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发现“令人担忧”的新型耐药细菌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44字,阅读需5分钟

1.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在三名感染宋内志贺氏菌的患者粪便中发现了新型耐药细菌。

2.这种细菌对头孢菌素产生了耐药性,通常用于在其他药物失效时治疗志贺氏菌感染。

3.由于这种细菌的基因突变,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4.尽管所有患者最终康复,但这一发现仍引发了关于抗击“超级细菌”的斗争的新担忧。

5.全球抗菌素耐药性研究项目预测,到2050年,全球因耐药感染相关的原因而死亡的人数可能达到822万。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今年三个月内,三名男子先后前往洛杉矶县的诊所或急诊室寻求医疗帮助,他们均报告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并且近期曾与其他男性发生性接触。
粪便培养结果显示,三人均感染了宋内志贺氏菌——一种已对五种最常用于治疗此类感染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志贺氏菌菌株。然而,进一步的分析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样本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细菌。
研究发现,这三例病例的细菌均出现了明显的基因突变,导致其对另一类关键抗生素——头孢菌素——产生了耐药性。头孢菌素通常用于在其他药物失效时治疗志贺氏菌感染。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分子生物学家兼临床微生物学家、论文共同作者杨尚新(Shangxin Yang)博士表示,这种菌株似乎是“洛杉矶独有的”,在其他地方尚未发现类似的菌株。尽管所有患者最终康复,但杨博士指出,这种基因突变代表着与顽强且难以对付的病原体斗争中的一个“令人不安的新进展”。
“这非常令人担忧,”杨博士说。“我们正在应对一种极为隐蔽的病原体,它在社区中传播非常成功。”
图片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追踪广泛耐药(XDR)志贺氏菌感染病例的快速增长。这种感染由特定菌株的志贺氏菌引起,对大多数抗生素均表现出耐药性。
洛杉矶县公共卫生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洛杉矶县共报告了45例XDR志贺氏菌病例,而2021年仅为5例。这种耐药性感染会导致腹泻、恶心和胃痉挛,且主要在男性间的性接触中传播。
今年的感染数量有所下降,洛杉矶县报告的此类病例为30例,但依然高于2021年的水平。
杨博士指出,尽管今年的病例数量有所减少,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发现的这种新型超耐药细菌的母株——宋内志贺氏菌,仍然是一种极为棘手的病原体,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传播。许多感染者的症状较轻,甚至没有症状,导致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传播疾病。其次,检测困难。这种细菌在实验室中难以培养,增加了病理学家确定感染菌株类型的难度。杨博士指出,如果无法准确识别感染细菌的类型,医生就难以开出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延长了感染持续时间,也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我们目前掌握的可能只是社区中真实情况的一小部分,”杨博士说。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传染病专家、论文的共同作者丹尼尔·乌斯兰(Daniel Uslan)博士表示,尽管大多数志贺氏菌患者(即使感染了耐药菌株)都能自愈,无需抗生素治疗,但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来说,感染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且治疗难度更高。
在此次报告的三名患者中,一名62岁的男性由于患有艾滋病毒/艾滋病和丙型肝炎,感染后病情恶化,最终因感染性休克被送入重症监护室。他的治疗依赖于美罗培南(Meropenem)——一种通常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使用的强效抗生素。幸运的是,治疗成功了。
“这不是恐慌的理由,而是警惕的理由,”乌斯兰博士说。
更广泛地说,新型耐药细菌的出现,意味着抗击“超级细菌”(对大多数现有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病原体)的斗争又面临新的威胁。
根据《柳叶刀》医学杂志今年发布的一项研究,如果不开发新型药物,到2050年,每年可能有近200万人死于“超级细菌”感染,而2021年的相关死亡人数为114万,增幅达67.5%。
全球抗菌素耐药性研究项目(Global Research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的一项研究还预测,到2050年,全球因这些耐药感染相关的原因而死亡的人数可能达到822万。
今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称,全球正在研发的新型抗生素数量“远远不够”,无法满足应对最危险病原体的需求。
AMR行动基金(AMR Action Fund)首席执行官亨利·斯金纳(Henry Skinner)表示:“任何广泛耐药的细菌的出现都令人担忧,尤其是在像洛杉矶这样的人口密集城市中。”
他强调了报告中所提及的新型耐药菌株的危险性:“这些细菌对我们最广泛使用的某些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都表现出耐药性。成千上万的患者每天依赖这些抗生素。由于正在研发的新抗生素数量如此之少,听到XDR志贺氏菌可能在美国站稳脚跟的消息,确实令人非常不安。”



Rhythm Media

格律传媒 

做有格调的传播

图片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