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难守业也不易
作者:可乐
编辑:梦琪
风品:米朵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双汇的权利交接大戏,尘埃落定、正式落幕了?
2024年12月10日,公司发布公告,万隆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副董事长职务。
而不足三个月前,在8月29日双汇发展董事会会议上,万宏伟被选举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万隆则当选为非独立董事。值得注意的是,万宏伟是万隆次子,此前一直担任双汇发展副董事长。
到了10月,工商信息更新显示,万隆已卸任法定代表人,万宏伟接替,同时还有其他几位高管也发生了调整。
自1984年出任漯河肉联厂长算起,万隆已在“一把手”位上耕耘40年,堪称“教父”级人物。而2021年闹得“废太子”事件后,“双汇系”领导权交替、家族纠葛就一直吸人眼球。此番变动,被普遍认为是“头把交椅”争夺大戏的正式落幕。
只是84岁的万隆仍留在董事会,且继续担任“双汇系”另一上市公司——万洲国际董事会主席。是否会继续“垂帘听政”、后续还有没有梗儿呢?
“废长立幼”,能胜任么?
不得不说,双汇已沉寂许久。上一次引发大流量关注时还在2021年,当年6月万洲国际突然宣布解除万洪建所有职务,一时间舆论哗然。
要知道,作为万隆长子,自1990年加入双汇以来,万洪建从基层做起,逐步晋升至核心管理层,并于2018年被任命为万洲国际副主席,一直被外界视为“万氏帝国”最有力的接班人。
当年7月,万洪建公开了被罢免原因,称与父亲就CEO人选产生分歧而发生冲突,甚至出现了用头部撞击玻璃墙柜、满头血迹被保镖制服的情况。8月他再度发声,通过文章《万洪建: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揭露了许多公司内部及家庭秘密,批评父亲专断独行。
彻底撕破脸皮,一个个猛料大瓜“宫斗戏”刷新外界认知,也引起了监管层注意。
据中国青年报,按照万洪建文章爆料,万隆在公司经营方面,涉嫌化公为私、偷税漏税、违规关联交易等行为。其中,包括万隆将万洲国际作为套钱工具,通过各种财务手段将双汇发展的钱不露痕迹转出境外,从未逆向回流;从员工持股的兴泰公司,强行用一半的低价交易获利50多亿港币;将原本承诺授予管理团队的奖励股票据为己有,化公为私;当年2月万隆携郭丽军,强行提高美国六分体价格,强行高价进口美国冻肉,利用万洲国际将双汇发展的钱转出境外,致中国双汇损失8亿人民币;15年前双汇国企改制,私下收受2亿美元对价款项,至今未申报、纳税。
可谓刀刀直逼命门,面对激烈指控,万洲国际迅速回应,万洪建(因不当行为而被免职的本公司前董事)对本集团提出的指控。董事会谨此澄清,指控不真实且具有误导性。本公司保留向万洪建及/或对指控需负责的人士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尽管如此,这场“宫斗”还是让外界对企业发展产生了担忧。同年8月12日,万隆辞去万州国际执行总裁一职,但仍保留董事会主席等多个重要职位。
至于万宏伟,据界面新闻,万洪建尚在任时曾评价其善良、与世不争“弟弟的专业能力是可行;从加拿大多伦多毕业,综合素质非常好。英文能力非常强,可以横跨中美两边,但还是有待于提高和锻炼。”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抛开有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捡漏感,万宏伟接任双汇发展董事长,意味着“双汇系”新一代领导者基本形成,明确了接班人有利企业稳健发展,但毕竟是“废长立幼”,由于缺乏长期实战经验,外界对其是否具备足够的领导力、以应对经营面的挑战仍持一些保留态度。对这位新掌门来说,除了要赢得内部支持,还须尽快拿出更多成绩单,自证继任资格。
龙头繁华背后
营收持续下滑、市值跌破千亿
看看业绩面,新帅担子不算轻。
从资不抵债的漯河小厂,到我国肉类加工业龙头、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之一,从率先引进欧洲先进的冷鲜肉生产线,到71亿美元鲸吞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双汇一路巨变,万隆的商业才能毋庸置疑。只是近年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企业外表下,也暗含了不少隐忧。
2020年,双汇发展营收达到739.35亿元,归母净利62.56亿元。自那以后业绩表现开始走下坡路,2021年至2023年营收667.98亿、627.31亿及600.97亿元,对应增速-9.65%、-6.09%、-4.2%;归母净利48.66亿元、56.21亿元、47.32亿元,对应增速-22.21%、15.51%、-10.11%。
