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摩托化步兵的进攻与突破

图片

图片


大多数苏联战术学说的作者主张,虽然防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具优势,但进攻能确保快速且彻底地消灭敌人,同时往往也是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唯一手段。

理想情况下,进攻部队会绕过敌人的重兵防守区域,寻找敌军单位之间的空隙,或者在行军中对防守薄弱的区域发起攻击,从而进入敌军后方。


也就是说,与许多军迷在电影上所看到的不同,事实上无论是苏联军队亦或是西方军队,都更强调机动作战,而非针对敌方的即设阵地进行正面进攻。

图片

当然了,从术语来讲,苏联人更倾向于从行进间直接发起进攻,我们在上一章的遭遇战已经说到了这点。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在某些时候,苏军仍需要面对敌方已经做好防御工事和准备的情况。

而在此,就需要考虑进行“突破”作战了。



突破战

在许多文献中,“突破”一词通常与“突破敌军防线”同义。同时这也是美军教义文献中,讨论最多的苏军进攻形式,但也可能是对苏军战术理解最少的部分。

图片

传统印象的苏军突破作战,通常涉及大量的火炮、坦克和装输,以压倒性火力瓦解防守方。然而,苏联军队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进行突破作战,同时日常更倾向于利用防线间的缺口,并通过一系列的遭遇战来击败敌军。


核武器的引入更改变了苏军对突破作战的哲学。由于协调问题复杂,以及地面部队密集编组极易遭受核武器摧毁,突破作战已成为苏联进攻行动中最不优先的选项。


西多连科上校就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强第一梯队作战力度的唯一方法,基本上是通过增援步兵与装甲部队,或从其他方向进行兵力调动。以形成在兵力与装备上对敌人具备高密度的数量优势,从而实现纵深进攻的成功。”

“而在现代条件下,核武器成为主要的毁伤手段。运载核武器的装备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能在需要的时间与地点实施强大打击。在短时间内使用核武器或投入第二梯队和预备队,能够有效摧毁敌人、迅速改变兵力物资对比,使战局朝己方有利方向发展。这种方式确保了第一梯队能以更快的速度顺利推进。”

图片


由此而言,突破战是针对临时或预有准备防御阵地的攻击。这种攻击可能是由骑乘或步兵队伍发起,通常是在行军中或与敌军接触时进行。


从行军中发起进攻,可以为进攻方提供对核打击的保护,最大程度地减少部队暴露,并且能创造出出其不意的机会。而追击则是进攻行动的最后形式,目标是彻底歼灭敌军力量。

图片


为了更准确理解,我们再引用西多连科上校的一句话:“部队的进攻不再是通过在狭窄正面上‘啃咬’突破敌军的防线,而是通过在宽广的正面、多条轴线上展开进攻,在核打击之后以高速推进,利用敌军作战部署中的突破口、间隙和空隙,同时广泛运用机动手段。


突破是一种战役级的作战形式,一般十分耗时且代价高昂,主要针对于三种类型的防御阵地:临时防御阵地、阵地防御阵地和加强型防御阵地。


前者因为其火力和障碍部署缺乏紧密协调,最容易突破。

而后者防御更为复杂,纵深更大,准备更充分,因此更难突破。


但无论面对何种类型的防御,突破作战的核心在于集中兵力和装备于狭窄正面,同时在非突破区域保持一定压力。

图片

突破作战的目标有三:分割并驱散敌军防御、发起追击以及完成对敌军的彻底歼灭。摩步营(MRB)的直接和后续目标的纵深部分基于苏联对北约防线的计算,以及核武器的使用与否。


核作战下:核武器被用来攻击防御最强的区域,攻击部队会以最快速度穿过防御阵地,通常以营级纵队行动。这种情况下,突破作战可能更像一次追击战,因为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会极大破坏防御阵地,使部队能够以纵队形式穿透敌防线。其中,摩步营的直接目标纵深达2,500米,而后续目标则可达8公里以上。

图片

非核作战下:突破行动通常集中大量的常规炮火支援,并选择敌军防线的最薄弱点发起进攻。摩步营的直接目标为1,0001,500米,即刚好超过敌军前沿防御连的纵深,但不进入其预备队阵地。后续目标纵深可达4公里,直至敌军预备队所在区域。


