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百家」对一套带铭文玉戈的探析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倪建华 张明友 学者

图片

【内容提要】本文对一套带雪花玉沁色的高古玉戈的制式、铭文进行了观察和研判,在铭文解读、沁色形成、使用金属工具治玉方面进行了探析。经铭文解读得知,这是一件用于贿赂的礼玉,文中对雪花玉沁色的成因进行了研判,在治玉工艺方面,得出了使用金属工具的可能性,并用工匠的经验探索了具体的制作过程。

【关键词】玉戈 雪花玉 治玉工艺

一、前言

戈、戟为夏商周至战汉时期的主要兵器,材质以青铜为主,戈、戟的命名始于新石器时代,而不是熟知的始于商周时期。玉质的戈和戟都是王权的象征以及记载国家重大事件的礼玉,至于用于贿赂的玉质兵器,则几乎闻所未闻。

撰述有关玉质的戈和戟的专著,很少见诸文献,至今仅见过秦景公大墓出土的一件仿青铜戈的玉戈,但是还没有铭文,也未见专著记载。笔者收藏有良渚文化期带铭文的玉戟〔1〕一件,铭文为“属戟王上、庶民甭配”;龙山文化期的单支戈〔2〕一件,铭文为“契那帝切戈”;以及一对带长铭文的秦式记事玉戈〔3〕 ,其中良渚文化的玉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玉戈,破译铭文得知了戈和戟的命名的开始时期。此外,尚有一套四件带铭文的青玉玉戈因其比较特殊,一直未做研究,这次特撰写此文对其文化属性、艺术价值以及此器的特征、使用金属工具进行治玉的工艺等进行了多方位的研判和分析,以了却一段心事。

二、关于戈的介绍

戈,是我国先秦时代一种特有的兵器。材质多为青铜铸造,由戈头、戈柲(即手持的长柄,多为竹、木质,柲顶端捆扎戈头)和戈柲下端的樽组成。戈头一般由援、内、胡、阑组成。“援”是戈的长条形锋刃部分;“内”有纳入之意,是戈尾部横向伸出的部分,呈榫状;“胡”是指由援向下转折延长的弧形部分;阑为内与援之间的突起部分。从“锋”到“内”通常有一条“脊”,用于加强“援”的强度,也有利于增强杀伤功能。

如下图一、图二:

图片

图一 铜戈的构造

图片

图二 楚戈中出土的原型

玉戈则是以青铜戈为原型,基本上复制了戈的所有特征制作而成,无非在体量、尺寸上有所不同而已。玉质的戈,从先秦时期的形制基本上延续了青铜玉戈的形式,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有装饰的也是符合时代特征的瑞兽形式。这套玉戈的制式,承袭了中国古代戈的典型形式,对比下来,似以楚戈〔4〕为原型。

(一)四件玉戈概况及其细节

包装:笔者所藏的四件一套的玉戈按照大小排列安放在一个礼盒中,礼盒的包装属于新中国成立前的风格,薄板盒表面用缂丝织锦托裱,盒子背面光素,疑似的封条只剩下痕迹,四只玉戈安放于衬垫着黑色漳绒的包装盒内,材质为青玉,略带灰色。盒子尺寸为365X280X30mm。见下图三、图四:

图片

图三 外包装

图片

图四 包装盒背面

从包装内外使用的材料来观察,这种包装应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一件传世古董。

(二)整套玉戈安放在盒子里的外貌见下图五:

图片

图五 整套玉戈外貌

(三)玉戈上的铭文图片见下图六、图七、图八、图九从大到小排列:

⑴一号、二号戈:

图片

图六 一号戈及铭文面

图片

图七 二号戈及铭文面

⑵三号、四号戈

图片

图八 三号戈及铭文面

图片

图九 四号及戈铭文面

⑶铭文细节图见下图十、十一:

图片

图十 二号戈铭文局部字样

图片

图十一 三号戈铭文字样

(四)四件玉戈的尺寸、重量和铭文字数见下表一:

图片

表一 尺寸重量和铭文字数表

三、铭文和解读

(一)铭文直译

图片

图十二 铭文直译

(二)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赠又作造〔1〕门禁〔2〕鹡镇〔3〕将军〔4〕护舍修饰华藏誓愿惟父〔5〕藏之

