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之美 · 美景 | 青洲苍翠有凉风

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澳门笔会特别推出“文艺之城 澳门之美”澳门文学贺双庆系列活动特刊,所选作品中有饱含家国情怀的笔墨,有记录城市变迁的故事,有文学大家的精彩篇章,也有艺坛菁英的桂冠之作,借以呈现澳门回归以来本土创作的多元面貌,并透过艺术与文学,反映二十五年来澳门社会的发展及变迁。相关内容结集成《文艺之城 澳门之美》一书,并追加“二十五个澳门之美”专辑,涵盖“美人”“美事”“美谈”“美景”“美食”五个类别,以文学书写澳门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魅力。


我们特选发部分作品,与读者共赏澳门之美。


澳门

之美

美景


作者简介:

太皮



太皮,本名黄春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澳门笔会理事。已出版小说集《神迹》,中篇小说《绿毡上的囚徒》《爱比死更冷》《懦弱》《杀戮的立场》,散文集《夜游人》及诗集《一向年光有限身》等。曾数获“澳门文学奖”。



青洲苍翠有凉风


太皮

青洲烟雨似梦。那些年,家住台山区高楼,可远眺青洲山,我常常望着青洲山浮想联翩。尤其喜欢下雨天,山上笼罩着一层烟雾,在背后珠海湾仔高山的衬托下,显得娇小玲珑,楚楚可怜。然后雨越下越大,迷濛一片,山就看不清楚了,只有眼皮底下的青洲坊木屋区,像一条旧村落般隐在雨中,夹杂着大树数棵,菜田数畦,池塘数处。隐隐传来狗吠。

有一次曾在青洲坊迷路——也许只是心情不太好,放学后不想早归家。向晚意不适,徐徐在巷子里独行,沿路只听不同的屋子里传来谈话声、电视新闻声、炒菜声、打麻将声,还有像主妇笑声一样的洗发水气味,像醉酒老汉话当年般的猪油味。我想找那些在家里能远望的池塘,但找不到。一个小男孩在路边洗澡。我感到源源不绝的来自市井生活的力量。

成年后,我喜欢在青洲坊这个澳门半岛上最后一片木屋群里蹓跶。那些令我忆起童年的铁皮屋,那些在路上缓慢行走的老街坊,猫猫狗狗,花草树木,像一部活着的八十年代生活志。连通几间破旧屋子的茶餐厅生意兴隆,经常要等位。我与朋友一边喝鸳鸯,一边吃蛋治,坐着聊天,聊着聊着,就担忧起这片木屋区会留到什么时候。

消逝是不可抗力。最先是何贤绅士大马路兴建,将木屋区割开两半,并在上面建造了半岛上第一条双向四线行车天桥。接着较小那一半木屋区清拆了,后来大的一半也挡不住时代发展的飓风,木屋、大树、池塘和菜园吹散在历史长河中,拔地而起建成住宅群。住宅群仍传承着“青洲坊”的名字,这名字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啊。

青洲最初是一个小岛。我认识青洲的时候,她已不是一个小岛,她有时是一座小山,有时是一片社区,有时是一个地段。青洲的故事很悠长。仍是小岛时,她像一顶帽子,或像一只蜷伏着的小狗,严严实实地扣在澳门半岛与祖国大陆之间的海上,掩藏着珍宝。那里确曾出产过不少宝物。黄油蟹,远近驰名。当然还有美丽的风景。

“突兀中流乱石隈,青洲咫尺拟蓬莱。潮头撼岸晴还雨,屋角惊涛昼起雷;猘犬吠花人迹断,饥鸢占树鸟声哀。凭谁为向冯夷道,还与华亭作钓台。”明末名僧迹删的唯美诗句,令人向往青洲岛那青葱岁月,天地悠悠。只是青洲岛进入历史后就命途多舛。葡人虽承认青洲的美,耶稣会传教士甚至在那里修建修道院,然而后来却将土地租予英美人士经营水泥厂,以致环境污染,黄油蟹绝迹,蓬莱仙境遂成凡尘俗世。

