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漫游系列:比利时导演香特尔·阿克曼的先锋影像

图片


“影像漫游系列”在呈现拉美、北欧影像、罗马尼亚短片新浪潮后,此次将聚焦比利时电影导演香特尔·阿克曼的影像。恰逢UCCA举办比利时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过去”大展之际(2024.11.16 – 2025.2.16),12月14日(周六)、12月15日(周日)和12月21日(周六),UCCA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院、比利时瓦隆-布鲁塞尔国际关系署共同合作,特别呈现比利时导演香特尔·阿克曼的15部经典作品,探索她极具先锋性的电影语言与独特视角。香特尔·阿克曼被誉为20世纪后期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作者之一,以其深刻的女性主义表达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闻名影坛。


图片

《非家庭电影》剧照。


此次展映的作品,曾于2023年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呈现,2024年我们争取到这次宝贵机会为大家呈现,这些影片将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展现,涵盖剧情、纪录、实验电影与音乐剧,体现了她在创作风格和主题上的多样性。通过这些影片,观众不仅能感受到阿克曼作品中独特的情感深度与视觉叙事,还将进一步深入理解其如何突破传统电影的边界,探索社会与个人、历史与记忆的复杂关联。



影像艺术交流

影像漫游系列:

比利时导演香特尔·阿克曼的先锋影像


活动时间

2024.12.21(周六)

12:00-13:00 闭幕酒会
13:00-13:20 影片导赏
13:20-13:30 幸运抽奖
13:30-14:11《与索妮娅同行》
14:11-15:30《那里》
15:30-17:40《奥迈耶的痴梦》
17:40-19:00《非家庭电影》



 活动地点 

北京UCCA报告厅



 语言 

国别配中英文字幕



预约活动现场票

本次活动免费



活动须知 

* 影像版权由比利时瓦隆-布鲁塞尔国际关系署提供;

* 嘉宾伴手礼、观众伴手礼、抽奖奖品:由比利时KVB白啤、麟珑茶室、寿全斋、杭州米娅嗨米文化有限公司赞助提供;

* 请于活动当天开场前30分钟在UCCA报告厅签到入场;

* 场地准入人数有限,建议提前规划出行时间,迟到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入场;

* 影像活动期间请保持手机静音,请勿拍照或录像;

* 如有问题,请随时联系“影小P”:18210851472;

* 本活动需志愿者,如有兴趣,请加“影小P”微信咨询: 






导演简介


图片

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 1950-2015)是比利时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其电影以先锋性、独特性和深刻性著称。1950年,她出生于布鲁塞尔,15岁时因观看让·吕克·戈达尔的《狂人皮埃罗》立志拍电影。尽管仅在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学习三个月便退学,但她自学电影理论与技术,并在18岁就完成首部短片《细看我的城镇》。其作品深受二战后欧洲艺术电影和美国实验电影的影响,尤其是与迈克尔·斯诺、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的交流,塑造了她的风格:悲观的幽默、深刻的批判以及女性视角的独特表达。她的电影以多重叙事结构为特点,关注女性日常生活、爱情和欲望的复杂性。她的长片《让娜·迪尔曼》(1975)以独特的固定镜头风格和对女性日常的细腻描绘,被公认为影史上最重要的“女性电影”之一。此外,低成本即兴拍摄的《我你他她》展现了强烈的自省性,而《迷惑》则从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中汲取灵感,探索意识流的叙事方式。阿克曼通过丰富的电影类型(纪录片、音乐剧、日记式影片等)展现了创作的多样性,对全球艺术电影的发展影响深远。



影像简介


图片


《非家庭电影》

   No Home Movie 

香特尔·阿克曼 / 比利时 法国 / 纪录片 / 2015 / 115分钟


本片是阿克曼的遗作,一部关于去世的母亲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香特尔·阿克曼与其母娜塔莉亚的对话组成,部分为面对面交谈,部分通过在线视频软件Skype进行。影片进行到一半时,阿克曼切换到一系列沙漠的移动镜头,这一段镜头将电影“一分为二”。本片荣获英国《视与听》杂志2015年度十佳电影NO.6。



图片


《奥迈耶的痴梦》

   La folie Almayer

香特尔·阿克曼 / 比利时 法国 / 剧情 / 2011 / 127分钟


本片改编自约瑟夫·康拉德1895年发表的处女作小说,影片在马来西亚取景拍摄,被《电影手册》评为2011年法国最受期待的新片之一。该片讲述了一位荷兰富商在马来西亚寻找黄金的故事。



图片


《那里》

  Là-bas

香特尔·阿克曼 / 比利时 法国 / 纪录片 / 2006 / 79分钟


导演阿克曼在特拉维夫一间公寓中独居数周,几乎完全隔绝外界。她用固定镜头记录窗外景象,如阳台上静坐的人,画外音则夹杂个人剖析和思考。父亲曾计划移民以色列却因环境恶劣放弃,她谈到家庭创伤、自身的被动和恐惧,以及对犹太身份的矛盾。镜头中的光影美感令人联想到侯孝贤,而阿克曼稀疏却深刻的旁白为这部简朴的纪录片增添了力量。她隐居不参与外界,以此表达疏离感。这种极简方式铸就了一部自省与沉思并存的作品,既表现了个人的困境,也暗含对以色列社会的微妙批判。



图片


《与索妮娅同行》

 Avec Sonia Wieder-Atherton 

 香特尔·阿克曼 / 法国 / 纪录片 音乐 / 2003 / 41分钟


自20世纪80年代起,著名大提琴家索尼娅·威德-阿瑟顿(Sonia Wieder-Atherton)频繁出现在香特尔·阿克曼的作品中,无论是担任配乐合作伙伴,还是作为主角(如1986年的《Rue Mallet-Stevens》),或如本片般成为纪录片的主题。影片以阿克曼的画外音开场,介绍并定位这位艺术家,随后威德-阿瑟顿接过叙述重任,在镜头前详细讲述她的生活与艺术。接着,她演奏了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卢奇亚诺·贝里奥、雷奥什·雅纳切克、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和弗朗茨·舒伯特的短篇作品,或独奏,或与小型乐团合作。除了展现艺术家的洞见,这部电影更提供了一段珍贵的聆听时刻,令人沉浸于音乐与影像之中。





导赏嘉宾



12.21(周六)

13:00-13:20

图片


李东翰

摄影创作者、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影像实验中心负责人


摄影创作者,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获图片摄影专业学士、硕士学位,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影像实验中心负责人。三次入选全国摄影艺术展优秀作品、中国文联“日常·心像”摄影大展。曾获大理国际影会金翅鸟最佳摄影师奖,平遥国际摄影节新锐摄影师奖、新人资助奖,日本MIO国际青年摄影展优秀作品赏,TOP20·202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等奖项。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参加当代摄影艺术展,作品被辽宁省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主持人


图片


林立

UCCA公共实践部策划人


常年与众多公益机构、使馆、电影节/展合作,曾组织过数千场电影活动,放映过8000多部电影(包括长片和短片),主题涉及艺术家影像、女性、青年导演、科技、生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艺术无障碍等。希望借此推广中西文化交流,让更多人感受优质影像的魅力。



加入UCCA公共项目社群

获取更多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