这是送给马上又要担任主管都城安全的将军的镇宅之器,也只有义父您才有资格收受此贵重礼物;

2、挺合适修饰铜器大门表功冲斗〔6〕名扬镌廷

这件和青铜器一模一样的镇宅之器,就该送给您这样名扬朝廷内外的将军,是再合适不过的;

3、饰赠上护将军〔7〕镇邸之器刻饰愿惟镇邸

也只有您这样级别的总司令才有资格将这套雕刻精美的玉戈作为镇宅之宝

4、表功行爵之器亦酬抚崇门〔8〕同僚

送您这套表达了功勋和爵位的礼物也是卑职在抚崇门同僚的共同愿望。

解读铭文得知:这是一套楚人向上护将军(相当于总司令)溜须拍马的礼玉,其中阿谀奉承之词在文字中表露无遗。

(三)注释:

〔1〕 作造 作:《说文解字》:作,起也;造 《说文解字》对“造”字的解释是“就也”,此处解读为赴任的意思

〔2〕 门禁 主管都城安全的武馆

〔3〕 鹡镇 镇门梁之器 即镇宅之器

〔4〕 将军 原文发音为‘卡色’,见译文直译部分的音标,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蜀国、楚国对将军的称呼,所以称呼‘卡色’说明了送此玉戈的人应该是楚人,也间接证明了这套戈的形式是楚国的兵器;

〔5〕父 此处疑指义父之称,称将军为父,颇有溜须拍马之意;

〔6〕 冲斗 比喻人的志气超迈或才华英发;

〔7〕上护将军 词意是楚军的总司令职位,实际上是主管城防安全的武官,此处故意抬高了收礼的将军的职位,再一次恭维而已;

〔8〕抚崇门 位置不详

四、关于雪花状沁色

古玉沁色,有不同的形式,像这套玉戈的沁色,业内称为“雪花玉”,顾名思义,就是在古玉外表布满了雪花一样的白色的沁色,这种沁色分布较为均匀,犹如人工做成,却无法仿制。是十分罕见的一种沁色,其珍稀程度不亚于高档的五彩沁。

关于“雪花玉”沁色的形成,不仅需要至少两千年历史,其成因条件至今无法破解,我们只能从物理变化方面进行推测:

定义:‌雪花玉‌是一种经过钙化后形成的一种特殊古玉,其形成过程和特征如下:

雪花玉的形成过程主要涉及钙化作用。在古玉的埋藏过程中,由于地下环境的长期影响,玉器表面或内部会发生钙化现象,所谓钙化就是玉质中的透闪石(2CaO·5MgO·8SiO2·H2O)的失水现象。这种钙化作用会导致玉器表面或内部形成一层或多层白色的粉末状物质,这些物质在光线下会呈现出类似雪花般的美丽图案‌:笔者用照相机拍摄了放大3.5倍、10倍的图片,又用卡兰德手持式显微镜进行观察:以一号戈为例,进行放大不同倍数后进行观察,如下图十三(放大3.5倍观察)、图十四(放大十倍观察)图十五(放大100倍观察)、图十六(放大100倍观察):

图片

图十三 放大3.5倍观察

图片

图十四 放大10倍观察

图片

图十五 放大100倍观察

图片

图十六 放大100倍观察

由上述图片可以看出,分布在玉戈上的白色物质就是透闪石失水后形成的树枝状结晶,其表面形状发生了如下变化:

1、‌钙化现象‌:玉器表面或内部形成一层或多层白色的粉末状物质,这些物质在光线下会呈现出类似雪花的美丽图案,侧射光下还能看到闪闪发光的树枝状结晶体。

2、‌质地变化‌:钙化后的玉器质地变得更加细腻,光泽度也有所提升,呈现出玻璃光包浆。

3、‌颜色变化‌:钙化过程中,玉器的颜色可能会变得更加柔和,整体色调更加温润。

雪花玉的形成原因:通常认为,雪花玉的形成与古玉的埋藏环境密切相关。在地下封闭的环境中,玉器受到地热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导致其结构发生变化,其中地热会促使土壤中水分蒸发。钙化作用通常首先发生在玉器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白色的粉末状物质,这些物质在光线下呈现出雪花状的美丽图案‌。

如此完美的雪花玉特征,笔者基于数十年收藏古玉经验,认为需要如下条件才能得到:

