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持矛槊,铁枪卫城郭 ——各有千秋的中国古代长兵器之二

来源:国防报·中国军号

图片战国晚期虎头纹青铜矛。

图片秦汉时期铁质槊锋。

图片清朝镂空铜绣球花枪。

长兵器是古代较长的手持格斗兵器的统称,相对于短兵器,其具备在更安全的距离抢占先机、击杀敌人的优势。为适应不同的战场需求,古人打造了种类众多的长兵器,有的以直刺为攻击方式,有的以横向钩砍为攻击方式,还有的兼具多种攻击方式。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长兵器族谱里的戈、戟、钩镰枪和狼筅。本期,我们介绍矛及以矛为基础演化而来的槊和枪,来感受中国古代长兵器的魅力。

矛是一种用于直刺和挑扎的长兵器,是中国古代军队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出土的实物表明矛早在商朝时期就已大量装备军队。矛主要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分为身和骹两部分。矛身顶尖为锋,中部为脊,脊左右两边展开为带刃的矛叶;骹呈筒状,用于插柄。矛柄也称为柲,一般为木质或竹质,末端装有铜、铁等金属制成的鐏,便于矛平稳立置。商朝时期的矛为青铜阔叶矛,装备数量仅次于戈。西周时期,阔叶矛逐渐演化为窄叶矛,至春秋晚期出现了形制成熟的体窄、刃直、骹部有孔或双钮的窄体矛。战国中晚期,出现了脊线两边有凸起刃而形成血槽的矛,这种矛在刺入身体时出血进气,杀伤力更强。西周至春秋时期,矛的种类有步卒使用的酋矛和车兵使用的夷矛。据《周礼·考工记》记载,酋矛柄长二丈,便于步卒在两军相接时平刺;夷矛柄长二丈四尺,约相当于人体的3倍,往往在战车上放1到2支备用。矛柄的长短是由实际作战的不同需求决定的,战车上使用的矛如果短了,就刺不到敌方战车上的甲士,因此战车用的夷矛比步卒用的酋矛更长。秦朝的矛刃体趋向宽而直,制作也越来越精良,但始终不能取代戈的位置。

汉朝时期,骑兵逐渐兴盛,由此出现了由骑兵作战的长矛演化而来的槊(又称矟),从此开启槊唱独角戏的时代。特别是南北朝时期,随着重装骑兵的出现,槊迎来了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人马都身披两裆铠的重装骑兵正是以槊和弓箭为主力武器。槊由槊锋和槊杆组成,槊锋多为棱形,与矛头相比更长、更重、更锋利,其长度为50至60厘米,可以轻松击穿敌人的铠甲。槊锋装上槊柄后,整体长度可达4米左右,能够承受马高速飞奔时的冲击力,对提高重装骑兵作战具有重要意义。隋唐五代时期,槊仍然是重要的兵器。火器出现以后,槊也随着重装骑兵退出了战场。

被誉为“百兵之王”的枪,是由矛演变而来的。枪由枪头、枪缨、枪杆3部分组成。枪与矛的区别在于枪头比矛头的刃部短而尖锐,所以刺杀时枪比矛更为轻便锋利。枪杆为木质或竹,枪缨长度在20厘米左右,多用绒绳或兽毛制成,多为红色,有刺杀时防溅血之用,也可防止血顺杆而下造成握枪打滑。在汉朝以前的典籍中,就已多次出现“枪”这个字。到晋朝,枪逐渐流行起来,被广泛应用于作战。唐朝时期,枪的用途甚多,比如两军交战时,士兵直接用枪刺杀敌军;安营扎寨时,立起枪可筑营墙;涉渡河川时,也常捆枪为筏。宋朝时期是枪的黄金时代,宋军作战以枪为主,枪的形制和种类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武经总要》中记载了宋代枪的常见形制,称为“枪九色”。此外,这一时期出现了枪与火药筒结合的“梨花枪”,因药筒中喷出之药像梨花飘落而得名。它在原有枪的红缨部位绑上一个喷火筒,交战时先用火药烧灼敌人,药尽再以枪头刺杀。杨门女将穆桂英使用的正是此枪,枪法如雨散梨花,曾大破辽军天门阵,威震四方。此外,杨家将以善用长枪而闻名,并创设了一套名为“杨家枪”的枪法。比如,杨六郎杨延昭凭借芦叶枪镇守三关,抵御契丹。明清时期,虽然火器获得了发展,但枪仍然是近战的主要兵器之一。

矛及由它演化而来的槊、枪等兵器,不仅丰富了中华冷兵器库,更体现了古人极高的智慧和极强的创造精神。

(国防报·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