进入2024年颓态依然延续。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均营利双降。以前三季为例,收入同比下降4.82%至441.1亿元,归母净利减少12.08%至38.04亿元。
股价表现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截至2024年12月18日,收盘价26.20元/股,较2020年高点51.32元/股缩水约一半,总市值以不足910亿元。
股绩双压,万宏伟面临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局面。
业务面面观 下调盈利预期为哪般
中原证券分析指出,肉制品和生鲜猪产品销量减少、生鲜品市场低迷以及禽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双汇短期业绩压力。
双汇发展核心业务涵盖生猪屠宰和肉类加工,官网信息显示,公司在全国18个省(市)设有30个肉类加工基地及相关产业,每日向全国供应超1万吨的肉类产品。冻品肉类成为双汇调整营收的关键手段。尽管养殖规模不大,但凭借强悍的屠宰网络布局,能够从上游规模养殖企业采购生猪,经屠宰后快速分销至就近市场。
以2024年三季度为例,双汇肉类总外销量83.9万吨,同比增长0.6%;营收164亿元,同比增长3.9%;经营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0.7%。
细分看,生鲜品业务营收85亿元,同比由上半年的下降16%转为增长5%;但经营利润0.9亿元,同环比均有下降,主因是部分副产品及分割类冻品行情低迷、价格滞涨、盈利下降。
肉制品业务方面,营收68亿元,同比降幅4%;经营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7.9%。主要得益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业绩交流会上,双汇亦表示三季度肉制品销量同比小幅下降,但降幅比二季度明显收窄,下降主因一是今年双节消费不旺,对销量拉动力不足;二是线下传统渠道销量下滑,公司在新渠道和线上渠道的销量保持较大增长,但由于占比小,未能弥补传统渠道下降。
据双汇常务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刘松涛透露,三季度双汇盈利中鲜品盈利占比约80%,冻品盈利占比约20%。
除了行业周期影响,竞争加剧也是考量。据界面新闻,一位猪肉经销商称近年屠宰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例如,牧原过去会将生猪卖给双汇屠宰,而2019年起开始涉足屠宰业务,且屠宰量不断增加,与双汇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为应对主营业务压力,消解单一依赖风险,双汇也开始拓展第二增长线,聚焦肉类加工业务,近年推出了中华菜肴、丸子类等速冻预制产品。
刘松涛表示,为推广速冻产品,未来公司将组建专职业务团队,扩充专职业务人员。同时,开发专业客户网络,完善销售网络。此外,还将重点推广香肠、鸡调理、中华菜肴等产品,加强终端速冻柜投放和自建网点布局,增强冻品批发及B端业务能力。
种种进击之态,彰显信心雄心、成长韧性。不过从上述双降业绩看,实际效果还待加强,培育之路仍漫漫。
实际上,为了打开业绩增量,早在2020年双汇发展就曾进行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79亿元用于生猪养殖产能建设、肉鸡产业化产能建设项目以及中国双汇总部项目等。
考量在于,这部分投资转化为多少实际收益要打一问号。以2024上半年为例,包含养殖业务的其他业务板块营收43.32亿元,同比增长6.19%,但毛利率为-0.73%。有分析认为,主要由于两板块业务产能利用率不高,且市场需求低于预期所致。加上毛鸡和鸡产品价格未给双汇带来规模化的正向收益,导致相关投资项目未能达到预期回报。
除了直接布局,双汇还通过收购扩展业务版图。例如2013年斥资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成为当时最大的国际并购案之一,史密斯菲尔德成为双汇的重要关联方和供应商。随后,经历双汇国际赴港IPO并更名为万洲国际,以及双汇发展完成对双汇集团的吸收合并,双汇发展成为万洲国际在国内唯一的肉类平台。
这也使得罗特克斯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史密斯菲尔德、双汇集团与双汇发展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一度引发深交所关注和问询。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双汇发展与罗特克斯及其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额为120.84亿元、93.21亿元、62亿元、60亿元和28.8亿元。
