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河: 一条河的重生 人水融合诗意栖居|美丽河湖行

(修改后重发)

蜿蜒14.06公里,横跨深圳惠州两地,作为东江淡水河一级支流,坪山河担负着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的重要任务。在深圳市这片高端产业集聚的热土上,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坪山河在发展初期也遭遇了工业污染的侵袭,一度陷入了水质恶化、水体黑臭、鱼虾绝迹的艰难境地。

然而,如今当你漫步在这片土地上,眼前的景象却与昔日截然不同——这里被誉为“网红打卡点”“露营圣地”“深圳小伊犁”……这里鱼跃鸟飞,生态盎然。若非亲眼所见,恐怕很难将这个生机勃勃的场景与曾经黑臭缺水的坪山河相联系。

治理:产业转型 技术革新
打造“水美”“业兴”新坪山河

在治理初期,坪山河面临着工业污染严重、雨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严峻挑战。为此,坪山区采取了“限-引-扶”的政策,累计淘汰了3000余家“三高一低”企业,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同时,全面补齐城区雨污设施,建成了水质净化设施规模约36万吨/天,排水管渠超过1000余公里,实现了流域综合污染指数的大幅下降。

图片

图片

在技术措施上,引入了院士团队的先进治河理念,构建了“精准截污、分散调蓄、分布处理、就近回用”的优化方案。沿河新建了7座调蓄池、71处智能截流井和10处人工湿地,通过截流调蓄协同处理初雨和尾水,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旱季污水不入河,中后期清洁雨水补充河道的目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流域汛期污染问题,还在就近回补、低动力消耗的条件下保障了河道用水。

图片

“实施Ⅲ类水准入,严格控制排污,持续改善坪山河水环境,去年就实现了Ⅲ类水达标排放,是深圳市五大河流里最优的一条。”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四级高级主办叶金明告诉记者,通过系统治理,坪山河不仅恢复了自然生态,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以坪山河为主轴,坪山区推动了优质生态环境成为“双招双引”的金字招牌,吸引了众多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如今,坪山河已经成为深圳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区域之一,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自然”生态修复
打造人水和谐的诗意栖居地

生态修复后的坪山河,汛期、非汛期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河面碧波荡漾、鱼草丰美,告别了昔日的黑臭与浑浊,成为一条真正的“清水河”。

图片

“从水质净化站出来的尾水经过生态公园内的植物及生态填料过滤,净化后再排入河道,同样的污水处理方式也应用在吓山A人工湿地。”深圳市坪山区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工程管理部部长李伟群介绍,“近自然”的修复理念让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坪山河60.28%的流域面积被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自然岸线率提升至83.21%,打造了58.2万平方米的湿地群,植被覆盖度已提升至74.29%,鱼类种数增加至53种,水生植物达到77种,消失多年的唐鱼、虎纹蛙等珍稀物种也重回坪山河。

图片

“我可以在这里呆坐半晌,感觉非常放松。”“我每周都要和朋友一起来散步,疲惫的身心在这里得到治愈。”在坪山河湿地公园,人们或躺在草地上,听风吹树叶沙沙响,漫看天际云卷云舒;或与三五好友围坐在帐篷下,谈天说地,畅享美食与欢笑;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图片

在坪山河的发源地马峦山,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在这里展出大自然的作品:禾雀花微型保护点、香港瘰螈微型保护点、茅膏菜微型保护点……沿着山间小径漫步,人们可以发现各种珍稀植物和动物的踪迹,它们在这里自由生长,繁衍生息。

坪山河的蝶变,不仅为深圳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生态底色,还让人们体验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这是一条河流的重生,也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文、图  | 记者 许敏
视频拍摄|记者 许敏
部分素材|伯乐 徐天旸
视频剪辑|记者 许敏 实习生 谢嘉祺 吴金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