为了在其作战区域支持一次突破,军级单位通常会确保足够的炮兵火力支持。为突破作战集结足够的炮兵火力相对简单,甚至所有摩步营的120毫米迫击炮均会被视为炮兵火力,并可用于预有准备射击。



以下是一个摩托化步兵师的炮兵编组示例:

军级增援:最少提供54门火炮(36130毫米加农炮,18152毫米榴弹炮);


军级其他资源:例如72122毫米榴弹炮(来自第二梯队坦克师)、54门来自军炮兵团,18门来自摩托化步兵团,及其他迫击炮。


师属炮兵团:36122毫米榴弹炮、18152毫米榴弹炮;


3个摩托化步兵团:每团增加54122毫米榴弹炮,总计162门;。


团级炮兵群(RAG基于团指挥官可用的炮兵数量,或由师指挥官的指示决定。RAG通常由24个炮兵营组成,集中指挥一段时间或完成特定任务。任期结束后,这些炮兵单位将返回原指挥机构。

图片

摩步团编制有一个炮兵营,且每个摩托化步兵营有一个迫击炮连。坦克团虽不具备此类火力支援单位,但其坦克主炮具备特殊用途。


苏军的坦克弹药储备中约30%为高爆破片弹,且坦克部队经过间接射击训练。然而,现代苏军坦克的滑膛炮在间接射击模式下不如早期的线膛炮精确。但坦克单位依然可以通过主炮提供压制火力。


此种间接射击虽然不足以精确摧毁坚固目标,但能提供大量火力压制,抑制反坦克导弹手或步兵的活动。


在上述情况下,总计可部署324门火炮用于4公里的突破区域,其火炮密度达每公里80门以上。这一密度可通过增加军或方面军的炮兵火力进一步提升(注,苏军理想的炮兵密度为每公里突破正面部署至少60门火炮)。

图片

火炮一般采取分散部署,但火力集中射向突破区域。理想情况下,攻击开始时敌方反坦克武器即已被摧毁,而其步兵尚未从火力准备中恢复。但即使敌军尚存战斗力,只要攻击部队能迅速集结,保持纵深阵型,就可以维持进攻势头并完成突破。



苏军火力运用与突击模式

苏军的理论要求在可能情况下,尽量采用直接火力射击。这样可以直接观察炮弹命中效果,更快地压制目标,减少弹药的消耗。此外,苏军的火炮通常具备反坦克能力,其中大多数反坦克炮弹为高爆反坦克弹(HEAT)。


苏军使用详细的火力规划表,列出每公顷目标区域所需射击的弹药数量及类型,以达到预定的毁伤效果。因此,在开火之前,还必须对目标和现有炮兵资源进行分析。

图片


计划中的炮火准备持续3045分钟,目标是对敌军防御造成最大破坏,直至攻击线被占领;随后,炮兵和迫击炮的火力转向敌军防线纵深。


火力分配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1.火炮/榴弹炮口径

2.炮目标距离

3.目标类型

4.目标规模

5.所需的打击效果

图片

不过,突破可能是进攻作战中最不受炮兵欢迎的形式,因为其对炮兵弹药需求巨大,火力规划本身也需要长时间完成。为此仅在其他方式无法撕开防线、且敌方防御形成无法绕过的线性阻碍时才会采用。这是最坏的情况,但并不会经常发生。




突破作战中的编组

为在突破作战中实现预期的兵力与装备优势,苏军通过在较短时间和狭窄正面上集中大量兵力和装备来达到目的。一般,这由军级或更高级别单位的控制,而师和团级单位则负责执行具体的突破任务。

图片

图片

执行突破任务的师通常将正面压缩至4公里,以集中至少三分之二的战斗力量在突破区域,剩余的力量则负责在其余区域实施牵制任务。

图片

攻击部队不会长时间集中,而是在分散的集结区内待命,炮火准备一旦开始,各部队需迅速集中进入突破区域。




团作战区域与战斗编组

摩步团:第一梯队的每个摩托化步兵营通常分配一个坦克连,剩余的坦克连作为预备队,或加强第三摩托化步兵营。如果师级单位提供额外坦克,则第三营通常会优先得到加强。

图片

营级支援:摩步营通常为其第一梯队连队分配坦克排,剩余坦克排可作为预备队或加强第三连队。执行重要任务的营可能会配属一个炮兵营以协助完成任务。


特种部队支援,每种进攻形式对支援的需求各不相同。

以下为共性需求:

  • 确保燃料(POL)和弹药供应充足。

  • 突破作战中需更多弹药运输,而追击作战则需更多燃料支持。

  • 通信保障:追击中需增加信号支持以覆盖更大的通信范围。

  • 交通管制部队:在行军编队中至关重要,可避免交通堵塞,确保按计划进行。

  • 电台技术部队:提供情报支持以辅助指挥官决策。

  • 化学部队:在核、生化环境下尤为重要。

这些因素需在战斗编成时综合考虑,以最大化作战效能。



除此之外,各种进攻形式还存在以下支援重点:

行进间进攻:支援需求类似于遭遇战,需特别注意选定攻击位置,以及通过防御部队或绕过其防线的路线选择。


接触线进攻:需精心规划攻击位置,并在防线突破区域提供足够的炮火和弹药支援。集结区和进入突破区域的路线需谨慎选择,以避免暴露作战意图。 


追击作战:需精心规划追击行动,并为追击部队提供必要支援。优先装备第二梯队部队进行追击,而让第一梯队部队重新整备。


团的作战区域(通过边界划定)在主攻方向上一般宽58公里,在次攻方向上则为1015公里。每个团通常在区域内至少有一条行军路线,但在核生化(NBC)环境下,优先使用两条行军路线。


根据指定区域的宽度、攻击与防御单位的兵力强弱,以及指挥官是否需要攻击纵深,团可能采用以下攻击编组:三个加强营并列攻击,或者两个营在前、一个营在后形成纵深突破。 


在核战环境中,攻击正面通常被拉宽,以避免单次核打击导致一个营的全军覆没。此外,团级反坦克连或支援炮兵可能被用于提供基础火力支援。而BMP也可能被分配执行类似任务。


进攻分为两种展开方式:

1.从行军状态直接发起的行进间进攻。 

2.从与敌军接触的阵地发起。

从行军状态发起



苏军将行进间进攻视为最主要的进攻作战形式。这种行军纵队编组适用于遭遇战、行进间攻击、追击战,甚至可能用于其他作战形式。

图片


典型的团级行军编组取决于任务及可用部队。在行军过程中,接敌推进以行军纵队编组展开。侦察部队将尝试首先定位敌军,绕过敌方抵抗力量集中的要点。如果发现无法绕过的位置,侦察部队将努力确定敌军的兵力规模、阵地宽度与纵深,并观察其动态变化。

图片


而前卫部队可能通过正面直接火力压制敌军,同时团主力的一部分或全部力量绕至敌军阵地两翼、后方或同时从两侧展开攻击。其目的是突破敌军阵地,深入敌后展开行动。

图片

在距离目标的预定位置,团的行军纵队将解散为营级行军纵队,随后是连级、排级行军纵队,最后展开成攻击线。团级部队将在尽可能多的直接火力掩护下对目标发起突击。


冲击发起线通常距离目标12公里,这条线一般是靠近目标的最后一片具有隐蔽和伪装条件的区域。如果是在开阔地形上,苏军会使用烟幕掩护部队的攻击展开。


此时,部队通常编为纵深队形,常见的是三梯队编组。一旦成功突破敌防线并进入敌军后方,即可考虑展开追击战。


而具体到营连一级时,摩步营通常会被大量增强。

这包括:

  • 多达两个坦克连。

  • 一个或多个炮兵营。

  • 一个装备有火焰喷射器、障碍清除装备等的工兵排。

  • 一个化学防护分队。

在此时,摩步营作为团的一部分从行军状态发起突破时,通常会先占领一个集结区域,以实现部队分散,防止敌方观察和火力打击,并完成突击的最后准备工作。

图片



指挥与控制

营长通过亲自指挥和与参谋协同工作来实施控制,并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在第一梯队500米范围内。营参谋通常与营长在一起。


