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三农”、固邦基。2024年,放眼广袤乡村大地,人们辛勤耕耘,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基础,一幅幅和美乡村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在重庆市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依托5G+无人机、近地遥感、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打造的“无人果园”科技感十足。该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志曾经也是这个村里的年轻人。2010年,24岁的黄志回到这里,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做起,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三变”改革落到实处。
如今,青龙村从曾经的“空壳村”蝶变为美丽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青龙村作为重庆市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绘就了乡村大美画卷。
近日,位于乌蒙山区的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海灯村,6200亩柑橘迎来了采摘季。“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让人们出行更方便,也让当地产品销售更顺畅。
近年来,位于乌蒙山区的四川省筠连县着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十四五”以来,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投入资金32.37亿元,完成低等级公路提档升级178.3公里,县城至乡镇道路全覆盖黑化提升68.3公里,建成交产、交旅融合示范道路119公里。
截至目前,筠连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177公里,12个乡镇157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沥青路),逐步形成内畅外联的交通路网。
高品质“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疏通了农村地区发展动脉,也绘就出一幅美丽乡村振兴新画卷。
甘肃省西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在交汇变迁中隆起的一座生态脊梁,也是长江与黄河在跌宕起伏中涵养的一方生态沃土。
近年来,甘南州围绕当地生态功能定位、自然资源禀赋和民族文化底蕴,加快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和甘南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当前,甘南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其主打的“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的特色品牌已经打响。生态优美、气象万千的甘南大地日益成为更多游客亲近自然的优选之地。2023年全州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亿元。
2024年,甘南州推出甘南乡村风光休闲度假游、甘南藏族特色体验游等10余条乡村旅游线路,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产业融合中的带动作用,努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共同富裕道路上各族群众的幸福产业。
2024年6月,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高新园杏塘家园分房仪式举行,371套新农居迎来新主人,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老宅换别墅的梦想。
走进杏塘家园,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现代化宜居民房,依托现有水系整治提升,打造依水而栖、伴田而居的生活状态。借助产教融合发展乡村农旅特色产业,打造未来乡村理想生活新社区。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丹云乡赤岸村以培植特色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以三叶青为主的中草药种植产业,并依托特色农业和优越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使得古村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为促进农文旅协调发展,赤岸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盘活村级资源,探索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道路。
赤岸村于2018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省级“美丽乡村”创建村,2019年“美丽乡村”提升村,2023年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
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位于坝上地区,气候寒冷、土壤贫瘠,曾是一个典型的落后村。过去,村民以农牧为业,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村民收入主要靠传统种养业和外出务工,集体经济“一片空白”。
河北省张家口市德胜村坚持产业带动村庄全面发展,持续壮大三大产业,打造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在农业方面,德胜村强化种薯育种产业延链补链,形成了集育、种、储、销全产业链条;在产业方面,德胜村建设了50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年收益60多万元;在文旅方面,德胜村培育民宿旅游先行示范区,发展以生态观光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
德胜村党支部2021年2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6月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乡村,不仅要宜居,也要和美。
随着院落更整洁、邻里之间更和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也得到更好传承弘扬,展现和谐乡村新风貌。
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勇毅前行,不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变为现实。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