必须在干坑条件下保存,和地下水没有接触,但是,地下水分是不可或缺的,随着地下水分(不是可以沉浸的地下水)因地热而不断蒸发、排出,对玉质产生影响,微量水分会使钙化合物逐渐析出并结晶,这种结晶呈树枝状态,形成微小的白色或透明的钙化点,这是地下水的间接的溶解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该玉器绝对不可能是沉浸在地下水中的,如果是沉浸在地下水里,只会产生澄潭水沁和饭糁以及鸡骨白沁色;

这些钙化点在玉石内部分布不均,地下水中的钙离子与玉石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钙(CaCO₃)或其他钙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玉石内部逐渐沉淀,形成微小的晶体或颗粒,这是地下水汽和玉石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随着地下水汽的不断蒸发或排出,溶解在水汽中的钙化合物逐渐析出并结晶,形成微小的白色或透明的钙化点。这些钙化点在玉石内部分布不均。

2、必须没有任何外力对这套玉戈有影响,比如客体的压力、地张等因素引起外形的任何变化,这套玉戈尽管非常薄,最厚的地方也才5.5mm,但是没有发生变形,基本保持了原始状态,十分难能可贵;

3、要求形状比较简单,比如玉戈,就是很简单的薄壁件做成,不是很复杂的圆雕件;

4、玉质要求比较高,这套玉戈的材质有可能是陕西一带的秦岭玉矿所产的优质玉石,尽管这种青玉玉带一点灰色,但是其透闪石含量还是比较高的。

5、请注意,这套玉戈的表面非常光洁,整器包浆已经呈现玻璃光泽,在十倍放大图中,解玉砂的砂痕只有一二条(参见图十四、十五),这样高档的古玉是罕见的,也就是因为表面处理特别的到位,这也是形成雪花玉特征需要的有利的条件之一。

这种雪花玉是高古玉特有的现象,也是古玉不可仿的重要特征,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辨别古玉的真伪。

五、工痕特征及辨伪

鉴定古玉,通常的鉴定知识都以有没有程钻痕、铊痕、解玉砂痕作为鉴定古玉的主要手段,现有的教科书般的文献来源基本出自清人吴大澂所著《玉藻》一书。笔者观点:光靠古人的文献记载而不去研究和发现是一种惰性的学术表现,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砂痕、铊痕作为唯一的鉴定标准,因为现代仿工要做到这点易如反掌。

以这套玉戈为例:

1、玉戈表面几乎找不到解玉砂痕迹,放大了十倍只能找到一两处痕迹;

2、玉戈上的“穿”,就是长条形的孔和圆孔,它的用途就是用绳子固定在竹子或木棒上,形状有圆的和长条形的,这些“穿”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这需要我们先从尺寸、精度、工痕、沁色等诸方面经过观察、测量后再展开讨论:

(一)尺寸大小概况:

这四件玉戈“穿”的近似尺寸如下表二:

图片

表二 四件戈的“穿”的尺寸

(二)辨伪,排除铭文是否现代工艺、是否后刻上去的嫌疑:

按照辨伪在先的原则,笔者先以微观痕迹观察工痕特征,以确认真伪和铭文镌刻是否和治玉为同期制作的:

铭文的辨伪和工痕探析研究:

下面是铭文部分在卡兰德手持式显微镜下放大100倍的局部成像,随机取景,目的是观察工痕和工痕表面的包浆是否和玉戈表面一致,以证明铭文的镌刻是和制作同期的,见图十七、图十八、图十九、图二十:

图片

图十七 放大100倍工痕观察1

图片

图十八 放大100倍工痕观察2

图片

图十九 放大100倍工痕观察3

图片

图二十 放大100倍工痕观察4

从上面的铭文工痕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放大100倍情况下,平面部分打磨的痕迹都很难找到,疑似用头部十分尖锐的金属工具进行刻凿而成,从图十九中可以看到显示铭文底部呈圆弧形状,所有转弯处基本有歧出,这是转换刀具角度的时候发生的,工痕有圆弧现象是刻凿工具的最尖端部分磨损的表现,磨损总是从最边缘的锐角部分开始的。

