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子晚报】
【大咖小传】
杜斌,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师从尤松鑫、单兆伟、章永红等名师大家,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师承培养对象,国家第5批名老中医师承培养对象。
随着冬季寒冷的到来,许多人因气温变化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出现脾胃虚弱的症状。35岁的张女士便常常感到疲乏、胃口不佳,伴随失眠和掉发等问题。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其健康与气血生成、脏腑功能等密切相关。本期《大咖健康课》,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脾胃病)科杜斌主任中医师,教您养好脾胃,健康过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胃口好起来了,脸色也会好
35岁的张女士(化姓)最近常感乏力,饭也吃不下去,“别人到冬天胃口都特别好,我是吃什么都不香。”她自感状态不佳,脸色萎黄,头发也是大把大把地掉。更糟心的是,每天晚上虽然能睡得着,但是睡眠很浅,且梦多,第二天又精神萎靡。张女士就医后,被诊断为心脾两虚症(气血两虚症)。
杜斌主任中医师介绍说,临床上这样的患者有很多,部分女性还伴有月经不调,通常需要进行健脾、益气养血调理,一般经过1~2月治疗,大部分病人能够恢复,“胃口好起来了,脸色也会好,睡眠也能跟上。”他指出,脾胃出问题,男性与女性表现有所不同:男性偏为“实”比如湿热重,而女性偏为“虚”,“尤其女性过了40岁之后,气血逐渐衰退,会表现为疲劳、失眠等。”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提出“夫治未病者,见肝知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杜主任解释道:“一个人的健康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人体的五脏六腑靠气血滋养,而气血的化生是由脾胃消化吸收营养而产生的。”专家指出,想要预防疾病的发生,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脾胃,气血充盛,正气充足,疾病就难以侵入。一定程度上,治疗脾胃病,提高脾胃的功能,能够预防疾病,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出现两个信号,提示脾虚了
中医中的“脾胃”内涵广泛,与食物消化、吸收、运化相关联的,均属于其范畴。脾胃的健康也与免疫功能、脏腑功能、气血生化等密切相关。现代人因为生活节奏加快,饮食容易不规律,压力较大,在亚健康人群中,脾胃虚弱者十分常见。
专家提醒,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就可能提示脾胃虚弱了:
1.消化功能异常:如果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胀、打嗝,包括轻微受凉就拉肚、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往往提示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出现异常。
2.整体虚弱症状:当脾胃的运化功能下降时,身体的正气(气血)生成减少,可能导致疲劳、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状。若出现这些问题,说明脾胃可能影响到身体的整体健康。
杜主任指出,通常消化科的病人,除了消化功能不好外,常出现很多其他症状,如身体虚弱,失眠、健忘、脱发等,也可前往脾胃科就诊。中医通过整体辨治,调理好脾胃功能后,很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他还提醒,生活中这三种“行为”,最容易损伤脾胃:
1.饮食不当:吃得过饱、油腻或暴饮暴食,特别是晚饭吃得晚,频繁饮酒,尤其会对脾胃造成负担。
2.“坏”情绪:中医认为,情绪对脾胃健康有很大影响,生气、焦虑等负面情绪不仅影响消化功能,还容易导致腹痛、腹胀等问题。
3.寒冷刺激:冬季气温下降时,腹部受凉容易引发脾胃不适,如腹痛或腹泻。特别是在骑电动车等外出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以免寒气伤害脾胃。
冬季养脾胃,生活中做好这四点
1.饮食应清淡,茶饮可辅助
专家指出,冬季应以温和、清淡的饮食为主。脾胃偏喜性味温暖、干燥的食物,恶寒凉或油腻的食物。山药、薏仁、芡实等食材是冬季健脾养胃的理想选择,可以将这些食材煮粥,既易消化,又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此外,陈皮、麦芽、神曲、茯苓等中药材也适合在冬季泡茶饮用,有助于促进消化、调理脾胃。专家建议,经常感到腹胀、胃口不佳的人,可以用陈皮、神曲泡茶喝;如果有腹泻,可以加一些苍术、茯苓,每一种药选用2~3g,代茶饮即可。
2.避免伤脾胃的不良生活习惯
专家提醒,生活中要避免暴饮暴食、过度油腻、吃得过饱等不良习惯。晚餐应控制食量,避免过晚进餐和食用油腻食物。情绪也是脾胃的“敌人”,生气、焦虑或长期压力过大会导致脾胃气机不畅,从而影响消化吸收。因此,保持心态平和至关重要。
3.每日泡脚,按摩腹部、足三里穴
除了饮食调理,外治法也是调理脾胃的有效手段。专家推荐,在家中可以通过腹部按摩、按压足三里穴位、泡脚等方式养脾胃。冬天,每天晚上洗澡时,顺时针按摩腹部60次至90次,有助于疏通中焦,促进脾胃运化;睡前泡脚,对于手脚冰凉者也是十分有效的养生方式;此外,按压足三里穴位能够增强消化功能,促进脾胃气血的流通。
4.每天运动15~20分钟,避免久坐
尽管冬季寒冷,但适度的运动对脾胃调理仍然非常有益。切勿吃完饭后立即坐下,一坐就坐半天。每天运动15~20分钟,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同时调节脾胃气机,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
专家强调,平常“善待”脾胃,其运化能力可以逐渐恢复。大家如若出现不适,可以从以上四点先行调整,如若症状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中医根据胃病的症状表现,分为脾胃虚弱型、脾气虚寒型、脾胃湿热型、寒湿犯脾型等,针对不同的病症,会给予个体化的中药汤方治疗。此外,艾灸、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也能起到强健脾胃的作用,但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杜斌主任中医师补充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