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中的环球打击武器——苏联部分轨道轰炸系统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中国航天报》

在冷战的阴霾下,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双方都在寻求能够在潜在的核战争中取得决定性优势的技术和武器。在这场激烈的竞赛中,苏联的部分轨道轰炸系统(FOBS)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

图片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FOBS)是苏联为了应对美国强大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核武器投射方式。BMEW系统能够跟踪来袭的弹道导弹,并提供预定弹着点、弹着时间以及不太精确的发射点的信息,这对于预警核攻击至关重要。然而,当时美国的BMEW系统存在覆盖范围的局限性,特别是南半球缺乏雷达覆盖,这为苏联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战略机会。

苏联战略火箭军(RVSN)意识到,如果能够利用美国BMEW系统的这一弱点,从意想不到的方向(如南极)对美国实施核打击,那么将能够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对美国关键的设施进行一波打击,严重削弱其剩余核报复能力。因此,苏联开始着手开发部分轨道轰炸系统(FOBS)。

FOBS的构想是将一枚大型热核战斗部打入急倾斜低空极轨,然后从其他方向(特别是美国BMEW雷达未覆盖的方向)再入大气层,对目标进行打击。“部分轨道”的意思就是代表该型武器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距离不长,它不会像卫星或宇宙飞船那样一直在轨道上运行,按照苏联的规划它只需完成一部分距离的轨道飞行即可。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规避美国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实现战略突然性。另外还能在美国预定目标上空引爆核装置,造成电磁脉冲破坏。

1962年苏联开启FOBS的研发,当时至少有三个相关提案被拿了出来:第一个提案由OKB-1设计局的弗拉基米尔·切洛梅设计,该方案是基于UR-100洲际导弹改装而成的两级近轨导弹;第二个提案由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提出,计划使用为登陆月球准备的N-1火箭搭载2.2兆吨的核弹头改装成近轨导弹GR-1,采用三级推进系统;第三个提案为米哈伊尔·库兹米奇·杨格尔提出,利用SS-9洲际弹道导弹将搭载3兆吨核弹头的飞行器送入轨道,在需要时随时启动投掷到目标地区。

经过内部讨论,杨格尔的方案被正式敲定,改装后的SS-9(也可称之为R-36orb)弹体长32米,最大起飞重量180多吨,可以将3.64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其有效载荷的主要组成包括自主控制系统、制动推进系统和一个爆炸当量为2.3兆吨的核弹组成,苏联还曾计划将弹头的威力提升至20兆吨。

FOBS于1965年底开始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导弹靶场和发射井内进行地面测试。首次飞行测试于1966年9月进行,火箭虽成功入轨,但因制动发动机失灵而失败;同年11月,第二次测试中火箭并未入轨,苏联方面不得己将其在空中销毁;在1967年1月,FOBS成功入轨并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模拟弹头也按照计划完成了预定的攻击。此后苏联又进行了大约11次的飞行测试,这期间飞行控制、武器精度、打击方式等诸多科目被成功演示,该系统于1968年11月19日正式入役投入使用,18枚R-36orb导弹正式被部署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现在看来,苏联的FOBS在冷战期间确实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一方面它提供了绕过雷达预警系统击中目标的能力,这使得苏联能够从意想不到的方向对美国实施核打击。另一方面FOBS系统的射程覆盖全球,可以从多个方向发射,让敌人防不胜防。

不过,FOBS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随着美国部署的预警卫星能够跟踪弹道导弹,并进一步扩展BMEW系统的覆盖范围,FOBS失去了战略突然性。同时,FOBS系统只能投送一枚价格昂贵的至多五百万吨级的战斗部,且圆概率误差较大,飞行时间更长。这些因素都使得FOBS在与后期型多弹头的R-36洲际弹道导弹相比时处于劣势。后来,随着国际社会对近地轨道部署核武器达成共识并签署相关条约(如1967年的《外层空间条约》和1979年的SALT II条约),FOBS最终被禁止,苏联于1983年全数退役了部署于拜科努尔的F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