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盛锐 俞倩玮 通讯员 楼斌
为什么买新能源汽车?几年前,很多人的答案是省钱。
相较油车,相对低廉的电价,更具科技感的乘车体验,颇受年轻人青睐。
如今,智能驾驶成了另一个选择权重。
今年7月,知名智库甲子光年就曾发布《2024自动驾驶行业研究报告》,其中提到54%的汽车消费者将智能化水平作为购车时的关键考量因素,更先进的驾驶体验对年轻消费者很有吸引力。同时,报告中也提出“端到端自动驾驶”(比如从家到单位固定车位,全程实现无图自动驾驶)将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下一个焦点。
与此同时,涉及智能驾驶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车企都是如何宣传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可以应对复杂路况吗?是否存在道路安全风险,法律上又是如何规定的?
连日来,潮新闻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杭州来福士商场一楼的多家新能源车销售门店 盛锐/摄
门店实录:
智能驾驶是主要宣传内容,但强调“非自动驾驶”
和传统车企不同,新能源车销售门店主要集中于大型综合体内,客流越大的商场,车企品牌越多。
比如位于钱江新城的来福士广场,就集中了包括特斯拉、小鹏、蔚来等七家售卖新能源车的车企门店。
走进门店,都会有销售人员对主要车型进行介绍,除了外观内饰等常规配置外,智能驾驶和智慧化功能都是着重介绍的内容。
记者实际试驾了两款智驾水平领先的主流SUV车型,M和T。
实际驾车过程中,两款车均可以通过按键或者拨杆的方式,一键启用智能驾驶,同时通过踩下刹车实现驾驶员接管。
过程中,M车的销售人员一直介绍智能驾驶的优越性,表示自己实际上下班过程中,都会将车辆的控制交给智能驾驶。
该销售人员表示,除了高速和高架等路况良好的道路,对于相对复杂的城市道路,目前也已经提供支持,“百分之八九十来买这款车的,都是冲着自动驾驶和系统来的。”
当启用智能驾驶后,销售人员展示了“双放手”开车,“持续3分钟未触摸方向盘,会有提醒,长时间未控制则会自动靠边停车。”
相较于M车,T车的智能驾驶功能是额外选配功能,基础版仅支持车道保持、打灯变道等辅助驾驶功能,增强版则增加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自动泊车等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完全版(未启用)则包括红绿灯识别、城市道路自动辅助驾驶等自动驾驶功能,后两项需要额外费用。
试驾中,T车销售人员在西湖隧道内展示了智能驾驶,让记者体验了大弯道的自动过弯。
不过,两款车的销售人员均表示,目前企业的智能驾驶可以实现“端对端自动驾驶”,但受限于法律和许可,都还没落地。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标准,自动驾驶被分为六个级别,从0级到5级,分别对应不同的自动化程度,其中3级-4级被视为有条件的自动驾驶,5级才是完全的自动驾驶。
无论是销售人员介绍还是网络上的官方宣传,包括特斯拉FSD在内均表示为介于2级和3级之间的智能驾驶,即仍处于辅助驾驶行列,而非自动驾驶。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系统设定中两款车都可以设定超速上限,且都设置在10%。
智能驾驶是不少车企的主要宣传点 盛锐/摄
车主坦诚:
启用智驾后,分心驾驶确实有过,但时间不长
90后的夏先生是较早购入新能源车的车主,实际使用已近3年,“在高架、高速等路况良好路段都会启用智能驾驶,释放右脚,驾驶更轻松。”
夏先生坦诚表示,启用智能驾驶的过程中,存在分心驾驶行为,比如回消息、接电话等等,“不过,我不会长时间托管,视线也会关注前方,脱离方向盘60秒左右就会有提醒。”
夏先生也提到,车友群里有不少车主展示使用“重力挂件”骗过系统判定,“最离谱看到过坐副驾的,把主驾空着,真的把生命当儿戏。”
在社交网络上,也看到很多博主分享使用“脱手神器”“方向盘配重块”等规避方向盘判定。
社交媒体截图
交警说法:
有人启用智驾之后,竟然在高速上睡着
“现行法律规定,驾驶过程中不允许双手离开方向盘。”杭州公安高速交警支队五大队民警赵敏森表示,在辖区路段,涉及智能驾驶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9月7日下午,在G25杭新景高速上,半个小时内就接连发生两起事故,都是因为驾驶员在启用辅助驾驶后,分心驾驶,途经弯道路段时,未能正确识别导致车道偏离,来不及接管直接撞向边护栏。
半个小时接连两起事故 高速交警五大队供图
最让赵敏森记忆深刻的是,11月14日凌晨发生在G60沪昆高速上的事,“当时视频巡查发现一辆小车停在第一车道,高速车速快、夜晚可视度低,那个时间段又是极易产生疲劳的时段,有发生事故的风险。”
路面警力到场后,才发现驾驶员竟然在高速上睡着了。经过询问才得知,车主启用智能驾驶后,就困意袭来睡着了,系统长时间判定未触碰方向盘,直接在路上停了下来,幸亏高速交警及时发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司机启用智驾后睡着,车辆停在第一车道 高速交警二大队供图
对于智能驾驶,赵敏森表示,当前的自动驾驶、智能驾驶等功能较以前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这些功能依然属于“辅助驾驶”,驾驶人绝不能完全放弃对行驶过程的监管,“无论是否使用此类功能,驾驶员都要双手握稳方向盘,随时关注路况车况,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专家建议:
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智驾车辆发生事故时的责任归属原则
“如果车辆在处于智驾托管状态或主驾无人时发生事故,责任的界定将变得复杂,从法律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提到,一般来说,如果事故是由于智驾系统本身的设计缺陷或故障导致的,汽车制造商需要承担责任。如果事故是由于驾驶员未能正确使用智驾系统或违反了交通规则导致的,那么驾驶员需要承担责任。
王鹏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包括事故发生时的责任认定、智能驾驶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车主的数据隐私等在内,都极易引发驾驶员、系统研发商、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纠纷。同时,网络上也有不少博主为了追求流量、博眼球,拍摄主驾无人、非驾驶员操作智驾以规避酒驾查处等,不仅会对公众造成误导,也是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巨大隐患。
王鹏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智能驾驶车辆发生事故时的责任归属原则,并建立统一的智能驾驶技术标准和测试规范,规范智能驾驶系统收集、存储和使用个人数据的行为,提高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加强驾驶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确保其能够正确使用智驾系统并遵守交通规则。
“此外,还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提高对智能驾驶技术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加强驾驶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确保其能够正确使用智驾系统并遵守交通规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