现代电脑机器制作是无法做到上述图像的表现;由于线条十分精细,使用金属铊轮更是无从着手的。

工痕上面有白色的钙化结晶体,就是业内所说的“沁盖工”现象,这就排除了铭文是后刻的嫌疑。

2、对该器孔道部分的工痕观察:

我们再就两种“穿”进行工痕观察:放大3.5倍在一号戈上对两种“穿”进行观察,见下图二十一、图二十二:

图片

图二十一 圆“穿”放大3.5倍观察

图片

图二十二 长“穿”放大3.5倍观察

其中,圆“穿”由两个同心圆构成,经过精密测量,测出中间的小孔平均值为∮4.44,外面的大孔∮6.66-6.69,两边都有一个台阶,台阶深度为2.35—2.40mm,底部稍有弧形。如果放大图片,在底部可以看到金属刀具旋转的刀痕,还能看到白色的枝状结晶体。

(三)加工精度测量:

下图二十三是玉戈孔“穿”穿的剖面结构图:

其中直径6.66—6.69mm的台阶稍有弧度,图中没有画出来,所有尺寸都是经过精密测量得出。

图片

图二十三 玉戈剖面结构图

笔者对四件玉戈再用带表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下表三:

图片

表三 精密测量结果

说明:

1、长条穿取样为玉戈“内”对应的第一个长孔;

2、相对误差:指四件玉戈同一位置的尺寸偏差;

3、绝对误差:指同一玉戈正、背两面尺寸的偏差;

4、厚度仅指圆穿处测量得出的数值。

表三的数理统计表明:狭小的穿宽度平均只有2.33—2.28mm,四件玉戈的相对最大误差只有0.11—0.27mm,等于5%~12%,而圆孔部分的误差更小:只有4%的误差;至于绝对误差,那是更小的数值了大孔误差只有0.05mm。这样的误差值放到现在的钳工手里,恐怕也要七、八级钳工的水平才能做到,须知用金刚石锉刀锉削钢铁的平面,轻轻一刀锉过,就能去掉0.01mm左右厚的金属,何况只有摩氏(MH)硬度为6.5左右的玉石。

测量结果证明,玉戈的制作离不开金属切削工具,基于机械加工实践经验,笔者无法想象用其他材质的非金属工具能够达到如此精度。

(四)对此器整器的平面、弧形面的工痕观察:

整器平面部分非常光滑,玻璃光泽明显,透射出浓厚的包浆色彩,放大镜下找不到磨痕。从“锋”到“胡”之间的一条“脊”目测非常锐利,却摸不出锋口,说明减地打磨很到位,“胡”“援”的边缘没有开刃,留出1mm左右的刃口。“阑”没有做到伸长出来,只是在“援”“胡”的根部用二道凹槽作为和“阑”的结合部,这两道凹槽同样做得非常精致。

囿于缺乏精密的电子测量工具手段,尚无法测出四个玉戈的三维尺寸。

六、对这套玉戈的制作过程的探析

基于笔者曾有数十年机械加工、锻造、铸造、热处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且有相关的学术成果,在此斗胆对这套玉戈的制作过程作如下设想:

玉戈乃青铜戈的翻版作品,原型来自青铜戈,此戈的原型是楚戈,经过改型设计成现在的式样,这样的礼玉在早期的秦式戈中也被采纳过〔3〕。具体的设计制作过程设想是:

采集玉料:

根据玉料大小,设计出这套玉戈的基本尺寸,开料后得出玉戈的壁厚最大基本尺寸,这样可以保证四件玉戈的材料一致、厚度一致,也能保证玉料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

青铜戈是母本,工艺成熟,所以还是要先制作木质模具,用笵铸造出一套青铜戈,然后进行精加工,以此总结加工经验,改进工具,并以此为标本复制玉戈;

制作两种“穿”的孔加工工具:

一种是程钻,用来加工圆“穿”,小孔的程钻是两面对钻的,孔加工形成后再制作类型现代的锪钻,所谓锪钻是一种以同心圆方式钻孔的钻头,中间的小钻头是用来修正对穿的小孔,也是大孔的定位孔,这两种工具的材料都是青铜铸造后进行精加工的,还有一个就是青铜片,厚度在1mm左右,用以精修长“穿”的孔道,此外还有削平长槽中凸起的圆孔部分的青铜凿子。

