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今年,我省多地群众反映,养殖的蚕、种植的藕、培育的花木等受到邻近农田无人机喷洒农药的影响,减产甚至绝收。而放眼全国,类似问题已经并不少见。当科技进步误伤无辜,我们该如何看待,又该如何对待?
图丨源于视觉中国
无人机误伤邻田事件频发
盐城东台市是知名的“桑蚕之乡”,该市头灶镇30多位蚕农半辈子种桑树,但这两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困境。桑树附近的农田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后,飘散的农药导致桑叶被污染,秋蚕食用桑叶后大批中毒死亡,这让蚕农练炳义等人痛心不已。
在“荷藕之乡”扬州市宝应县,因无人机喷洒的农药残留随风向飘进藕塘,藕农万先生承包的480亩藕塘中大片荷叶出现枯黄卷边,莲藕明显减产。
有着相同遭遇的还有无锡宜兴市的农户周先生,他种植的800棵绿化苗木遭受邻田无人机喷洒农药误伤,损失过半。
图丨扬州市宝应县 被无人机施药误伤的藕塘
事件发生后,受损农户们会与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的种田大户交涉,寻求解决方案。但双方往往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导致矛盾不断加剧。相关部门介入后,处理结果也是不尽相同,有的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有的则悬而未决。
“误伤”事件带来的影响
不仅在江苏,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类似事件。无人机洒药伤邻的个案不断累积,已经到了必须重视的时候。
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了九起涉农民事典型案例,其中就包含一起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造成相邻地块农作物受损的案例。
政府反复协调、农户间对簿公堂,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也使得部分地区对无人机作业避而远之。盐城东台市政府和农业部门采取管控措施后,桑树是保护得很好,可种粮大户却退回到了传统的治虫方式。
图丨截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无人机的使用只会越来越广泛,但层出不穷的伤邻问题也提醒我们,须尽早规范,守好边界,让农业科技更好发挥作用,造福农民。
管好无人机施药关键在飞手
管理好无人机喷洒农药,关键在飞手。记者采访了解到,大风天气、飞行高度和速度都会直接影响邻田和周边环境,这是对飞手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的考验。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赵梦龙表示,全国农技中心去年印发了《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技术指导意见》,从技术要点、施药参数等方面给出了指导意见,只要飞手严格遵守指导意见进行施药,就能最大程度避免伤及邻田。所以,赵梦龙认为,要做好飞手的培训和规范管理,关键时刻调取无人机的后台数据,对不合规的施药行为进行监管。
他建议,存在风险的农机在作业前,需向当地监管部门报备,既能约束无人机规范作业,也能有据可查。
图丨无锡宜兴市遭无人机施药误伤的苗木
农业部门积极探索信息化平台
建立起智慧管理平台,是保障行业规范发展的有效手段。江苏是农机制造和使用大省,农用无人机总保有量2.34万台,居全国第一位。
本台连续报道相关案例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探索建立全省信息化平台,通过分析相关飞行数据,提升农用无人机作业的精确度和规范性,强化实时“导航”和事后追溯的能力。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陈爱辉表示,除了加快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每年都会组织各级农业部门、种植主体、飞手等单位或个人现场观摩无人机作业。
在法律保障下
助力智慧农业冲上云霄
规范使用农用无人机更离不开制度和法律的保驾护航。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专家、南京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副主任谭倩教授认为,当下,现代农业参与的主体变得更加多元,法律关系也更加复杂,完善法律既能保障农民权益、又能引导农业发展走上正轨。
谭倩表示,制度的优化、技术规范的升级和法律的制订等等,更多地是激发农业从业主体的责任心和意识,让他们能够规范化去从事相关的农业生产活动。
图丨“桑蚕之乡”盐城东台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强国建设,多次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谭倩建议,在智慧农业背景下,无人机的应用无疑为传统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只有直面问题,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并制定执行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定和法律法规,才能让无人机不误伤邻田,而是成为智慧农业冲上云霄的翅膀。
记者/梁振华、陈军、刘海涛、朱亮 编辑/王卫刚
如果您觉得本期内容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