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指环王》系列电影在改编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从最初的华纳兄弟影业到新线电影与华纳兄弟影业共同开发,都未能成功。
02彼得·杰克逊在70年代末看到了动画版《指环王》,激发了拍摄真人版电影的兴趣。
03然而,彼得·杰克逊与哈维·韦恩斯坦在项目预算和剧本改编方面产生分歧,导致项目多次陷入僵局。
04最终,新线电影公司介入项目,支持彼得·杰克逊按照他的想法拍摄,三部《指环王》共获得30项奥斯卡提名,摘得17个奖项。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只有少数系列电影能够做到每部叫好叫座,《指环王》曾经做到了。
但这个系列传统如今被前传电影《指环王:洛汗之战》打破,影片继续由新线电影与华纳兄弟影业共同开发,只是这次魔法未能奏效。
《指环王:洛汗之战》在北美市场表现乏力,上映首周票房仅有460万美元,被一众老片压制,仅仅排名第六。而国内市场表现更是惨不忍睹,打开票房榜单,手机前两屏甚至看不到影片排名,至今票房未破百万。
口碑方面也表现平平,在全球最大的电影评分平台letterboxd,影片评分仅有3.2分(5分制),而MTC评分网上,观众评分已跌破5分(10分制)。
作为西方奇幻文学史的扛鼎之作,《指环王》就像魔戒一样,令各路电影人虎视眈眈,都想将它搬上银幕,功成名就,但偏偏事与愿违。
从1956年小说最后一卷出版算起,试图拍摄《指环王》的电影人无论背景多显赫,作品多么辉煌,全部折戟中土世界——直到彼得·杰克逊出现,经历了项目的九死一生,这才拿出了令所有人满意的作品。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指环王》改编背后的故事。
托尔金痛斥迪士尼
自上世纪50年代小说出版以来,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对将指环王搬上银幕就充满兴趣,无奈那个年代技术条件有限,托尔金本人也对《指环王》改编一直抱着怀疑态度,改编事宜一再搁置。
最早盯上托尔金小说的,其实是华特·迪士尼。早在1937年《霍比特人》刚刚出版,华特·迪士尼就盯上了这部小说。
J.R.R.托尔金
好巧不巧,1938年,托尔金的好朋友、《纳尼亚传奇》作者C·S·刘易斯给托尔金写了一封信,激烈的批评迪士尼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有多糟糕,企盼老友加入吐槽。
托尔金表示:我还没看呢。
于是C·S·刘易斯拉着托尔金二刷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从影厅出来,托尔金比刘易斯更痛恨这部电影,至少刘易斯还正面评价了影片在技术层面的进步,托尔金觉得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倒返天罡!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两位奇幻领域的大文豪槽点一致,认为《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对矮人的刻画非常糟糕。
显然迪士尼与他们对矮人的理解大相庭径,《指环王》或《纳尼亚传奇》中的矮人源自北欧神话中的形象,坚毅、忠诚、骄傲,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传说。
但在迪士尼的画笔下,矮人只是矮人,笨拙且幼稚。
更让托尔金无法接受的,是迪士尼将《格林童话》原著中黑暗、复杂、成人化的内容全部剔除了,无法让观众感受到真正的危险。
早期《指环王》小说,封面由托尔金本人设计
在他看来这是迪士尼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采取的改编策略,随着电影的大面积上映,会改变年轻人对童话的认知。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托尔金的担心不无道理。
在公开的信件中,一向儒雅随和的托尔金罕见的用一些糟糕的词汇批评迪士尼:恶心、庸俗、无可救药。甚至在讨论给《指环王》小说配插图时,直言严禁任何模仿迪士尼风格的作品出现在里面。
这个时候迪士尼找上门来提出合作,想将《霍比特人》的元素加入到正在制作的《幻想曲》中,结果可想而知。
迪士尼并没有放弃,50年代《指环王》小说最后一卷出版后,多次计划推出电影版,但每次动画师们评估后的结论大同小异:将这么庞杂的故事搬上银幕,情节太多,难度太大。
托尔金对《指环王》的商业开发采取谨慎合作的态度。他希望从改编中获得商业利益,但对内容创意要保留否决权。
这种条件令当时的好莱坞大片厂望而却步,只有那些不信邪的独立制片人找到托尔金想合作。
老爷子对每个上门合作的人以礼相待,但没有人能拿出令他满意的改编计划。
披头士来演霍比特人
在这之后,《指环王》小说的影视版权几经易主,被当时还是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联美(United Artists)看中,双方展开漫长的谈判。
此时联美公司的另一大项目,是与如日中天的殿堂级摇滚乐队披头士签下了三部电影合约。著名导演理查德·莱斯特与披头士合作的前两部电影《一夜狂欢》《救命!》大获成功,堪称粉丝电影鼻祖。
《一夜狂欢》
得知联美正在和托尔金谈《指环王》版权,披头士的制作公司苹果电影坐不住了,主动提出双方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就拍《指环王》吧,披头士四人正好演四位霍比特人,故事可以改编成为摇滚音乐盛宴!
