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华沙旋律》酿就跨越时空的余味

◎焦东建董茉莉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华沙旋律》,日前在实验剧场完成了首轮演出。该剧由冯远征担任艺术指导,张彤导演,张可盈、杜子俊主演。斜坡式台面、幽暗的灯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莫斯科和华沙影像、别具一格的背景音乐、古老的民歌,以及开放式舞台四周散落着的破旧家具、零乱的乐谱等布景道具,瞬间将步入剧场的观众带入了那个年代。

俄罗斯剧作家列昂尼德·佐林创作的两幕话剧《华沙旋律》,自1967年首次在瓦赫坦戈夫剧院上演,半个多世纪以来长演不衰。迄今《华沙旋律》在俄罗斯400多家剧院上演过,还被译成多种文字,搬上18个国家舞台。

“我是个幸运儿”

作家、诗人、翻译家列昂尼德·佐林1924年出生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今年11月3日是他的百年诞辰。幼年时父亲经常给他读经典小说,讲伟人故事。佐林是个天才儿童,有着极好的文学天赋,4岁就学会了阅读,小学期间就开始写诗,而且写得很好。10岁时,佐林在国家出版社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阿布拉卡达布拉》(或译为《神奇的词汇》)。他的文学天赋得到了时任苏联作家协会主席的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肯定。

佐林的青少年时代,正处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和国家走出战争创伤、恢复建设时期。但他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华沙旋律》中多处出现该词):15岁写了第一部话剧《雄鹰》,并在巴库俄罗斯话剧院上演;18岁时成为苏联作家学会会员;22岁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巴库俄罗斯话剧院工作,担任剧院文学部主任,兼任《苏联艺术报》记者,还考上了高尔基文学院函授班。

1948年,24岁的佐林迁居莫斯科,开始积极从事戏剧创作活动。翌年剧作《青春》在莫斯科首演之后,佐林声名鹊起,跻身著名剧作家之列。经人介绍,他认识了莫斯科小剧院的导演本韦尼阿明·齐甘科夫——当时苏联缺乏描写社会现实生活题材的戏剧,很多剧作家都向齐甘科夫推荐剧目,但他对青年作家佐林的创作情有独钟。

佐林一生写了40多部不同类型的剧作,其中16部被搬上了银幕。他还写了多部小说、电影脚本,如中篇小说《主要主题》,长篇小说三部曲《旧手稿》《怪人》《一天的邪恶》,以及《丘皮特》《不喝酒的人》《轮回》等。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佐林开始从事散文创作。

“酒香取决于储存时间”

《华沙旋律》是佐林最著名的剧作之一。作品写于1966年,最初的剧名叫《华沙姑娘》。1967年,时任瓦赫坦戈夫剧院导演和艺术总监的鲁宾·西蒙诺夫将剧名改为《华沙旋律》,将该剧搬上舞台。1969年,瓦赫坦戈夫剧院版《华沙旋律》被搬上银幕。

该剧讲述了维泰克和格利娅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用他们生命中三个阶段的切片,演绎了一段真挚但注定失败的爱情:维泰克和格利娅这对青年男女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一场音乐会上偶然相识并迅速坠入爱河,但接踵而来的一条通婚禁令使他们天各一方。虽然他俩都相信“酒香取决于储存时间”,但是在十年后、二十年后的两次重逢均以分手告终。

剧作家对剧中人物进行了精心安排:男主人公刚从前线回来的青年军人维泰克是海亚姆学院酿酒专业的学生,未来会成为酿酒师——酿酒的过程可比喻爱情的培养和人的养育过程,需要悉心经营和时间的考验;女主人公波兰留学生格利娅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音乐本身是崇高而神圣的,歌唱又是为人类传播美的过程。

作家特意为他们选择了既有意义又能“酿造”幸福人生的职业。他们的第一次相遇是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大音乐厅,聆听的又是抒情性极强、感染力极大的肖邦钢琴作品,这些元素都代表着这部话剧的品位。在俄罗斯,各剧院排演《华沙旋律》时使用的背景音乐不尽相同,但贯穿全剧的肖邦音乐充当着剧中的第三个角色。正是肖邦的音乐将他们联结在一起,正是肖邦的音乐表达着他们爱情的酸甜苦辣。