图二十四是现代锪钻的形状,春秋战国时期锪钻的形状可能就是两个圆柱体组成的,加工面也有可能制成铣刀形状,笔者曾在一件西周青玉方鼎〔5〕的底部找到过类似铣刀的刀痕,这种刀痕比这套玉戈的制作还要早五百年左右。

图片

图二十四 现代锪钻

至于长“穿”的加工则是用直径约1.5mm的程钻在划定的长方形内循序钻孔形成一个长方形的雏形,每个小孔之间用凿子之类的刀具把凸起部分凿掉,四角部分也尽量用凿子凿平,这样可以减少工时很多。待接近平整的时候再用长条形金属片用解玉砂和水对平面和四边进行修正(估计那时候还没有锉刀,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扁锉),修出锐角,这个工作是通过解玉砂伴水不断磋磨,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直到将圆角修成直角。

这是一个精细活,这几种工具也是首先应用在青铜戈的制作中,在取得经验后再在玉料上进行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把玉料加工的损耗降到最低,毕竟玉料的成本是十分昂贵的;

进行表面加工:

戈表面有圆弧面,有长条圆槽,圆弧平面需要制作卡板,就是把圆弧曲面形状做成一个样板,在对戈加工的时候进行检查测量,保持所加工的弧面一致,一个戈一个尺寸,所以要一个戈做一个卡板,这个工作也是在青铜戈完成后再在玉料上进行施工,圆弧面的加工是在金属铊轮上完成的;

孔、槽部分加工结束后进行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就是不计成本的磋磨,从解玉砂开始,先在铊轮上磋磨,解玉砂从粗到细逐步磨光表面,最后用兽皮、丝绸面料进行抛光,颇费时日才能完工。

青铜戈可以无需精细打磨,这最后的一道工艺就是留给玉戈的。在铭文镌刻完工之后,还会进行最后一道精细打磨,尤其要磨掉可能产生的崩茬,一直到主人满意为止。

铭文镌刻工具的选材:

铭文的镌刻同样依赖于金属切削工具。汉代的游丝白描工是对铭文制作的最好诠释,这种工具源自青铜(史料记载表明,彼时铁已经出现,但是铁的冶炼工艺、强度、硬度以及铁制工具还有待进步),铜合金共晶体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后进行热处理(淬火、回火)后的硬度足以在玉料上进行刻凿。在原楚国封地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刚出土的时候用这把剑就划穿了二十八张A4纸,就是最好的例证。

使用这种刀具,经过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最后制成的成分最有可能的是青铜,“考工记”中关于青铜的成分和用途有如下描述:

‌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用于制作钟鼎等大型器物。‌斧斤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用于制作斧头等工具。‌戈戟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用于制作戈戟等武器。‌大刃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用于制作大刀等武器。‌削杀矢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用于制作箭镞等投射武器。‌鉴燧之齐‌:金、锡各半,用于制作镜子等器物

至少在春秋战国之前,古人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青铜冶炼、铸造、热处理的生产经验,无非是还没有成为现代的工艺手册,只是通过口口相传得以传承。‌

这种热处理工艺不是来自理论,而是来自实践,即使是在20世纪中叶,还是如此,例如:在生产锻造法兰盘(Flange)的工序中,需要使用一种在烧红的坯料上进行冲孔的冲头,其头部是和大锤或者是气锤的锤头接触的,每天要经受数千次几十公斤的打击,强度要求很高:冲头头部表面要求不崩裂、不塌陷,本体要耐得住重力打击,不开裂、不变形。

这种冲头在手工业作坊中是采用廉价的手工方式进行热处理的:以热模锻钢材(3Cr2W8V)为基材,冲头毛坯经过手工锻造成型后,再打磨至合适的形状,将冲头在炉火中加温到850℃左右的低温奥氏体化温度后,将冲头的承受打击面部位(只有10mm不到的长度)迅速浸入冷水中(淬火)停留片刻,然后立刻出水,磨掉表面的水垢,依靠自身降温进行回火,回火的温度范围就是观察入水端色温的变化,待到回火色呈现蓝色(回火)的时候,马上再浸水片刻,再出水,继续观察回火色到呈现蓝色,经过三次淬火、三次回火,手工热处理宣告完成,这就是实践经验,需要工匠对温度和火色有非常熟练的经验,目测温度误差不会超过20℃。这在教科书上是无论如何找不到的,也是笔者在从事锻造工作的时候师傅所传授的技艺。