当炮兵单位配属摩步营时,炮兵指挥官通常与营长同行,迫击炮连指挥官也靠近指挥部,而配属炮兵的前方观察员则随第一梯队连队行动。


在摩步营离开集结区域后,营长与配属的炮兵和迫击炮指挥官共同选择一个便于控制全营的位置进行部署。连长和排长位于各自部队的队首,向导则用于确保行动的速度并协助控制。


尽管无线电是攻击中的主要控制手段,但旗语、信号弹和信使也被使用。指挥所(CP)通常选在便于指挥官观察攻击的地形上。不过有意思的是,苏军在反击、预备队投入战斗、战斗状态转变(如从攻击转为防御)或遭遇敌军强火力攻击时,其指挥所很少会随之移动。

图片

而摩步连的任务、作战队形、火力支援计划和操作程序基本与上相同。其通常以摧毁特定敌人编组和/或夺取地面阵地为目标。深度由使用的武器类型(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来决定,用于中和敌人防线的作战概念、友军的编制效能、地形以及天气条件等因素。

不过在核武条件下,任务深度通常会更大一些。

图片



攻击计划

无论营是从行军状态,还是通过与敌接触的友军部队发起攻击,营连长规划任务的要素基本相同,主要包括:

  • 分析任务。

  • 发布预先号令。

  • 进行形势评估。

  • 组织侦察(尽可能与下属指挥官一同进行)。

  • 制定计划。

  • 与团长确认计划。

  • 下达攻击命令。

  • 监督准备工作。

  • 向团长报告战备状态。

营长的作战计划包括:

  • 敌我情况。

  • 火力支援安排。

  • 营攻击的准备时间。

  • 指挥与信号指令。

  • 补给安排。


该计划以口头形式发布,并由营参谋记录。在命令下达后,会补充发布附加指令。这些指令非常详细,涉及行动中政治工作、侦察、核生化(NBC)防护、后勤支援、防空等等各个方面。

图片

在此过程中,连指挥官指定各排和附属单位的位置,组织空中侦察,并制定与敌机交战的程序,发布人员和武器准备的指示,并补充连的补给。之后,他还可能与营指挥官一同进行现地侦察。


在分配作战任务时,连指挥官为各排指定任务和进一步进攻的方向,选择通过障碍物的路线,并确定应对障碍物的具体程序。他还会指派进攻过程中的任务和行动顺序给附属部队。

协调方面,连指会明确指示部队前进至出发线(或设定下车进攻的地点)的方法,以及如何在进攻中移动并突破障碍物的射击方式;并协调各排及附属小分队在摧毁敌人坚固阵地中的人员和武器的活动。

同时,他还会发布目标确认和请求、切换、停止射击的信号。


如果连指无法带领排长和附属指挥官进行现地侦察,那他会通过地图或地形模型分析地形。不过通常由于时间紧迫,也可能通过地图来直接给排长发送任务。


最后,在集结区内,连指通过个人接触和传令兵行使指挥与控制,电台仅用于接收警报信号。离开集结区后,连指处于纵队前方,使用指示信号通过装甲运兵车(APC)来控制下属单位。而电台通讯往往仅在预备火力开始后才开始使用。

图片


在战术层面,攻击的方式一般包括:

正面攻击:通常由于其劣势较少采用,但不能完全排除,因为敌军正面防御可能存在弱点。 

图片

侧翼攻击:利用敌军侧翼的薄弱环节。 

图片

包围攻击:攻击敌军后方以截断其补给与撤退路线。

图片

侧翼攻击与包围结合:综合上述两种方式。 


当攻击正面为1公里时,摩步营指挥官可以获得60100门迫击炮和火炮的支援。而行军状态下的突破需要严格协调部署时间,与核或常规火力支援、工兵支援以及行动控制同步。


此外,这种行动可能需要通过正在与敌接触的友军部队实施突破,这涉及到线路的交接行动,因此需要与被穿越的部队进行广泛协调。


同时,摩步营也可能作为团第一梯队或第二梯队的一部分参战。

此时作为第一梯队:通常由三个大幅强化的连组成。两连作为第一梯队(若面对临时防御,则三连均在第一梯队),以大约1,000米的正面发起攻击;一连作为第二梯队(预备队)。