此外传统经销商量的下降,也需引起企业警惕。2019年—2023年分别为14768家、17355家、18947家、19938家、23570家,增幅为17.52%、9.17%、5.23%、18.22%。但今年初公司确定经销商量为17760家,2024上半年末滑至17305家,减少455家。其中,长江以南5759家,对比年初降幅4.53%;长江以北11546家,对比年初降幅1.55%。
对此,双汇解释称主因生鲜品部分渠道竞争激烈,公司主动减少了低毛利、经营效果不佳渠道的销售。
2024上半年,随着新渠道开拓,以及新渠道网点量增长,公司肉制品在会员超市、休闲零食等新渠道销量同比增超40%,线上电商业务的销量、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可以看出,双汇发展正努力拓展新销售渠道。
但这个调整扩展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如上所言公司也坦承“由于占比小,未能弥补传统渠道下降”。叠加行业周期、竞争加剧,未来仍需警惕产品销量进一步承压、进而导致业绩恶化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半年报后,开源证券、中原证券、东吴证券纷纷下调了对双汇发展2024-2026年的盈利预期。
恰逢其时与时不我待
自证之路刚刚开始
解决问题就要对症下药,这一点双汇发展深以为然。
在2024年10月30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记录中,公司表示将采取六大措施推动肉制品规模提升:继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全面加强网点扩增;大力推进专业化运作,加强低温、速冻、休闲零食等潜力品类的专业化运作,促进新品类规模增长;加强线上渠道和B端业务运作;加大市场投入,精准参与竞争扩市场;加强数字化运用,提高市场运作水平和效率。
最新半年报中亦表示,公司肉制品业将坚持“两调一控”经营方针,聚焦主导新品,加强培育推广,推进结构调整;加强渠道专业化运作,推进网点数量扩增、质量升级。
生鲜品业将做好“六个结合”的产品策略,多措并举降成本、控费用,创新管理提效率、增效益,加大市场投入拓网络、增网点,发挥产业协同扩鲜销、上规模。
养殖业将全面提升管理,增强与屠宰业、肉制品业的协同优势,实现降成本、提效率、增效益,推动肉类产业化、多元化发展。餐饮业务将发挥市场网络优势,加快C端渠道铺货,强化B端需求对接,推进熟食门店建设,做大产销规模,贡献新增量。
各产业将加强市场开发,进一步加强终端标准化管理,升级市场服务。同时积极运用新媒体,提高品牌影响力;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品牌年轻化。
......
不止说说而言,以研发费为例,2024前三季同比增长3.24%至1.502亿元、管理费增长7.42%至9.655亿元,销售费虽同比减少1.01%至14.4亿元,但费用率同比增长0.13个百分点至3.26%。
种种迹象表明,双汇发展正在开足马力,决绝革新、酝酿全业务链条的巨变。努力讲透老故事、讲出新故事,卯足劲的进击之态让外界不乏期许。叠加最新三季度营利双增、经营性现金流大升182.03%,负债率及存货下降,万宏伟的接班也是恰逢其时。
都说至暗之后是黎明、新人自有新气象,若能以此交棒契机,打破往期颓势、搏出一个全新形象、全新未来,也是双汇发展的一件好事、幸事。
不过,期许终究是期许,从理想到现实的鸿沟跨越,往往考验决策的科学性、实操的高效力。据2024年8月披露的分红预案公告显示,双汇发展每10股将派发现金红利6.6元,总计高达22.87亿元,而同期归母净利为22.96亿元,分红率高达99.6%。
拉长时间线,近年来公司分红率一直保持在高位,2017年-2023年分别为84%、97%、61%、128%、92%、99%、99%,这种分红力度在业内实属罕见,尤其是2021年以来业绩面承压,分红率却比2017-2019年更高了。是否有些过于豪横,多用些主业精进、新业务孵化、以让业绩股价尽快支棱起来是否更香呢?
不算多苛求。截至2024年12月18日,黑猫投诉上双汇相关累计投诉量达4542条,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服务方面。
显然,双汇发展并非无懈可击、还有短板待补。上述种种进击,会带来长远增量、新价值可能,也会短期带来更多投入、更多竞品、更多专业化特色化的品控风控要求。
关键较劲时刻,钱更要花在刀刃上。若从此看,万宏伟的接棒也是时不我待,风光背后还有一场场硬仗鏖仗要打。能消解多少积弊、展露多少新颜?在父辈奠定的基础上实现多少新突破?
创业难守业也不易!接班大戏尘埃落地,而万宏伟的挑战之路、自证之路才刚刚开始。
本文为首财原创
凤凰新闻/网易财经/搜狐财经/腾讯财经/今日头条/蓝鲸财经/百度百家/新浪微博/天天快报/中金在线/东方财富/雪球
等22家媒体入驻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