青铜刀具和青铜剑一样,用不同的成分进行冶炼后得到铜合金,然后再进行热处理,得到有合适的强度和硬度的刀具(据说还有渗入其他金属元素的工艺),这样才能在玉料上进行镌刻铭文。至于具体的制造工艺已经失传,这里只能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进行推测。

铭文镌刻的过程:

铭文是如何刻上去的?以笔者的经验,其实不是刻划,而是精细的凿刻,或叫作刻凿。基本上和现在的在金属材料上进行篆刻(例如刻章、银匠凿刻金银饰品等)工艺很接近。

观察图十七到图二十,是放大100倍的四张图片可以看到线条存在粗细不匀、歧出、转弯的刀痕,这就证明了光靠刻划是无法做成这样的形式的,刻、划只能留下长线条,最多有接刀痕,也无法实现顺利的转弯。

刀具的形状笔者设想就是一把篆刻刀,将工作部位磨成斜长形,锋利无比,又不容易蹦刃。通过手腕运动并接受小锤或木棒的轻敲逐步在预先画好的文字上边凿边运行,完成对铭文的镌刻工作。类似的工作,笔者在模具加工中也有实践经验,所以才斗胆设想了当时的镌刻过程。

当然在镌刻铭文之前有许多准备工作,比如工件的固定,镌刻前要在工件表面涂上深色的涂料,用划针写下铭文,以方便镌刻,以上这些必要工序就不再赘述了。

镌刻铭文需要高超的技艺,这种技艺是工匠们赖以生存的技艺,秘不外传,这个说法还能解释为什么从良渚玉器上的纹饰、铭文开始,经过汉代的游丝白描一直到明代的陆子冈的“昆吾刀”工艺最后都失传,又无法解释的原因。

数千年来工匠的心灵都是相通的,用当代工匠的思维去猜想古代工匠的思路,不会出现谬误,鲁班匠心能传承至今,就是得益于心灵相通,不会凭空冥想。

金属工具什么时候进入高古玉时代的?考古发现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是,没有发现不等于就是不存在。笔者从旧藏的工痕中已经找到了一些应该是金属工具加工留下的痕迹〔5〕,且这些古玉都具有不可仿的特征,不存在以讹传讹、后仿工艺的可能。

现代关于高古玉的治玉工艺,未见有使用金属切削工具的报道,本文就是试图抛砖引玉,提出对高古玉使用金属工具的可能性的讨论。

七、结论

这套玉戈可以确认为传世古玉,从外包装、包装材料、玉戈表面包浆分析,面世至少有百年之久的历史;

通过对戈的形制、铭文的解读,得出了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某位权贵对一位主管城防武官的雅贿之礼;

玉戈的沁色是业内共知的“雪花玉”,在古玉沁色中是属于难得一见的精品;

通过对这套玉戈进行精密测量和全貌观察的结果认为,这套玉戈的孔和铭文是必须用金属工具才能完成的,其精密程度达到了鬼斧神工的水平。

八、结语

本文对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贿礼玉—玉戈进行了深入探讨研判,对于古玉沁色中的“雪花玉”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判;根据玉戈的工艺特征,得出了使用金属工具加工的可能性;并且对这套玉戈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假设和分析,以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相关高等院校、文博专业以及古玉学术研究同行的重视。

这里也希望业界能对传统的古玉加工工艺的教科书理论进行创新研究,讨论金属工具的产生和应用的可能性。这样能对未知的古玉治玉工艺中出现的困惑提出问题,进行探讨,然后得出新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一件带铭文的良渚玉戟 倪建华 中国艺术鉴赏网 2022年12月29日

〔2〕龙山文化鱼龙纹玉戈考 /中华文明应上推至5000年 倪建华 中国艺术鉴赏网 2023年2月15日

〔3〕一对先秦时期带铭文龙纹玉戈考 倪建华 张明友 中国艺术鉴赏网 2023年7月28日

〔4〕中国早期青铜戈、戟研究 159页 井中伟著 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1年6月 北京

〔5〕对一件高古玉方鼎的观察与思考 倪建华 中国艺术鉴赏网 2023年7月26日

稿件审核:张佑军

责任编辑:林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