苹果电影公司老板丹尼斯·奥戴尔对这个项目野心勃勃,他先向披头士画饼,亲自带着原著来到印度,要求正在此访问的乐队拜读《指环王》,并列出一个令人激动的导演侯选名单:
大卫·里恩(《阿拉伯的劳伦斯》)、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和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
《2001太空漫游》
无论谁与披头士合作,这个计划都可能成为流行文化史上最令人激动的项目之一。
但就像佐杜洛夫斯基雄心勃勃想在70代把《沙丘》搬上银幕一样,在那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代,各方利益权衡之后,项目成行的难度很大。
丹尼斯·奥戴尔带着计划书四处拜访导演。大卫·里恩正忙于筹备《雷恩的女儿》,库布里克觉得《指环王》“不适合拍成电影”,安东尼奥尼对项目更热衷些,但也没有实质性进展。
披头士倒是对《指环王》很感兴趣,约翰·列农最初感兴趣的角色是甘道夫,后来变成佛罗多,但保罗·麦卡特尼也想出演,列农又提出想演咕噜……在这种来回讨论中,时间一天天过去。
这时候托尔金的态度反而有所松动。
60年代,为了照顾生病的妻子,托尔金寄希望于通过电影版税改善经济状况,最终于1969年与联美公司达成交易:以仅仅10万英镑的价格,将《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的电影版权售出。
很多人都在为披头士饰演霍比特人奔波,但也为此开始感到困惑。项目讨论始终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托尔金对流行明星出演自己作品的热情也不高。
1970年4月,披头士乐队宣告解散,真人版《指环王》正式宣告胎死腹中。
毁誉参半的首部《指环王》
虽然与披头士失之交臂,但手握《指环王》版权的联美开始其他规划。最先提出想法的是刚刚走马上任的联美传奇掌舵人大卫·皮克,他委托导演约翰·保曼创作剧本。
约翰·保曼的电影以题材暴力、尺度惊人著称,导演生涯一半作品都是R级,由他来改编的《指环王》,再加上70年代各种文化运动的佐料,结果可想而知。
约翰·保曼80年代导演的《黑暗时代》
在他的蓝本里,原著中的宗教元素被淡化,思想上加入超现实主义、反文化理念,情节上加入大量成人内容,甚至给佛罗多和凯兰崔尔加了场床戏。
当约翰·保曼带着这个剧本回到联美时,曾经支持他的高官大卫·皮克已经离任,公司的新掌舵人迈克·梅达沃伊觉得《指环王》应该是面向全年龄,尤其是儿童观众的项目,而且影片预估的制作成本居高不下,项目又流产了。
独立动画制作人拉尔夫·巴克希处是《指环王》的忠实粉丝,从50年代开始就计划将小说拍摄成动画长片,在约翰·保曼的项目流产时,就曾主动向联美请缨,说服对方投资拍摄他的版本。
《午夜牛郎》
此时的联美公司虽然出品了《午夜牛郎》《巴黎最后的探戈》等经典电影,但与母公司的矛盾、经济困境、核心高官先后离职的情况下,公司每况愈下,与其投资《指环王》,还不让赶紧将这个棘手的IP处理掉。
联美直接了当的告诉拉尔夫·巴克希,你不如找人从我手中买走版权,自己去拍摄好了。几经波折,巴克希找到开发过《飞跃疯人院》的制片人索尔·扎恩兹,说服后者买下版权,交由自己来拍摄。
此时已是1976年,托尔金仙逝,没有人再会对改编直接说不。巴克希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删改,好让它在一部电影的体量里尽量完整的呈现原作中的故事情节。
首部《指环王》电影
在技术上,巴克希大范围使用动作捕捉的前身——转描技术进行拍摄,先拍真人镜头再转化为动画效果,在当时的动画中实现了罕见的战争场面,人物动作也自然流畅。
但这种制作方式花费了大量成本与时间,巴克希和制片人索尔·扎恩兹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当所有动画场景制作完成时,留给他的剪辑时间只剩四个礼拜。
1978年11月,动画版《指环王》,也是首部《指环王》电影在小说完成20余年后姗姗来迟。
影片在全球获得3047万美元票房,表现平淡,但原作粉丝却充满了敌意,认为影片的动画特效看起来十分廉价,并且没有将小说完整的内容表现出来。
