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电动自行车挡风被引发讨论,部分人认为其存在安全隐患,但事实上挡风被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尺寸过大。
02其他方面,如操作灵活性,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较低,挡风被并不会明显影响操控。
03挡风被的价格相对较低,且保暖效果良好,是低收入人群在寒冷冬天通勤的优选。
04事实上,挡风被可以作为一种实用性远大于危险性的车辆配件,应规范技术标准而非一禁了之。
05专家建议制定半硬壳式挡风被标准,主体部分宽度不超过把手,以确保行车安全。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电动自行车是否该加上挡风被?
有读者在散步的时候偶然看到一幕,分享了过来:一辆电动自行车因为加装挡风被而被交警拦下,虽然没有对其进行处罚但却要求现场拆除;执法过程还是比较人性化的,至少没有比较生硬的语气。
而且其中有一段对话令人印象深刻:
车主:没有挡风被真得很冷。
交警:我们也没法,这是规定。
车主:理解。
交警:感谢理解,拆除就好,不处罚了。
就是这样。
那么挡风被真得该一禁了之吗?笔者认为不应该这样,虽然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挡风被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尺寸过大,在行驶中会因为气流的影响而左右呼扇;如果在靠边行驶的时候刮到护栏则有可能带倒车辆,与其他非机动车剐蹭也有可能摔车。客观上确实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是不能否认的;其他方面应当没有什么隐患了,有些观点认为挡风被会导致操作灵活性的降低,可是电动自行车需要多高的操作灵活性呢?
重点:
非机动车道的最高限速是15km/h,曾经的电动自行车最高限速为25km/h;未来的电动自行车最高限速预计会是15km/h。
这个行驶速度不需要多复杂的操作,也不需要驾驶员有多灵活。并且实测挡风被并不会明显影响操控,包括手部,只要妥善固定即可。
挡风被没有替代选项吗?
曾经在与一些从来不骑电动车的人讨论相关话题的时候,他们总会问“难道没有替代选项吗?”
替代选项当然是有的。
可是一个挡风被的价格应当只是三五十元,便宜些的还有二三十元的;然而替代选项可就没有那么便宜了。挡风被能够挡住来自正面的大部分冷风,胸口、腿部的效果尤其好。反之,没有挡风被就要考虑到腿部和上半身的保暖,于是至少需要一条保暖性很好的裤子,还有一件挺不错的羽绒服或棉服。然而加在一起至少要几百元——但是又有人问“难道平时不穿这些衣服吗?”平时穿的保暖服装在行驶中是难以抵御低温气流的。
那么想要在骑行中有效保暖则只有两个方案,其一是多套几件:衬衣、衬裤、毛衣、毛裤、棉衣、棉裤,都套上之后,人看起来比熊二还显得笨拙,灵活性更是谈不到。而轻薄又保暖的服装往往价格较高,可是在寒冷的冬天里还要依靠电动自行车通勤的人,往往是低收入人群。
所以为什么不找替代选项的问题本身是一个“何不食肉糜”的问题。
电动自行车的挡风被是目前能够想到的、成本最低且保暖效果最好的车辆御寒物品,现在应当思考的是如何让挡风被安全的应用。挡风被说白了就是让普通电动自行车多出踏板电动车的挡风功能,只要挡风部分能够妥善固定则不会影响行车安全;同时挡风被对于车身宽度的改变是非有限的,那么如果将挡风被的标准制定为半硬壳式,主体部分宽度不超过把手,安全性是不是也就有了保障呢?至于有些认为“挡风被影响车辆空气动力学”的观点实际不必采纳,时速15km/h的电动自行车真不需要考虑这么多,毕竟也只是比慢跑的速度略快一些而已。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挡风被是一种实用性远大于危险性的车辆配件,是应当规范技术标准而非一禁了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