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12月19日消息(记者张洁 郎麒)一台台无人驾驶矿用卡车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矿山道路上行驶,巨大的电铲在远程操控下,对着煤炭上层的岩石挖呀挖呀挖,操作人员坐在温暖明亮的室内一人同时监控多台机械运行……
在山西12月中旬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山西不断深化拓展“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场景,在全国率先构建煤矿智能化全周期标准体系,截至今年8月,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134座。从“铁锹”到“鼠标”,山西煤矿智能化建设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一人对多台 矿山设备远程操控
朔州市是全国煤炭大市,现有煤矿64座,总产能1.96亿吨/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
位于朔州市的中煤平朔集团,是我国重要的动力煤生产基地和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产能2500万吨/年的东露天矿则是该集团煤炭生产的“主力军”之一。2020年,东露天矿被列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着手进行智能化建设。2023年通过国家验收,达到中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水平,实现整个矿山的绿色、安全、高效、无人或少人化开采。
东露天矿中巨大的电铲在远程操控下,将岩石装载到矿用卡车上(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在东露天矿集控中心里,巨大的液晶屏显示矿区各个作业面实时监控图像、数据,技术人员只要轻轻点击鼠标,便可精准掌握矿区煤炭生产情况。东露天矿总工程师邵宾告诉记者:“集控中心是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于一体的综合管控平台,能对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测、远程干预,为整个矿区的信息互通、安全预警、智能开采提供保障。”
集控中心里,还有多台形似电竞游戏的设备。“这是卡车应急接管平台,屏幕上显示7台无人驾驶NTE200矿用卡车的实时运行画面,我负责在线监管。如有需要,我可以通过面前这个方向盘和按键,远程操控这些车辆的运行。”该平台的操作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东露天矿技术人员正在操作卡车应急接管平台(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除了卡车应急接管系统,还有电铲远程操控台、平路机远程操控台、履推远程操控台等设备,操作人员坐在舒适的空调房里,就能完成露天煤矿中各类机械的远程操控。
“通过智能化建设,不仅让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同时也为企业降本增效。比如远程操控钻机,现在一个人控制三台。不仅掘进效率已达到人工现场操作的水平,维修成本也下降65%左右。”邵宾说。
随着矿山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煤矿从业者从“台前”转到“幕后”,从“黑领”变成“白领”。
采掘更智能 煤矿开采“一键启动”
除了露天煤矿,山西绝大部分煤炭是通过地下矿井方式进行开采。据悉,目前山西煤矿井下重要作业地点已实现无监控不作业,全省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到1564处,3200处井下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煤矿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技术人员只需按动鼠标,矿井下采煤机滚刀飞转,液压支架来回伸缩,一吨吨乌金从煤壁倾泻而下,经过链板机、皮带机被运送至地面,像这样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马兰矿已建成9个。
“智能开采实现生产的安全高效,让综采队生产班作业人员同比减少60%。”马兰矿机电部主任工程师郭天骏说,“煤矿用的智能化设备多了,需要的检修工也多了,一线作业人员就充实到检修班,做电工、钳工。”
山西马兰矿集控中心内景(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据山西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山西省属煤炭企业已建成近百个智能化煤矿,实现了煤矿开采“一键启动”。
除了国有煤矿,民营煤矿的智能化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朔州平鲁区后安煤炭有限公司是一座年产500万吨原煤的民营企业,从2021年开始,公司累计投资1.8亿元,进行智能化矿井建设。2024年12月,后安煤矿被相关部门评定为中级智能化矿井。该公司矿长赵宏告诉记者:“这几年,我们先后对信息基础设施、地质保障、采掘等9大系统进行智能化建设。不仅降低了矿工的劳动强度,更改善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环境。”
后安煤矿工人操作设备进行煤炭开采(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山西晋中建成全国首座5G矿井、山西吕梁建成全国首家5G煤化工企业……如今,煤炭大省山西以数智赋能产业,为煤矿生产装上“智慧大脑”,为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