客观说,动画版《指环王》并没有表现出原著中宏大的中土世界,巴克希的创作才能与得到的支持都很有限。
但原著体量如此庞大,世界观如此纷繁,再加上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所有人都爱《指环王》,这种热爱无形中成为阻碍创作者们的施展拳脚的枷锁。
尽管动画版《指环王》没有亏本,但也没有让制片人相信还有制作续集的必要,因此巴克希与索尔·扎恩兹的矛盾越发尖锐,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彼得·杰克逊成功背后的曲折
70年代末,动画版《指环王》在新西兰上映。还在学生时代的彼得·杰克逊在电影院看到影片名,虽然并不了解原著小说,但他还是买了张电影票。
根据后来的回忆,彼得·杰克逊对这部电影观感复杂,充满惊喜也有很多困惑,许多生动的动画场面令他印象深刻,但因为不了解原著,加上情节大面积压缩删改,后半段的故事非常脱节。
彼得·杰克逊
走出影院,彼得·杰克逊购买了《霍比特人》和《精灵宝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仔细研究托尔金搭建的魔幻中土世界。几乎同时,彼得·杰克逊离开学校,开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但始终怀揣着电影梦想。
转眼间来到1996年,彼得·杰克逊凭借小成本制作的《恐怖幽灵》刚刚在好莱坞站稳脚跟,就开始谋划真人版《指环王》。此时,哈维·韦恩斯坦掌控的米拉麦克斯正计划拿到《指环王》电影版权。双方见面,很快达成了合作。
但双方的分歧很快出现。按照彼得·杰克逊的构想,整个系列应该为三部长片,《霍比特人》是系列电影的第一部,之后两部是《指环王》。
昆汀与哈维·韦恩斯坦曾经有深入的合作关系
但韦恩斯坦和版权方索尔·扎恩兹摩擦不断,最终没拿到《霍比特人》的电影版权,韦恩斯坦只能要求彼得·杰克逊将系列压缩为两部。
此时彼得·杰克逊已经拉了后来名声大噪的维塔工作室入伙,他与弗兰·威尔士的剧本改编也顺风顺水,一切准备就绪,却没有人知道项目总预算有多少。
哈维·韦恩斯坦没有告诉任何人,他只拿的出7500万美元支持可能是历史上最宏大的史诗电影,即使在1996年,这点钱拍摄两部大制作电影也算是天方夜谭。
在脚本阶段,彼得·杰克逊就花掉了1200万美元令韦恩斯坦大为恼火,双方关系每况愈下。韦恩斯坦再次反悔,提出彼得·杰克逊只能拍摄一部电影,而且片长不能超过俩小时,并且威胁到,如果不听话就找昆汀·塔伦迪诺换掉他。
护戒使者们
杰克逊表面立场,不会再做让步,如果韦恩斯坦坚持要找别人继续推进项目,米拉麦克斯不得使用他们已经完成的剧本、以及其他前期准备的成果,双方僵持不下。
见彼得·杰克逊也是硬茬,韦维恩斯坦向他提出了一个十分苛刻但对自己万无一失的周转条件:允许他在市场上寻找合适的接盘公司,但必须付给米拉麦克斯所有的前期成本投入,并支付后续电影票房收入的5%,而这一切必须在四周以内完成。
韦恩斯坦并不了解托尔金,更不了解《指环王》意味着什么,公司内部也对他的做法颇有微词,据说有位工作人员暗自将这些项目内部的纷争捅给了媒体,以此吸引外部公司介入项目,为《指环王》找到一线生机。
这位“内鬼”是谁,至今也没有公开,但他的做法真的帮到了彼得·杰克逊。
新线电影公司对该项目非常感兴趣,老板罗伯特·沙耶本就是《指环王》的粉丝。只要愿意向米拉麦克斯掏钱,韦恩斯坦不介意有人接手他眼中的烫手山芋。
新线电影不仅真金白银支持彼得·杰克逊按照他的想法拍摄,并主动提出恢复了三部曲的架构,甚至从未干涉影片的最终剪辑权。
尽管双方因为追加预算也有过摩擦,但当《指环王:护戒使者》的26分钟片段在戛纳电影节放映时,所有人都在期待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奇幻电影降临,追加的资金也很快到位。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三部《指环王》共获得30项奥斯卡提名,摘得17个奖项,成为影史上最成功的系列电影之一。
当彼得·杰克逊与罗伯特·沙耶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时,台下的哈维·韦恩斯坦不知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