑,一日三餐一张纸够用吗?母亲说道:“你爸事情多,不总回来吃饭,你也不在家,我一个人蒸点杂薯馒头、下碗面条随便吃了,用不上骨碟。你们都回来的话多撕几张便是,反正我平时不看,老忘记翻日历。”
游戏中的故事同样以日历为分隔,每当一段剧情结束,下一个日子便随着新日历出现。薇妮巴一家也好,我们各自的家庭也罢,日子一天天过去,日历一张张撕掉,饭菜一餐餐吃完,循环往复。对于许多人来说,菜谱会因各种情状而失传,相聚的时候总不及别离多,唯家人之间的挂念不会褪失味道。
实在学不会做菜不打紧,空闲了回家吃顿饭,也是件挺高兴的事情。
墙上黄历,桌边骨碟,柴米油盐,一日三餐
图片:如无特别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对应游戏截图或作者自制
* 本文内容系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indienova 立场。未经授权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