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古吉拉特邦为“团结雕像”揭幕,这座象征印度独立英雄萨达尔·瓦拉巴伊·帕特尔的雕像高达182米,成为世界最高的雕像。
然而,在揭幕的喜庆背后,却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波。
尽管印度政府为该雕像倾注了大量资金和精力,但当外界得知雕像的外部青铜皮来自我国时,印度国内掀起了激烈的争论。
反对党领袖拉胡尔·甘地甚至公开批评,称雕像背后的“中国制造”标签让印度颜面尽失。
那么,这座雕像是印度自豪的象征,还是一个尴尬的“文化交换”?
“团结雕像”不仅是印度的骄傲,也是全球瞩目的建筑奇迹。
这座雕像矗立在古吉拉特邦的纳尔马达地区,高达182米,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还高出两倍多。
其雄伟壮观的设计象征着印度的强大和独立精神,特别是为了纪念印度独立领导人萨达尔·帕特尔。
这座雕像不仅是对帕特尔的敬意,也是对他在印度统一进程中所做贡献的纪念。
雕像的建设历时四年,总成本达到340亿卢比(约合4亿美元),项目涉及3000多名工人,使用了近10万吨的混凝土和钢材。
在建设过程中,雕像的设计和工程面临着众多挑战,尤其是雕像所处的位置,偏远的山区地形给材料运输和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
尽管如此,印度政府坚信,这座雕像将成为该国的重要旅游景点,每年吸引数万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中国技术的参与:外部青铜皮层的争议
虽然印度政府为“团结雕像”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但在建设过程中,却有一部分工作交由我国企业完成。
雕像的外部青铜皮层由我国江西南昌的江西桐青金属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承包制作。
这家公司于2014年开始参与这一项目,并在2016年至2018年间完成了所有的青铜外皮制作和交付。
整个工程耗时约两年,青铜皮的重量达到1700吨,由于印度并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设备来完成这一庞大工程,因此只能依赖我国的技术和设备。
在雕像建成后,印度国内的政治争议迅速升温。
反对党领袖拉胡尔·甘地公开批评,称这座象征印度统一和独立的雕像,却有着“中国制造”的标签。
这不仅让他认为对印度的骄傲造成了侮辱,更引发了对印度是否能够在技术上自给自足的质疑。
而印度政府则对此进行了反驳。
政府表示,虽然外部的青铜皮是由中国公司完成,但雕像的大部分其他材料,尤其是钢铁和混凝土,都是在印度本土生产的。
古吉拉特邦副首席部长尼廷·帕特尔更是讽刺称,拉胡尔·甘地不应对雕像表示不满,因为其家族历史上与意大利的联系早已不容忽视。
雕像的国际化合作与技术交流
在争议的背后,实际上这一合作项目也展现了全球化合作的一个侧面。
雕像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设备支持,而我国在重型机械和金属加工领域的优势,正好为这项庞大的工程提供了必需的技术保障。
江西桐青金属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其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完成了这项复杂的青铜外皮制作工作。
三一重工(印度)公司作为印度当地的重要企业之一,也在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作为世界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为雕像建设提供了包括起重机在内的重型机械设备。
在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三一重工的设备完成了80%的建筑工作,包括雕像主体的建筑材料装载与运输。
650吨履带起重机等设备的成功应用,也在全球范围内展现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优势。
政治争议与社会反应
尽管政府辩解称雕像的大部分建设是在印度完成的,但“团结雕像”的“中国制造”部分仍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在印度国内,特别是反对党和民众中,许多人对此表示不满。
拉胡尔·甘地的批评不仅是针对雕像本身,更是对莫迪政府的整体政策提出质疑。
甘地认为,雕像的青铜皮来自中国,凸显了印度在某些领域的技术空白,也使得印度在全球化竞争中显得有些无奈。
然而,印度政府的支持者则反驳,认为这不过是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的一种反应。
印度并没有能力在所有领域都做到完全自给自足,与全球领先技术企业的合作,实际上促进了印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现代化进程。
尽管如此,民众的反应不一。
一些人认为,这座雕像代表了印度的自豪,是国家强大的象征,而其他人则认为,莫迪政府应该更多关注国内问题,而不是在世界舞台上花费巨资修建雕像。
在印度“团结雕像”的背后,技术合作和国际化经济的模式展现了全球化时代的特征。
尽管这一项目引发了政治争议,但它也展示了我国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角色。
这座雕像无疑是印度的骄傲,但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国家自豪感的同时,如何平衡国内发展与全球合作之间的关系。
随着全球化合作的加深,未来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与依赖将变得更加普遍,如何理性看待这样的合作,将成为各国政治和社会讨论的重要话题。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环球网《印度建成世界最高雕像 中国技术功不可没》2018-11-24
观察者网《被“中国制造”羞辱?印度为这座“世界最高”雕像吵起来了》2018-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