是的,随着青洲大马路筑成,青洲与澳门半岛相连,意味着这个地方永远成为世俗的一部分。没有回头路,世俗得十分彻底,一块地,一片土,都连系着澳门社会的脉动:

填海造地,青洲坊满足了贫苦大众的住屋需求;

建军事禁区,葡兵进驻;

曾经在鸭涌河旁设置垃圾堆填区;

自来水厂、可乐厂、屠房和燃料中途仓相继落户,为澳门输血;

成衣配额制取消,跨境工业区被寄予厚望,要为澳门制造业续命;

山上保育着不少原生态古树,有学者在那里发现独有物种;

甚至有一所大学。

可见,为澳门的发展,青洲担负着众多使命。像一个重要的器官,这个器官有繁重的任务,却又常常被人忽视其健康状况,如某些人的肝。那里因为地处边陲,除了上述一些厌恶性设施外,还有环境恶劣的废车场,道路状况也不甚完善,而修道院遗址因业权问题而未能更有效保育……

诚然,正如李业飞先生在《青洲烟雨四百年》一书中所说的:“要刻不容缓推进青洲山的绿化建设,展开对历史遗产环境保护、百年老树和稀有动植物保护,并尽速推进对青洲山的废旧汽车转移处理,清理废弃物。”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实施,澳门城市“总体规划”的出台,青洲山的山体和景观已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人们对她的关注也与日具增,青洲的意义将继续得到发掘和重视。有信心上面的情况将会得到解决。

事实上,以澳门青洲及珠海茂盛围各取一字命名的青茂口岸启用,已为青洲的发展赋予了新的意义:这里不再是以往的军事禁区,也不是没人注意的边陲,而是澳门一个连通祖国内地与世界的重要口岸所在地。现时的青洲,展现了前往未有的新的风采。

我已不住在父母家,偶尔回去,还是会站在窗口边眺望。青洲坊以前是一整片铁皮屋,现在则是拔地而起的高楼,我有一刹那恍惚,到底我眼中看到的是旧时的青洲坊,还是现在的青洲坊。也许,景物变了,人情依旧,我看到的是那里仍然存在的街坊们的日常。

对老街坊而言,青洲有故乡一样的重要意义,青洲始终承载着他们对澳门这个城市的热爱。

青洲山依然郁郁葱葱,我感到青洲山正在缩小,但同时又在扩大着。

我正在长大,城市在长大,青洲也正在长大,青洲山将永远苍翠。


图片


延展阅读:

青洲新貌



青洲原指青洲山,曾是澳门半岛西北面的海中小岛,约于清干隆十六年(1751年)间出版的《澳门纪略》中,所记载的“濠镜十景”之一“青洲烟雨”即指此地风景。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耶稣会士便踏足青洲岛并搭建房屋;清道光八年(1828年)圣若瑟修院购入青洲土地并修建修道院;清同治四年(1865年)澳葡当局拟筑青洲山炮台,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创办的青洲水泥厂是中国最早的水泥厂。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筑海堤连接莲峯庙,青洲与澳门半岛连成一体。民国十二年(1923年),澳葡当局在青洲堤道两侧填海造地,堤道即为青洲大马路,青洲坊木屋区其后形成;20世纪90年代青洲坊木屋区逐步清拆,有关土地规划发展为公共房屋和社区设施,包括有青洲中学、圣若瑟大学及中学、青茂口岸等。青茂口岸创新使用“一地两检”制度;原地附近为青州木屋区,隔青州大马路为石仔堆木屋区,令人有沧海桑田、旧貌换新颜之感。青洲山在未来有条件发展为绿色生态及可持续旅游的重要地段,对澳门发展旅游具助力之效。



图片


编辑:邓洁舲 刘雅

二审:张俊平

三审:王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