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四川的屏幕,你可能会想到成都春熙路上的裸眼3D大屏,圆滚滚的大熊猫憨态可掬、栩栩如生。其实,不仅是“抬头可见”的大屏、超大屏,“低头在握”的手机屏乃至屏幕的驱动芯片也有很大一部分由四川制造。从LCD到OLED、MLED,再到超高清、激光显示,四川在新型显示产业早已广泛布局。近三年来,四川省纳入省级平台签约新型显示相关项目55个,投资总额818.2亿元,其中2024年省级平台签约项目148.6亿元。显示企业纷纷落户,惠企政策频频发布。在这里,新型显示产业找到了自己的沃土。
成都和绵阳是四川新型显示产业的两大中心城市。近年来,成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的主营收入保持不低于20%的增长,规模占全国规模15%以上。“成都造”屏幕更是名扬海外,占据了全球高端柔性屏近50%的市场。绵阳则是全国少有的同时具备软硬屏生产能力的城市,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3年绵阳新型显示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739亿元,2024年有望再进一步,突破800亿元。四川不仅在省内大力发展新型显示产业,还与重庆携手绘制蓝图,探索产业共建共享。具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如今也是新型显示的富庶之地。
12月19日—20日,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将在四川省成都市盛大启幕,在大会举办前夕,四川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就四川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接受了《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
新型显示的“三好生”
在陈文涛的介绍中,四川新型显示产业可以称得上是新型显示领域的“三好生”。
一是产业基础好。据介绍,2023年四川省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显示面板出货量规模位居全国第3。四川显示技术布局以OLED为主,积极拓展MLED、激光显示、电子纸等技术,AMOLED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15%,激光投影出货量占全国约五分之一。“在产业链建设上,以京东方、惠科等世界领先面板企业为牵引,我们引进落地路维光电等一流材料、设备企业,支撑发展长虹电子、京东方车载等终端制造,初步形成了一个由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屏、下游显示应用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新型显示产业链完善度超70%,产业配套率超45%。四川已成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重要集聚区。”陈文涛介绍说。
京东方高端柔性OLED
二是产业生态好。四川新型显示创新资源集聚,据悉,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OLED工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9个,显示科学与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48个。陈文涛介绍,落户四川的显示企业在多个技术领域取得了成果。京东方参与制修订了LCD、柔性OLED、MLED、超高清、健康显示等多个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自主研发了新一代LTPO像素电路和全新发光器件技术组合,柔性OLED显示技术全球领先;辰显光电掌握驱动架构、混Bin技术、巨量转移等多项核心技术,处在高端显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前沿;长虹STLD4.0全色激光引擎技术、菲斯特三色菲涅尔智能投影屏幕技术在激光显示领域获得了显著成就。
三是产业前景好。据了解,四川发挥新型显示产业集聚作用,吸引了出光电子、杉金光电、鸿睿光电等30余户新型显示产业链核心配套企业落户四川。“新型显示同集成电路一起成为了带动四川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的火车头。”陈文涛表示。目前,四川省在建新型显示重大项目32个,总投资约1500亿元。其中全球首批、国内首条总投资630亿元的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是迄今四川省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项目建成后,成都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柔性面板生产基地。同时,辰显光电全球首条TFT基Micro LED显示屏生产线有望于今年年底前建成;惠科也在近期宣布扩大在川投资,在绵阳签约落地总投资100亿元的惠科Mini-LED项目和惠科高功率芯片散热封测项目。“在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带动下,今年四川省新型显示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700亿元,同比增长超12%。”她说。
“三个一”助力稳健发展
“三好生”当然不止于眼前的成绩,更着眼于长远的发展。陈文涛表示,下一步四川新型显示产业将瞄准打造“三个一”。
一是打造一个集群。2023年,成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到2269亿元,占全国比重约34.05%、全球17.03%,已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生产基地和中国柔性显示产业最大集聚地。四川省联合重庆先后出台了《推动成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川渝新型显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方案》《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等文件,加强成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规划协同,探索产业配套设施共建共享。“未来,两地将携手打造一批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样板,合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陈文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