当摩步营离开集结区域时,其会尽可能快速推进至敌军FEBA,并根据团长的命令展开部署。如果敌军防御(尤其是反坦克防御)被充分压制,摩步营从行军状态发起攻击,一般以步战车(BMP)搭载的方式行动。


然而,若敌军火力过强,则可能需要下车作战或采用“混合”攻击(即部分士兵搭乘步战车,部分士兵下车作战)。

至于具体的队形取决于任务、敌情、地形、时间和可用兵力(METT),但为便于指挥,首选横线式攻击,而不是梯队队形。



部署的指导距离如下:

在距离前沿约12公里处展开为纵队。

在距离前沿约46公里处展开为纵队。

在距离前沿约1.54公里处展开为纵队。

距离前沿约3001,000米的地方形成攻击线。


作为营第一进攻梯队的连,可能还会得到一个炮兵连、一个或两个坦克排、一个迫击炮排以及营的反坦克排增援。

在接到攻击信号后,主攻营的坦克(装备有KMT4扫雷犁和KMT5扫雷滚)与支援的步兵和工兵协同,为每个进攻排开辟一条通路(每连三条通路)。


BTR50 PK等车辆发射爆炸索,开辟宽数米、长数百米的通路,同时配合携带UZ系列爆破管的工兵,每管可开辟宽23米的通路。然后,摩步部队跟随坦克通过地雷区,在坦克后面展开为横线攻击敌军前沿阵地。

图片

具体来说,第一梯队攻击连应紧随其配属坦克之后发起攻击(常规作战时三个排并排展开500米,核作战条件下800米),并在步战车火力的支援下突破敌军前沿防线,攻击其预备队。

图片

而营长及其参谋紧随第一梯队之后行动,再后方跟随的是营的第二梯队(预备队)、迫击炮、配属炮兵以及防空部队。


进攻中,连指要迅速移动至主要进攻方向如果是乘车进攻,他会将APC停在进攻排后方200-300米的位置。如果连指挥官也下车跟随进攻,则他会在进攻步兵后方的装甲运兵车队列中移动。并使用额外的R-126无线电来与营指挥官以及排长保持联系。

在部署为排纵队并进入作战队形时,连指通过无线电对排的任务进行详细说明。而排长同样会对分队进行任务布置。

图片

此外,进攻的支援包括通过集中火力和空中打击(如果可用)对敌人进行逐步摧毁,其作战深度覆盖整个任务区域。在使用常规武器进攻时,炮兵和迫击炮会在进攻部队接近敌人阵地时,对前方防守阵地和后方的目标进行打击,并在进攻部队距离危险区域200米时,转向打击更深的目标(一般为4公里)。


而坦克则在扫雷附件的帮助下,负责突破前方的雷区。进攻的步兵要紧随坦克通过这些空隙,并在移动中对敌人进行打击。在突破前方障碍物后,进攻的排和分队部署成扩展队形,并在前进中继续开火,朝着目标推进。

图片

如果坦克被障碍物或防御工事阻挡,则坦克将用火力支援进攻步兵。而步兵和附属工兵此时负责清除障碍,并协助坦克前进。

图片

当突破敌军前沿防御后,营的行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

为了提高速度和保持进攻的势头,第一梯队连队形成排纵队并在坦克的支援下,以临战队形继续追击,并迅速扩大战果和尽可能扩大防线的突破口。

图片

同时,营指可能调动第二梯队(预备队)连,以投入到敌人抵抗最弱的区域,或是敌人防线取得最大突破的区域。其任务可能是深入开展攻击,或者是从敌人坚固阵地的侧翼或后方发起进攻,以打破敌人对进攻的阻碍。


在给第二梯队(预备队)的命令中,营指会指出敌我位置、部署线、目标、后续进攻方向,并与第一梯队的连进行协调。第二梯队(预备队)进入战斗时,一般也将得到炮兵和迫击炮火力支援。


