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室用来治疗身体疾病、养生保健的方剂,被称为“宫廷御方”。由于“宫廷御方”是由内廷御医精心研制,专供帝王之家使用的方药,外人难窥一二,因此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那么真实的清宫大内“御方”是什么样?有一个人,自1980年以来,带领团队用近30年的时间揭秘清宫大内“病历”和药方,并将清宫医疗经验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开拓了中医药学术继承的新领域。他就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
陈可冀院士
来源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1955年12月1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并举办卫生部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班。陈可冀服从组织安排,到北京学习中医。
和很多人一样,陈可冀来到北京的第二天,就去参观了故宫。他从小就对文史感兴趣,看到展柜中展出的清代大内原始医药档案,瞬间被吸引,从此在心中种下要挖掘并传承这份宝贵医学遗产的种子。
20多年后,这颗种子终于发芽了!1980年,陈可冀提出倡议,要对这些宫廷脉案、内务府抄件、皇帝及皇后用药底簿及配方、御药房各项记录、皇帝有关医药之种种“朱批”、清宫敬事房档案及皇上“起居注”等进行整理,并应用文献学及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经批准,中国中医研究院组织成立了清宫医案研究室,由陈可冀领导,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开展合作研究。
他们首先开展的是整理工作,清宫与医药相关的档案内容非常丰富,但是有些档案的保存状况堪忧,“这些档案材料都放在麻袋里面,放在不起眼的阁楼上,过去大家对明清档案的兴趣都是政治方面的,医药档案很多人不懂。这些档案,有很多是保存得很好的,有的装订成一本一本的,就是所谓的‘用药底簿’,或称‘脉案档’;也有一张一张的处方,手一碰上去就碎了,而且味道特别难闻,都呛鼻子,一打开就被刺激得咳嗽”,陈可冀回忆道。他们光是档案就查阅了3万多件,初步整理拍照工作历时一年多。
1982年,陈可冀(左)与周文泉(右)讨论
清宫医案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整理不易,研究过程更是漫长而艰辛。经过不懈努力,陈可冀和他的团队先后完成了《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清宫医案研究》《清宫代茶饮精华》《清宫外治医方精华》《清宫药引精华》《清宫膏方精华》《清宫配方集成》等系列著述,有效地继承整理了清代中医药临床经验。
2009年,《清宫医案集成》出版。《清宫医案集成》包罗历朝帝、后、妃、嫔、王公大臣之病情医事,涉及内、外、儿、妇各科诸疾,还有长寿、美容、养生等大内秘方……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医学水平,具有独特的理论及医学价值。
2011年,《清宫医案集成》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出版政府奖。
陈可冀(左)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徐艺圃(右)
探讨清代原始医药宫廷档案
来源丨中医药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