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慈善,他始终笃信祖训:行善积德 “不应与人言”。从小时候起,他就把“做好事、行善事”的家风和价值观深嵌进骨子里,笃行不怠。他就是西安市政协委员、著名青年作家邢小俊。
崇德向善 传承家风
在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红岩村,如果你提起邢志昂和王彩侠老人的名字,一定会听到村民赞口不绝的评价,他们就是邢小俊的父母——邢志昂和王彩侠。
邢志昂是十里八乡的大能人,总是奔走在调解乡亲们矛盾纠纷的路上,在担任小学校长期间,常常把缺吃少穿的学生带回家吃饱饭、送暖衣。
“王彩侠老人一直担任村妇女干部,总想着拉扯村里人过好日子。”红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金成说,村里曾有个寡妇日子过得艰难,王彩侠连续帮了40多年。
邢小俊说:“以前我们家的日子过得也很艰难,但父母总说就算再难,也要有善心,要帮助更困难的人。”
父母的叮嘱在邢家姐弟六人的心里埋下了一粒“善”的种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姐弟六人个个向上向善、乐善好施。2013年红岩村决定修建文化广场,然而经费却成了大难题。听说此事后,邢家六姐弟共同出资百万元,建设村委会办公大楼和文化广场,还整修硬化了村里的巷道。
邢家姐弟的这一义举,被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报道,引起全国关注。得益于好家风,这户崇德向善的家庭先后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在父母和姐姐们的影响下,做好事、行善事的观念逐渐在邢小俊心中扎根。那何为慈善?邢小俊认为,慈善就是默默地一件接着一件干,无须张扬、无须高谈。
有一次,下班途中邢小俊碰到一位老人在街边摆摊卖鞋垫,当时夜已深,加上天气寒冷,看着老人依然守着摊位,邢小俊心中很是不忍,便借着买鞋垫的由头,放下一百元钱扭头就走。
2014年的一天,邢小俊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老人洗盘子供孙子上大学的血汗钱在公交车上不慎被偷的新闻后,百感交集,当即取了3000元钱,委托同事转交给老人,并坚决不留姓名。
“这些事情还达不到慈善的高度,最多只能叫做好事,只是自己力所能及,就顺手做了。”邢小俊说。
邢小俊的善行义举也在影响和带动身边人。此前,邢小俊与朋友在回家路上碰到一位正在捡废品的老人,了解到老人的儿子身患重病,为了给儿子治病,年事已高的她不得不捡废品凑钱。邢小俊当即就把身上的现金全部捐了出去,还专门送老人回家。看到邢小俊的举动后,朋友也跟着捐了款。
好家风也在邢小俊的儿子邢子晨身上得到传承。今年春天,邢小俊与刚上大学的邢子晨爬山时遇到一位住在山腰的老人,看着老人生活不易,邢小俊便想给老人捐点钱,但身上没带现金,这时邢子晨主动将自己身上的200元现金捐了出去。
“当时看到儿子果断地掏出钱递给老人,没有一丝犹豫,让我感到很欣慰。”邢小俊说。
新闻和文学 传递真善美
除了做好事外,邢小俊还将一颗善心贯穿于本职工作中。大学毕业后,邢小俊进入媒体工作,他将新闻报道的视角放在百姓民生上,他曾为农民工讨薪举行新闻发布会、策划包机送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回老家、挖掘QQ妈妈们救助烧伤男孩的故事……
“采写和策划这些新闻和活动是我作为记者的新闻敏感所致,但冥冥之中也是善心在指引着我走向他们,我希望通过新闻报道让社会关注到弱势群体。”邢小俊说。
2011年,邢小俊从媒体人转型到作家,聚焦国家发展、时代变迁和乡土人情,创作了《居山活法》《拂挲大地》《国家战略——延安脱贫的秘密》《走向光明》等一批现实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社会反响良好。
借着作品签售的机会,邢小俊多次举办义卖活动。2011年,邢小俊的散文集《泼烦》和传媒专业书籍《大策划》在西安签售。短短一个小时150本书籍售罄,邢小俊将现场所售书款6715元捐助给3位孤寡老人……
凭借写实的写作风格,邢小俊的作品多次获得文学奖,获得的奖金也被他悉数捐出。2018年,第二届陕西青年文学奖颁奖典礼在西安外事学院举办,邢小俊现场将奖金5000元捐给了西安外事学院的特困生。此外,他还曾捐赠版税、稿费达20余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在多年做慈善的过程中,邢小俊对慈善有了更多认识:人们往往将慈善视为简单的捐款捐物,但其中包含的道德教化、劝人为善等方面更应得到传承与弘扬。
“文学作品能够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具有引导人的社会功能,它的根本在于从内心深处给人一种鼓舞和希望。”邢小俊说,“可以说,创作文学作品是我的一颗善心逐渐走向社会公心的过程,希望借助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读者向善。”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事。是什么支撑着邢小俊在慈善的道路上一步步走下去?他说:“可能与我有一颗士子之心有关。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为国家呕心沥血的仁人志士,志士的‘志’,上边是士,下边是心,就是有士子之心的人,他们心中装的是天下。”邢小俊说,要努力做新时代的“士子”,锤炼士子之心,满怀悲悯情怀和家国情怀去济世救人。
心怀悲悯,兼济天下。如今,邢小俊对慈善事业有了更多期待:“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一起干好事、做善事,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正如邢小俊在《党的光辉照我心》一书中描写《唱支山歌给党听》词作者姚筱舟故事时所写:“……这些平凡的面孔,他们的事迹也不宏大,他们仅仅是汇成波澜壮阔时代大潮中的一滴滴水珠,燃成熊熊烈火的一朵朵火苗,雄壮大合唱中的一个个音符,这些平凡的面孔就像一朵朵浪花,但是它们却有着很大的能量……”
这段话正是对邢小俊爱心善举最好的注解。
各界导报记者 白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