波澜不惊的节奏中表现激情

显然,佐林并不仅仅是用《华沙旋律》讲爱情悲剧,而是通过两人的三次相遇与分离,展现战争对他们造成的难以愈合的创伤,展现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

维泰克与波兰姑娘格利娅偶遇并相爱,是在二战结束不久后的1946年,战争的阴影不断在女主人公的内心浮现,使她不敢相信和接受幸福。戏剧的高潮发生在1947年新年夜——维泰克向格利娅求婚。然而,他们结合的美好愿望被突然击碎,被迫分离。

十年后,维泰克随代表团访问华沙,他主动打电话约见格利娅。十年间,两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维泰克通过了论文答辩,格利娅已是著名歌唱家,他们都已成家但仍然爱着彼此。格利娅恳求与维泰克再续前缘,但他却婉言拒绝,他俩第二次分手。又过了一个十年,维泰克与格利娅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重逢。他们双双事业有成但婚姻均已破裂。一番“面具式”交谈后,两人第三次分手。

《华沙旋律》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抒情心理剧,也是介于悲剧与喜剧之间的正剧,其节奏和律动与契诃夫戏剧相似。在看似波澜不惊的节奏中,表现出作家所处时代的气息、意志、激情和极度兴奋的情绪特征。

佐林使用了“紧缩法”,使登场人物的数量最小化,舞台上自始至终只有两位演员,布景和道具也都十分简洁。作者用几个不露面的人物,如波兰餐厅的歌手、格利娅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室友阿霞和薇拉等,来衬托和丰富主人公的形象。

《华沙旋律》属于难度非常大的“演技派”话剧,俄罗斯各剧院的女一号,很多都扮演过女主人公格利娅,比如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中的统计局局长卡鲁金娜的扮演者阿里萨·弗林德里希,电影《白痴》中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的扮演者、瓦赫坦戈夫剧院的女一号尤利娅·鲍里索娃……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所讲述的故事也源自作家的亲身经历:佐林本人和他的朋友也曾如剧中主角那样错过爱情。剧中,战争的阴影、爱情、痛苦、恐惧、勇气、怯懦、忧虑、失落、希望和失望等多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以此展现主人公“从幸福走向不幸之路”。许多观众认为,《华沙旋律》是新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情显得不合时宜”

《华沙旋律》以开放式结局落幕。1997年,即在剧中的两位主人公在莫斯科第三次分手的30年之后,也是莫斯科瓦赫坦戈夫剧院版话剧《华沙旋律》首演30载之后,73岁的佐林为该剧写下了续篇《十字路口》。

剧中,维泰克与格利娅(续篇《十字路口》中使用的名字是“他”和“她”)在欧洲某疗养区国际机场偶遇,这也是他俩的最后一次见面,极大的痛苦给此次会面增添了更多的“余味”。因为他俩都知道,他们在彼世可能互不相识。更确切地说,维泰克不想认出格利娅,深爱着他的格利娅也不动声色。但是在他向她做出最后的表白之后,她得到了永恒的慰藉,令她感到满足的是:无论怎样,维泰克毕竟爱过我。

然而,这最后一面也像原来的几次见面那样,俩人的关系不可能有任何改变。可以说,之前两位主人公的分离是由于社会的缘故,但他俩之间毕竟由于不灭的感情之火互相吸引;而在续集《十字路口》中,“他”和“她”已年近古稀,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的心已相距甚远,这最后一次分离并非由于外部原因,而是由于他们内心不可逾越的障碍。

2007年,俄罗斯著名导演列夫·多金在圣彼得堡小剧院上演了《华沙旋律》。彼时,已经83岁的佐林再次谈到自己的这部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这个主题的确具有普遍意义……在世界各地,在被宇宙四面包围的整个岛上,爱情依然是另一个星球,永远显得不合时宜,永远都不可能是你的,它不会走进你的家门,随时随地都能从它颤抖的话语中听到‘无法实现’和‘注定失败’的声音。”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