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开启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扭转了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在地球上留下了壮丽的红色飘带。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遵义融媒传媒集团陆续推出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专题采访报道《长征路上向“新”行》,记者循着红色足迹,倾听历史回响,探寻长征沿线革命老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实践,汇聚起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今天,记者带你走进四川省松潘县,一起回顾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壮举。
当89年前,红一、二、四方面军带着大渡河的硝烟、玉龙雪山的冰霜、剑门关战斗的伤痕……来到这里时,就播下了红色的种子,烙上了红色的印记。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毛儿盖镇索花村,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坐落在松潘草原上,距离松潘县城160公里。
松潘县毛儿盖镇索花村
1935年8月20日,毛儿盖会议在这里召开,此后,红军从毛儿盖再出发,穿过草地,向北挺进。至今,毛儿盖还流传着“木板借条”“红色土司安登榜”等动人的故事。
在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上,红军长征纪念碑巍然耸立;山下,是景象壮观的巨大雕塑群和庄严肃穆的红军长征纪念馆,闻名遐迩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于1990年8月落成,正面是邓小平同志亲手题写的园名。该碑园不是为了纪念长征路上的某个具体事件或某一场战斗,而是红军长征总纪念碑。
松潘县党史和地方志编撰中心副主任陈立说,红军长征纪念碑建在松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1935年5月至1936年8月期间,红一、二、四方面军都曾从这里翻越过长征中最险峻的雪山,跨越过最艰苦的草地,举行过重要的会议,进行过激烈的战斗,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
红军长征纪念碑
红军长征纪念碑总高41.3米,上面的红军战士一手持步枪象征胜利,一手拿鲜花象征和平,双手高举成V字型,欢呼长征的胜利。
“而碑座是一个高2.5米的雪山型汉白玉基座,象征雪山,地面辅设绿色水磨石,象征草地。纪念碑总体寓意‘民族团结干革命,雪山草地树金碑’。”红军长征纪念馆讲解员秦成勇告诉记者。
而巨大群雕高10多米,长90多米,由1300多块大型花岗石精雕细錾而成。
纪念碑下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完整展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征战历程,再现了红军在阿坝翻雪山过草地的真实场景。
2005年,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游客在参观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11月已是旅游淡季,但在碑园的游客服务中心,大巴车川流不息,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在这里参观游览,开展党性教育和研学活动,接受精神洗礼,缅怀革命先烈。
“一件件展品和照片,让我见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的细节,在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先烈们在苦难中前行的脚步。如今,我们享受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更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四川绵阳游客张先生告诉记者。
在游客服务中心大厅,还专门开辟了“红色书屋”专区,里面摆放着上千册红色文化书籍,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此阅览、购买。
据了解,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每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一条街的兴旺。碑园外的川主寺镇红星路,仅有百米长短,却排列着30多家餐馆、民宿、酒店以及特色产品店。
现在的松潘草地
红色资源是松潘县最殷实的“家底”,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高质量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目前,该县已将1个纪念总碑、2个会议遗址、6处战斗遗址、7个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资源统一分类规划,推动红色资源管理集约化、使用常态化、利用最大化。
同时,以沙窝会议会址、毛儿盖会议会址等红色资源为主要依托,串联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等资源,着力打造精品红色旅游路线,让游客在欣赏风景时感悟红色文化魅力,在放松心情时接受红色洗礼,不断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进一步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奠定坚实基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