如果敌人通过个别单位在有利位置上组织反抗以掩护撤退,附属部队将绕过这些敌人,攻击它的侧翼和后方,并切断敌撤退路线,同时防止敌军重建防线或有序撤退


而加强的第二梯队(预备队)也会被迅速投入战斗,以支援第一梯队,扩大突破口或对付敌军的反击。




如何应对敌方反击

小规模的反击通过火力反击来击退,而大规模的反击则通过集中火力来应对。

当反击部队被发现时,连指会下达命令进行反击。附属部队占领阵地并组织火力计划,而附属工兵则负责设置反坦克火力。


当敌人进入有效射程时,附属部队通过各类武器展开火力打击。如果在反击部队上已实施了核打击,连会在核打击后立即重新发动攻击,以彻底消灭敌人。


预备队的使用

预备队和第二梯队的区别在于:第二梯队是在作战计划中预先分配了任务的,而预备队则用于应对意外情况。


苏军通常运用两种类型的预备队:

1.合成兵种预备队。 

2.专业预备队(如工兵预备队或反坦克预备队)。

 

预备队的规模取决于具体情况。

摩托化步兵师拥有一个编制内的独立坦克营,非常适合作为该师的合成兵种预备队。其他单位的情况则如下;

营:一个排作为合成兵种预备队。

团:一个连;

师:一个营。


在摩托化步兵单位中,反坦克预备力量包括:

  • 师级的反坦克营。

  • 团级的反坦克连。

  • 配备装甲输送车(BTR)的营级单位的反坦克排。


在遭遇战中,团级反坦克连被部署在靠前位置以应对突发情况。此类单位具有高精度远程火力,机动性强,可适应多种战场条件。


营是最低一级可保留预备队或实施两梯队进攻的单位。连与排级的攻击通常没有预备队。同时,连级攻击可能使用多条攻击线,但这些攻击线彼此靠近,以形成纵深效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第二梯队。

图片



接触线上的进攻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进攻受阻,需重新发起攻击时,亦或是从防御战转为进攻态势时。此时的目标是突破敌军阵型,并进入其后方。此类攻击通常伴随着短时间的炮火准备,初始编组由作战前部队的位置决定。

在此,由于核武器和常规火力的持续威胁,要求人员分散布置,因此攻击阵地只会短暂占领。同时进攻往往难以隐藏攻击准备,需要设计复杂的伪装策略以实现突然性。在穿越防线时,还可能面临敌军的突然反击威胁。

在通常,攻击由位于初始防御阵地后方或相邻区域的部队实施,并往往通过第二梯队部队穿越或靠近防御部队发起。


攻击部队将在靠近防御阵地的攻击准备位置集结,这些地点应具有良好的掩护效果,以避免敌军观察并保留奇袭的可能性。至于防御部队,则通过直接火力来支援攻击部队。


其攻击形式与前述的行进间攻击类似。攻击线需要进行周密的工兵准备,而除了组织行军状态攻击的任务外,营长还需确定以下事项:

  • 营将占领的攻击位置及到达该位置的路线。

  • 步战车的位置及支援下车攻击的方式。


除此之外,理想情况下,进攻部队在接近敌方接触线时,会占领一个集结区,以掩护并防止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伤害。通常集结区会在夜间占领。


然后,连在指定地点下车,并通过隐蔽路线前往进攻阵地。步战车初期停留在后方,当接到信号后前移至掩体,而步兵则通过隐蔽路线和交通壕前往攻击阵地。

图片

在炮火准备期间,第一梯队攻击连队占领敌军的第一道防线,而第二梯队(预备队)则占领敌军的第二道防线。配属的坦克在指定集结区域待命,通常距离前沿12公里。而工兵则位于通讯壕沟内,以接近支援的连队。


至于营迫击炮连以及配属和支援炮兵,在摩步营占领攻击阵地前部署到位。最后,营的医疗一般位于第二梯队(预备队)之后,其他后勤单位通常在距离前沿约4公里的区域。

图片

在战斗打响后,连指观察预备火力的效果,为摧毁剩余敌人或新的目标分配任务,并向营指挥官报告连进攻的准备情况。

如果对敌人阵地实施了核或化学打击,连通常会在该区域使用APC伴随坦克直接发起进攻


此时,坦克在接到命令后,从集结区出发。在接近出发线时,坦克会按排纵队展开,随后进入战斗队形,并以高速前进。当坦克接近友军阵地时,连指挥官下达“准备进攻”命令。

图片

坦克通过后,指挥官下令“进攻——前进!”。步兵从战壕中出来,跟随坦克进行进攻。剩余的步兵则会按照排的指示提供火力支援。


期间,有必要坦克根据地形设定一个协调线,用于改变队形。

一般而言,该协调线与敌人阵地前沿的距离通常为12公里。

图片




乘车突击与徒步的抉择

规划攻击时需考虑步兵是否保持乘车状态(即在装甲车辆内行动)。步兵下车作战会降低进攻速度,使步兵容易遭到炮击,而坦克也可能超越步兵队列。

图片

但对此,苏军往往优先选择步兵保持登车以维持攻击速度。

至于以下情况,则步兵下车可能更有利:

1.障碍物无法通过机械方式清除; 

2.敌方反坦克武器未被充分压制; 

3.目标阵地存在需清除的敌方壕沟部队; 

4.需为后续部队巩固和占领阵地; 

5.需要最大化火力输出(例如手榴弹与火焰喷射器的使用)。



 

突破后的行动与追击

当突破初步成功后,各部队需巩固突破口的两侧(称为突破“肩部”),随后各梯队将继续扩大缺口。前方部队将摧毁敌方的预备队和后勤支援区域。


在突破过程中,穿插部队可能恢复为行军纵队,以应对敌方向突破区域调动的预备队,准备可能发生的遭遇战。如果敌军撤退,还需制定追击作战计划。


追击的目标是防止敌军有组织地撤退,并尽快完成对其的彻底消灭。摩步营(MRB)通过利用核武器和/或常规火力打击,以及自身及其配属部队的机动性和火力,来实现这些目标。


一旦敌方防线被撕开或突破取得成功,进攻部队将继续向敌军后方推进。如果敌军由于战斗失利或主动决定撤退,追击的时机即已成熟。另外,在遭遇战结束后敌军撤退时也可以采用。


追击作战分为三种形式:

1.正面追击(Frontal Pursuit): 

也称直接追击,紧跟撤退敌军的后方保持压力。


2.平行追击(Parallel Pursuit): 

追击部队沿敌军撤退的平行路线前进,抢占其前方关键点,切断部分敌军并逐一消灭。


3.结合追击(Combined Pursuit): 

部分部队从正面追击保持压力,主要兵力沿平行路线追击,形成夹击。


在追击中,通常会组建特种编队以延缓敌军撤退。追击的速度至关重要,核武器、大量炮兵、攻击直升机、近距离空中支援及空降作战等手段都适合用于阻碍或孤立敌军的撤退。

图片

对孤立敌军的攻击通常采取行进间攻击。具体到营一级,在确认敌军撤退后,摩步营营长会根据需要重新组织部队,保持与敌军的密切接触(从而使敌军更难使用核武器),并将其行动情况报告团指挥部。团长随后通过无线电向营长下达追击指令。


营通常会被指定一个追击轴线,同时明确需要摧毁的敌军目标、需要占领的目标及行动顺序,目标纵深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追击行动开始时,摩步营通常沿用之前的编组形式,即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预备队)。首先目标是摧毁敌军撤退的掩护部队。完成后,摩步营可能展开为单纵队行军队形,或沿平行轴线追击。


在单纵队追击时,一个配属坦克、工兵和化学部队的连组成前卫巡逻队,与敌军展开一系列遭遇战。在平行轴线追击时,营会向可能受到威胁的侧翼派遣更强的安全部队,而这些部队一般由加强的机动巡逻队和侦察人员组成。


工兵和炮兵在追击行动中也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还可能使用机降部队或空降部队。

其中,工兵负责清除障碍、修复受损路线的绕行通道,并在敌军撤退路径或可能的反击轴线布设地雷。炮兵则以最大射程对敌军进行打击,通常从行军队列展开到条件有限的阵地开火。


不过,炮兵需迅速完成任务并返回行军队列,目标数据的快速获取对追击中炮兵的成功至关重要。自走炮尤其适合追击作战。





追击的终止条件

1.敌军完全被摧毁。 

2.敌军重建了强大的防线。 

3.追击部队与必要支援失去联系。 

4.追击部队深入敌方区域,变得易被歼灭。 

5.其他导致追击部队丧失显著优势的情况。 

最后,追击的终止需要上级命令,但追击指挥官可随时建议停止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