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师计划”为乡村基础教育培养“大先生”(引题)
我省首批275名优师生明年毕业上岗(主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
“我愿意回到家乡,把大学所学的知识带给乡村的孩子。”11月14日,在贵州省2025届“优师计划”毕业生就业专场双选会上,贵州师范学院“优师计划”毕业生刘菲菲选择返乡就业,扎根乡村。
“优师计划”于2021年开始实施,旨在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定向培养一批优秀教师,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
2021年,贵州师范学院和贵州师范大学成了我省首批“优师计划”的主培学校,两所省内师范院校共录取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1045人。2025年7月,我省首批275名“优师计划”学生即将迎来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贵州师范学院刘佳富老师给学生授课。(受访学校供图)
“‘优师计划’毕业生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既是学校当前发展急需的人才,也是未来办好乡村教育的基石。”毕节市第六中学党总支书记高德军说。
近年来,我省将“优师计划”持续作为推动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师资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优师计划”师范生“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科学制定和实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方案,用最优秀的教师培育最优秀的师范生。
开展班主任工作培训,名师传授班级管理实践;组织各学科教学综合能力测试,提升教学水平;专家解读新课标、精讲教材,提升教材分析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今年7月,在贵州师范大学100名“优师计划”学生即将前往基础教育学校教学实习前,学校教师教育学院特邀多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教育情怀的中学一线教师作为指导专家,开展了为期10天的集中实习岗前培训。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专业“优师计划”学生王雨嫣表示,通过这次培训,让自己对教育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走上教师岗位后,将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21年,贵州师范大学成立“优师计划实验班”,面向贵州省定向培养优秀乡镇初中教师,涵盖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英语、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科学教育、应用心理学等11个师范类学科专业。
三年多来,逐步形成了学校统筹、教师教育学院集中管理和各学科专业学院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立足新时代,服务我省地方发展的优师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实施“职业导师”“学科导师”“实践导师”的“三导师制”培养模式。
贵州师范学院优师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访学校供图)
贵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强表示,通过“三导师制”为优师生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培养和提升优师生的教师职业能力,“三导师制”分别从专业认同与师德养成、学科基础与前沿发展、实践教学与综合育人等三个方面侧重性地为优师生提供针对性的学科专业的学习指导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近年来,贵州师范学院通过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专业学习指导、全国优秀教师“面对面”交流座谈、拜师仪式、教师誓词宣誓等形式,从使命初心、专业发展、职业规划、实习实践、双创教育等角度,进一步帮助学生厚植教育情怀,为优师学子构建了一套“四有”好老师培养体系。
为使优师生专业知识扎实,加强实践能力,缩小“教室与讲台”的距离,贵州师范学院为“优师计划”学生入学即配备学业导师,学校采取“推荐+自愿”的双向选择模式,由省级“金师”(教学名师)刘佳富等一大批优秀教师担任“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学业导师。通过定期开展经典著作选读、读书分享会、学术交流等多种专业素养提升方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育人本领。
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主任、“优师计划”班主任刘佳富表示,接下来,将围绕培育“四有”好老师目标,强化优师生服务欠发达地区教育的使命与担当;坚持教育实践导向,重点提升优师生教育教学能力;强调协同推进,从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多维角度,以及校内整合优质资源、校外加强横向联系等不同层面,强调整合资源,协同推进,为我省乡村育好“优师”。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