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秋生:未来内容生产传播,AI将成为技术底座

全文1021字,阅读约需3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12月20日,大湾区AIGC赋能计划发布暨N视频2024创作者大会将启动,旨在推动AI技术在内容生产和传播中的应用。

02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表示,未来AI将成为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技术底座,但新闻的核心和价值并未改变。

03《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4)》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颠覆新闻内容生产模式,优化新闻生产流程。

04然而,田秋生提醒,主流媒体应正视AIGC带来的新挑战,如技术没有情感、不讲伦理,无法与读者共情等。

05为此,他建议高校本科生教育培养应由为媒体培养专业传播人才转向为社会培养专业传播人才,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堂教学体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号角。人工智能技术等多模态内容,正在重塑主流媒体影响力。媒体+AI,还能碰撞出哪些新可能?12月20日,由南都、N视频与腾讯混元大模型、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广州市大湾区智能科技人才联合会联合举办的“大湾区AIGC赋能计划发布暨N视频2024创作者大会”将启动。

在当天活动现场,将启动大湾区AIGC赋能计划(南都、N视频×腾讯混元AI×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广州市大湾区智能科技人才联合会),发布媒体AIGC应用手册,推出南都自研AI平台,并为N视频2024优秀创作者颁奖。

近年,AIGC和大模型产业爆发增长,AI应用不断落地,引发各行业生产力革命。近日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4)》指出,人工智能技术逐步颠覆新闻内容的生产模式,但其作为一种智能化工具,应充当人类智慧延伸的角色。日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闻的核心和价值并没有变,只不过借助AIGC呈现出更新的产品形态,通过新的传播渠道去承担它的使命。“未来AI将成为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技术底座。”

不可否认的是,AIGC技术的应用在新闻信息采集、内容生成以及多模态呈现方面,为整个新闻生产流程提质增效,起到了优化作用。但田秋生认为,单纯的去讲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还是不够的。

“我们应该意识到新闻业,尤其是纸媒。面临的是数字技术带来的历史性、全方位的变化,包括信息的生产、样态、分发与消费方式等。同时,也存在着个体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他认为,在这样的变化之下,主流媒体的新闻从业者要明白,新闻的核心和价值并没有变,所具备的社会功能也没有发生变化,它依然要呈现和讨论社会公共问题、满足公众知情权,同时还承担着引导舆论的使命。“只不过要借助AIGC,新闻内容呈现更新的产品形态,通过更新的传播渠道去承担它的使命。”

除了拥抱技术带来的积极变化,主流媒体也应正视AIGC带来的新挑战。田秋生表示,尽管AI为收集并分析数据、产品形态多样化方面能为新闻内容生产提供助力,但本质上依然是效率至上的工具理性 。“技术没有情感,不讲伦理。也没有办法跟读者共情。只能依靠法律对其进行监管和规范。”

在AIGC深刻影响新闻业的同时,新闻人才的培养也与行业变革息息相关,成为不少专家学者的热议话题。新闻教育需要全方位变革,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对此,田秋生建议,“高校的本科生教育培养应由之前的为媒体培养专业传播人才,转向为社会培养专业传播人才;同时重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堂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进而建构数字化时代全媒体传播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采写:南都记者 李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