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劳动,省实打造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劳动课程体系

广东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高一的39位学生从暑假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周两节课,从设计图纸到汽车各零部件的拼装,再到最后可以开动的电动车落地,一个学期实现了从零到4辆可以开动的电动车的成功。

图片

图片

12月19日,在第七届广州市中小学“乐创空间我行我秀”STEM教育活动现场,省实学生自主研发和自己动手拼装的电动车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省实构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下的劳动课程体系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图片

近年来,省实高度重视高中劳动课程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广州本土产业特色与学校教育优势,精心构建了与科技教育特色相融合的多元、多层、多阶的劳动项目课程群,致力于培养学生改造美好世界的内驱力、高水平的创造力和应用知识的实践力。

广东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蔡骘对于学校如何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教育作了进一步解释:“劳动是我们人类主观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效的手段和工具,这正好与我们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观念不谋而合——能够出类拔萃地去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叫拔尖创新。”

蔡骘解释道,省实的劳动课程经历了三个层面的发展:第一层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基础性的劳动课程,主要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即劳动生活课程;第二层是拓展性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如制作广东美食,制作手工艺品等;第三层是跨学科融合,能够体现科学教育的成果,即科学赋能劳动型课程。“此次大家看到的电动车制造,就是科技与劳动结合的作品,是学生们动手动脑的结果。”

蔡骘强调,科技赋能劳动体现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要素——内驱力、创造力、意志力和实践力。“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也就是要有很强的内驱力;其次,学校要通过各种课程、平台和项目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敢于突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再次,做成一件事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不被困难打倒;最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非常重要,即劳动创造。”

近年来,在省实构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下,不但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劳动项目之中,提升意志力、创造力、实践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创造美好世界的内驱力,培育出更多胸怀家国天下、推己及人,积极投身于改造世界、造福人类伟大事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如钟南山科学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黄家和,高一加入了无线电“三剑客”团队,开展了无线电相关的制作及研究,他及队友们凭借着对兴趣的执着追求和各自特长的发挥,仅用网购的30元零配件制成了价值10万元的无线电设备,并获得2016丘成桐科学奖全球总决赛优胜奖。

图片

黄家和因在高中对无线电研究的强大内驱力、创造力及实践能力得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认可,在大一就被选入“龙江二号”卫星团队,并在大二担任“龙江二号”卫星数据处理与软件设计负责人,该卫星拍摄出被科学杂志誉为最美“月地同框相片”。

文、图 |记者 何宁 通讯员 谢家祭 赵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