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药物作用机制与治疗应用解析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体重减轻等症状,且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导致肠道狭窄、穿孔、瘘管形成等并发症,甚至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药物治疗是控制炎症性肠病病情、缓解症状、预防复发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手段。本文将深入剖析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作用机制与应用,生物制剂本文暂不介绍。




一、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一)柳氮磺吡啶

作用机制:柳氮磺吡啶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5-ASA是主要的活性成分,它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炎症介质白三烯的产生,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它还可以干扰肠黏膜局部免疫反应,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减轻肠道炎症。磺胺吡啶则主要起载体作用,帮助5-ASA到达肠道病变部位。

治疗应用:适用于轻中度UC的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尤其是病变局限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患者。对于活动期UC,一般初始剂量为每日4~6 g,分4次口服,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每日2 g。但部分患者可能对磺胺吡啶成分过敏,使用时需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皮疹、发热、粒细胞减少等。

(二)美沙拉嗪

作用机制:美沙拉嗪直接作用于肠道炎症黏膜,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的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合成。它还能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和活化,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等的表达,从而减轻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黏膜修复。

治疗应用:可用于UC和CD的治疗。在UC治疗中,对于轻度至中度患者,口服剂量一般为每日2~4 g,分3~4次服用;对于病变局限于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的患者,还可采用栓剂或灌肠剂局部用药,如美沙拉嗪栓剂每晚1 g纳肛,灌肠剂每次4 g保留灌肠,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疗效并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在CD治疗中,常用于轻度回结肠型或结肠型病变的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


二、糖皮质激素

(一)泼尼松

作用机制:泼尼松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它能够扩散进入细胞内,与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进入细胞核,影响多种基因的转录,抑制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如减少细胞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的合成,从而抑制炎症细胞的募集、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同时,它还可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降低免疫反应强度,减轻肠道炎症和免疫损伤。

治疗应用:主要用于中重度UC和CD的诱导缓解治疗。在UC中,对于中度活动期患者,一般初始剂量为每日30~40 mg,晨起顿服,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10 mg,至每日10~15 mg时维持一段时间后再缓慢停药,总疗程一般为8~12周。在CD治疗中,常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尤其是伴有全身症状或肠道狭窄、穿孔等并发症风险较高时,初始剂量及减量方案与UC相似,但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如感染、骨质疏松、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

(二)布地奈德

作用机制:布地奈德是一种新型糖皮质激素,具有高亲脂性和高局部活性、低全身生物利用度的特点。它在肠道局部发挥抗炎作用,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炎症细胞的活化,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对全身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减少了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

治疗应用:主要适用于轻中度回结肠型CD的诱导缓解治疗,特别是病变局限于末端回肠和升结肠的患者。其剂型有口服制剂和灌肠剂。口服布地奈德肠溶胶囊,一般剂量为每日9 mg,一次顿服,疗程通常为8~12周;灌肠剂可用于病变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患者,每晚2 mg保留灌肠。


三、免疫抑制剂

(一)硫唑嘌呤

作用机制:硫唑嘌呤在体内被代谢为6-巯基嘌呤,可抑制嘌呤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干扰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从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使细胞增殖受阻,特别是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它还能降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发挥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诱导和维持炎症性肠病的缓解。

治疗应用:常用于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的UC和CD患者的维持治疗,以及对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患者的治疗。在UC治疗中,一般初始剂量为每日50 mg,可逐渐增加至每日2~2.5 mg/kg,分2次口服,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警惕骨髓抑制、肝毒性等不良反应。在CD治疗中的应用与UC类似,通常在使用3~6个月后才逐渐显现疗效,需长期维持治疗。

(二)甲氨蝶呤

作用机制:甲氨蝶呤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止叶酸向四氢叶酸转化,从而干扰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胞增殖。在免疫调节方面,它可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化,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等的产生,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同时,甲氨蝶呤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

治疗应用:适用于对硫唑嘌呤不耐受或治疗无效的CD患者,尤其是伴有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等肠外表现的患者。一般采用每周一次给药方案,初始剂量为7.5~15 mg,皮下注射或口服,可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至每周25 mg,用药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注意观察口腔溃疡、脱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总结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个体化的过程,药物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既往治疗史以及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以及内镜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患者的教育与管理也至关重要,包括饮食指导、心理支持等方面,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实现长期的疾病控制。

参考文献

(下滑查看更多内容)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J].中华消化杂志,2018,38(5):292-311.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糖皮质激素治疗规范[J].中华消化杂志,2019,39(12):803-808.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患者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的监测与管理[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3):145-153.

转自:康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