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欣欣然的热切,读了《兼容的盒子:小商品市场里的152个艺术游戏》。
作者夏意兰和保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他们于2011年至2017年,在上海新华路小商品市场所做的题为“兼容的盒子”艺术实验过程,前后6年,152期活动,低调却十分精彩。
我不是当代艺术的爱好者,也缺乏专业的艺术鉴赏水准,对艺术的各个种类与流派很少研究。因此,在看到这些种类繁多的艺术实验项目时,几乎与市场杂货铺的小商小贩趋同——普罗大众“门外汉”的视野。但是,作为上海城市文化历史的关注者,中外文化交融的繁衍与传承、友好使者的介入与推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付出,却是触发感慨的缘由。
上海是近代中国面向世界的前沿,也是中西文化交汇之所。1929年上海举办的全国第一次美术展览奠定了上海作为中西艺术交融的重要窗口。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各路展览蜂拥而至,使上海市民有幸在家门口观赏了国际水准的艺术精品,很多国际展事一票难求,极大地提升了这个城市普通市民的艺术素养,让观展成为一件颇为时尚的文化消费活动。尽管很多人只是为了“轧闹猛”,看的是形式而非意蕴,但至少可以慰藉一下被物质填充的空虚。与附庸风雅的不同,这些展示活动确实也影响了风气,逐渐滋养了一批年轻的艺术鉴赏家、有经验的策展人和完善的产业链。
当这个圈子的大多数人滞留在传统专业,大众普遍习惯接受的艺术活动样式的时候,夏意兰和她的先生保罗——一个来自浪漫之乡的法国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他们却在魔都这个充满变幻生机的氛围中,在一地鸡毛的市井小巷,兴致勃勃地探索着展览形式之外的新工作模式。
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展事,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艺术理念,融入中国环境因素,尝试拓展艺术表达的空间,开展思想实验。达成这样的实验,自然需要特殊的契合点。其一,来自法国的保罗,已然清楚法国当代艺术固有的成规,他希望在东方的土地尝试创新。他在法国艺术界、教育界有较多的资源;其二,作为上海土著的夏意兰,所学专业是戏剧文学与艺术管理,天然地理解艺术的“白立方”与戏剧的“空的空间”之意义的连贯。因此,他们是当然的实验活动一致行动人。
在几年的系列实验中,夏意兰和保罗分工默契、珠联璧合,将这个杂货铺的有限空间打造得独一无二、有声有色、兼容并蓄,在当代艺术史特别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留下值得肯定的一抹亮色。
读《兼容的盒子》,还喜欢作者温暖有趣的文字。艺术创作通常是特殊的智力体力劳动,艺术家也大多桀骜不驯,艺术作品更不易欣赏。更何况现代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犹如天书、外星生物般。但通过夏意兰的笔触,每一个项目的创意来源、制作过程、奇葩意外,以及貌似毫不相关的林林总总,就像一幅幅舞台说明书,简单明了地作了提醒。细致的观察、轻盈的节奏、灵动的语言,常常令人忍俊不禁。莞尔一笑中,又有精到的点悟。试想,假如用太过艺术哲学的语言,干涩难懂的概念,这样有益的艺术实验也许就很难有趣了。
认识夏意兰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孩子。后来,她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再后来,她又去了法国留学。一晃多年过去了,偶然得知她在街道做艺术活动。我还以为是帮社区服务中心出宣传壁报之类的慈善公益呢!没承想,“兼容的盒子”的故事全然不是那样,看似平凡,竟是有思想、有目标、有影响的艺术实验,且持之以恒地进行了六年之久,直至整个场地的集体动迁而结束。其中的策划与执行,我们已经在书中领略,但围绕这些方案的前后背景,两位实验运作人付出的心血与功夫,令人敬佩。大到邀请海外艺术大家,小至为艺术家配置一桶满意的油漆;既要为留学生寻找实验材料提供方便,又要被平息杂货铺里里外外的突发事件……包罗万象无奇不有。
保罗那句“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世界看中国、看上海的认知。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在这个实验的盒子里,满怀喜悦、不辞辛劳,让更多的年轻艺术家留下了创新的痕迹;让更有默契的艺术爱好者找到沟通的密码;让贩夫走卒在日常无意识中瞥上一眼;更让世界的另一端记得在上海某一个集市有艺术实验发出微弱的光。
这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看似平凡,实则不易。他们也许可以利用中法两边的优势,开画廊办展览赚大钱,但他们偏偏选择要做艺术实验。所谓的实验,就是一场不能预计结果的活动,一次不带营利目的的兴趣尝试,一个可能会失败的冒险。以他们的智力,应该能预判实验的这些“副作用”,但他们好像很笃定,一次偶然的逛街,便触发了不可抑制的实验欲望,然后就磕磕碰碰地走了下去。竟然还让所有的方案都如愿以偿地进行到底。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照样度假旅行,丝毫没有因为两周一次的实验活动而影响恒定惬意的生活。生活与艺术结合得如此贴切,再一次领教法国人的生活哲学。
艺术是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把艺术作为人生追求的人,始终都值得被尊重、被感谢!当然,包括这背后所有默默无闻的支持者,尤其是或许不理解但无条件充当后盾的亲人。(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