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历经二十年、凝聚了近500位学者心血的《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全部完成出版。
《儒藏》,这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重大基础性文化工程,走完了它的第一步,也开启了下一步“全本”编纂的进程。
与此前不同的是,全本编纂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浩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目前已经出版的《儒藏》精华编的500多种文献,用了近20年的时间,“在未来,剩下的几千种,可以通过人机协作的方式,大大加快儒藏的智能化整理。”
数字化技术推动了这项工程的加速。在对古籍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这之中包括了高校、学者与科技公司的合力。
已出版的部分《儒藏》精华编。 受访者供图
“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
200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汤一介提出编纂《儒藏》,这一想法得到了季羡林、张岱年、饶宗颐、李学勤等先生和众多学者的支持。
在汤一介的构想中,汇总国内外儒家著作的《儒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让世界的研究者都用我们的东西。”他也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项文化工程的重要性,“我们这个时代,是要回顾到文化源头的那个时期来找寻力量,把我们的文化根基扎得非常好,吸收外来文化的力量也就最强。”
同年,北京大学广泛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了多次《儒藏》项目论证会。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编纂的基本方案,确定先进行“精华编”,然后是“大全本”的两步编纂工作。2004年,《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成立,国内外数百名学者共同参与到《儒藏》事业中来。
《儒藏》工程工作小组合影,从左至右:李中华、孙钦善、汤一介、吴同瑞、安平秋、魏常海。受访者供图
《儒藏》“精华编”要收录从先秦至清末的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体现儒家思想文化的相关文献,涵盖现存文献和出土文献,本土文献和域外文献。
要完成这样一项浩大的学术文化工程,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首席总编纂季羡林先生在工程启动之初就提出:“《儒藏》的好坏,全在质量。要尽量减少错误,宁可慢一点,也要保证质量。”
2014年,汤一介辞世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博接任《儒藏》工程首席专家和项目负责人。他曾在媒体撰文中提到,《儒藏》遵循严格的学术标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编纂中择优择善选择底本、校本,所收书籍的篇目编次,一仍底本原貌。校勘以对校为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校记力求规范、精炼。”
《儒藏》整理手稿。 受访者供图
历经千年流传的刻本难免会出现错误疏漏。为了确保《儒藏》整理文本的可靠性,《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重视对版本源流的调查和研究,为此学者们广泛参考各种古籍目录,走访各大图书馆,搜集海内外馆藏,有时为了一个善本,甚至要远赴海外。
《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沙志利曾向媒体介绍,为统一体例、规范校点、保障质量,中心制定了“精华编”《凡例》《编纂条例及补充说明》《校点细则》等具体编纂体例,以及一系列严密的工作流程。《儒藏》“精华编”工作流程简图显示,从确定责任编委、审读样稿、校点者校点、部类主编审稿并签章到出版社核清样、发印,整体要经过11道流程。
数字化助力全民共享
在学者对《儒藏》的构想中,它应是一个方便阅读、检索和资源共享的独立文献体系。
2023年4月,全本《儒藏》编纂启动。全本《儒藏》计划收书3000余种(含“精华编”),约10亿字,将基本囊括中、韩、日、越四国历史上有价值的儒学文献。
据悉,全本编纂工作将积极响应国家古籍数字化战略要求,重点推进《儒藏》文献的数字化整理、智能化利用和网络化传播。
而在此前,北京大学与字节跳动就在古籍数字化项目上有所尝试。2022年10月,由双方共同设计、字节跳动建设研发的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平台正式上线,目前上线超过1万部古籍,可提供图文对照、分词检索、实体百科等功能,并持续开展面向行业、高校学生、公众的数字化古籍学术活动。
其中,“识点古籍”的整理平台,已具有版式识别、自动标点、结构整理、校勘等涉及古籍整理的全流程整理功能。
《儒藏》的整理者将相关文献的影像上传平台后,由人工智能进行初步整理,专业人员进行校对及做出更有深度的学术判断,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专家在基础性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同时,“识典古籍”还开发了协作整理的功能,支持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这都将较大提升编纂整理效率。
12月9日,《儒藏》数字化项目启动仪式现场。受访者供图
2024年12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儒藏》数字化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举办,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再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500万元,用于支持北京大学开展《儒藏》编纂与研究工作。
未来,全本《儒藏》编纂成果将陆续在“识典古籍”阅读端上线,实现全民共享,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流淌的珍贵文字,将能更方便地被检索和阅读。
新京报记者 赵敏
编辑 彭冲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