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疲惫不堪?

图片

2024044


跨越时代



雷莎公主( Teresa )与路易十四( Louis XIV )的婚事,令拉斯贵支( Velazquez 疲惫不堪。


身为王宫总管他小心翼翼又事无巨细地操劳着事关西法两国和平的联姻之事。为使工事进展顺利,他提前去到边境,监督筹备工作,等待送亲使团的到来


图片

特雷莎公主肖像 委拉斯贵支 1652 年


拉斯贵支的最后一次远行,并不轻松。


繁杂琐碎的事务,压缩了他的休息时间,消耗着他的精力。待在边境的数月时间里,家中一度传来他因疲劳过度而死去的消息。传言之细节,真切可感,以至于在拉斯贵支回国时,妻子见到他的第一反应,竟是惊讶,继而才是喜悦。


传言四散,或是某种先兆。委拉斯贵支未休整几日,便再次投入到了公事中。1660 年 7 月末,一阵腹痛袭来,他被迫回到家中,御医诊断无果,几日后,委拉斯贵支离开了人世。


图片

委拉斯贵支遗像 阿尔法罗 1660 年


从画工到宫廷画师,从宫廷画师到王宫总管,从王宫总管到贵族、骑士,61 年的生命旅程,委拉斯贵支竭力攀登。随着一个鲜活生命的离开,依附其上的鲜亮身份,渐渐褪去了颜色,与之相反的是,作为画家的委拉斯贵支,慢慢抬升了起来。


被称作“画家中的画家”的委拉斯贵支,不知疲惫的向上,亦不知疲惫的画画。作于晚年的《宫娥》,应是他最为人熟知的一幅画,中文里的“娥”,意为王族女子或贵族女子,依此可知,这是一件有关宫廷生活的画作。


图片

宫娥 委拉斯贵支 1656 年


立于中间位置的金发孩童,名为玛格丽特( Margarita ),其服饰庄严华丽,有着掩盖不住的童年稚气。年幼的玛格丽特,是国王菲利普四世( Felipe IV )的女儿,也是特雷莎公主同父异母的妹妹。


最初的《宫娥》,本有特雷莎公主的身影,创作此画时,委拉斯贵支恰巧收到西法两国约定的婚事信息,应菲利普四世要求,即将远嫁的特雷莎公主消失在了画中,仅剩玛格丽特一人


图片

玛格丽特


画中暗处,委拉斯贵支注视着画外。他手持调色板,站在巨大的画布前,后退两步,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模特”。


模特没有直接出现在画面中,而是被映在了房间出口的镜子里。此二人,正是菲利普四世及其夫人。发生这一切时,国王与王后既是旁观者,又是委拉斯贵支笔下的模特,这样的布置,生动有趣,使人想起中国绘画中的《重屏会棋图》。


图片

镜中的模特


《宫娥》问世 300 多年后,世人对它的讨论与追索,依然没有结束。法国哲学家福柯( Foucault )在 1966 年出版的《词与物》中,用一章的篇幅,以严谨的逻辑,论述了自己眼中的这幅古典名画


他认为《宫娥》保留了古典绘画“再现”的特点——委拉斯贵支邀请观者进入到一个真实的空间。当看向画内,观者与国王夫妇刚好处在同一视角,而这一视角与画中委拉斯贵支的视角,与小公主及其他人的视角,一同构成了三组视线,正是这三组视线的互动,使得《宫娥》“再现”了当时的生动场景。


更具深意的是,画布上的重要人物都望着画外的模特,而模特却是不可见:一个不可见的主体,决定了一个可见的场景。同时,作为权力拥有者的“模特”与画中人物,又形成了“缺席”对“在场”的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在场的隐匿视线便是永恒的在场。


图片

《宫娥》局部


与《宫娥》的哲学性不同,稍晚的《阿兹科涅的传说》是一幅不太被关注却隐含着启示印象派因素的跨时代画作。


委拉斯贵支笔松动,几乎甩掉了古典的影子。他不再钟情沉重的深色色调,用色彩丰富又具有流动感的笔触扫过画面,若将这幅画归入 200 年后的浪漫主义风格绘画中,当不为过。


图片

阿兹科涅的传说 委拉斯贵支 1659 年


极速行笔塑造瞬间动势的绘画手法,大致是受到了前辈家鲁本斯( Rubens 的影响。


1628 年,盛名在外的鲁本斯,带着佛兰德斯的隐秘公事,去到马德里。20 年前第一次到达这里时,他不留情面的批评道:西班牙没有画家!20 年后,当看到委拉斯贵支的画作,他收起了过往的尖锐,与这位年轻人保持了长时间的信件往来。


委拉斯贵支谦逊好学。他从这位巴洛克绘画大师那里,学到了绘画中的动势与行笔,只不过,他最终没有走向巴洛克,而是将鲁本斯的用笔吸收,融入到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中。


图片

极速行笔


1629 年,在鲁本斯的建议下,而立之年的委拉斯贵支开启意大利游历之路,回国后,其作品逐渐带有了现实主义倾向。晚年,他第二次访问意大利,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画作之一《英诺森十世肖像》。


370 年前的《英诺森十世肖像》有种摄人的力量,站到这幅画前,我们依然会被震撼到。教皇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肖像时,只说了四个字:“过份像了!”委拉斯贵支不止留下了这位权力掌控者的面容衣着,更是将其复杂的精神状态永远定格在了画布上。


图片

英诺森十世肖像 委拉斯贵支 1650 年


委拉斯贵支的贡献,在于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呈现。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始终深受现代艺术家喜欢。培根( Bacon )曾将《英诺森十世肖像》再次画出,他用扭曲的形象将委拉斯贵支隐于画内的力量拉出,呈现出了一种主观的恐惧感。


图片

培根作品


试图从委拉斯贵支画中寻找秘密的艺术家,从未缺少,即使是近代,依然如此。


1942 年,还在探索时期的雕塑家贾科梅蒂( Giacometti )去到博物馆,拿出画纸,细腻临摹了多幅《英诺森十世肖像》。试图塑造都市人疏离状态的贾科梅蒂,显然感受到委拉斯贵支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溢出,是一位画者对人的内在世界的精准把握。


图片

临摹英诺森十世肖像 贾科梅蒂 1942 年


仅是阅读委拉斯贵支的晚年画作,或是不足以见证其伟大。将他现存最早的作品《三位乐手》,与《宫娥》《阿兹科涅的传说《英诺森十世肖像》对照,应是可以感知到其绘画的时间跨度:1617 年,不满 18 岁的委拉斯贵支,已经能够轻松画出卡拉瓦乔式的绘画,他一路前行,其离世,已走出了太远。


图片

三位乐手 委拉斯贵支 1617 年


艺术上的远行,不足以使委拉斯贵疲惫,身份上的追求,也未使其感到劳累,因这两者,皆是其所好。


1660 年 8 月,委拉斯贵支逝世 8 天后,妻子追随而去。她们一同被安葬,期望永久长眠。一百余年后,带去和平的雷莎公主早已不在,法国人再次来袭,墓地遭到破坏,委拉斯贵支的长眠之地,已无处找寻。



作者:莫一奥,艺术史研究者,写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