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党徽闪耀:重建中的引领力量——重建这一年(上篇)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郭靓 陈俊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波及甘肃、青海两省,猝然而至的地动山摇让青海省海东市3个县46个乡镇16.12万群众受灾。

图片
航拍民和县地震灾害避让搬迁安置项目(中川乡金田村、草滩村)。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俊 摄

从分秒必争的生死救援,到众志成城的紧急安置,再到齐心协力的灾后重建,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委鼎力支持下,在青海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海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闻令而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探索出一条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群众参与的救灾重建之路,实现群众拥有新家园、生态迈上新台阶、设施得到新改善、城乡呈现新面貌、社会和谐新局面的预期目标。

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党和政府永远是群众最坚强的依靠!今天,我们重赴灾区,再次见证废墟上升腾的希望,灾难中萌生的力量,灾后重建汇聚的海东实践。民和,化隆,循化……这些曾经与我们血脉共搏的名字,在重建、机遇、发展中生机涌动。

图片
循化县白庄镇上拉边村村民马文林的新房子。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俊 摄

凝聚合力,攻坚克难,灾后重建蹄疾步稳

“地震后房屋受损严重,鉴定为D级危房,政府补贴了16.5万元,不到5个月我们就顺利完成了房屋重建。”看着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新房子,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河沿村村民何吉成感激地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享受到农房重建补助,看着新房一点一点修建起来,我们对生活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新房不仅是何吉成一家的避风港,更寄托着灾区群众对新生活的期盼。三个月,半年,一年,越来越多的受灾群众离开板房,搬进新居;越来越多的孩子离开“帐篷学校”,走进新校园;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用朴实的行动汇聚希望,诠释奋进的力量……

海东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关切和谆谆嘱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在高扬的党旗下,各级党组织挺膺担当,广大党员闻令而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序有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

图片
民和县官亭镇赵木川村村民赵全守搬入新家。通讯员 贺万梅 摄

——救灾重建全过程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编制向群众问计,民房建设听群众意见,重建成效由群众评判,千方百计创造群众满意的幸福生活。

——围绕重建之后受灾群众生活水平整体提高这一目标,组建规划编制专班,多方借鉴经验,多轮征求专家学者、灾区群众意见建议,反复深入现场调研勘察,编制海东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民和县金田村草滩村赵木川村易地重建规划等,并迅速分级分类实施。

——始终高度重视“救建防”一体化机制建设,建立上下贯通、全民动员、区域协作机制,保障各项工作高效落实。建立救援“一区一策”,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大数据平台,成立要素供给联合专班,确保项目安全顺利实施。

图片
化隆县塔加藏族乡曹旦么村村民曹生民的新家暖意融融。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俊 摄

——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设施提升、产业扶持、群众增收,实现山上有基地、山下有新村、振兴有产业、幸福有盼头。把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都是贯穿灾后重建的主线。

与时间赛跑,向重建聚力。海东大地喜讯连连,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成绩斐然、硕果累累。特别是按照“以灾定损,以损定建”原则,将项目分为恢复重建、发展提升两个方面,涉及农房修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等七大类240项,总投资59.8亿元。第一年任务已顺利完成,让群众感触最深的是中国效率、中国力量、中国温度。

图片
循化县道帏藏族乡牙木村重建农户的新房子。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俊 摄

科学谋划,奋力推进,灾区面貌焕然一新

重建,不是纯粹物质意义上的复制,不是依靠简单的物质救助与政策支援来解决暂时的问题,而是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旗帜下,将目光放在灾区人民自我重建的需要上,尊重他们的生活逻辑,提高他们的“可行性能力”。

冬日暖阳里的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上拉边村,一排排砖混结构的房子整齐有序,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三三两两的村民漫步在村道唠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深处的幸福笑容……

走进村民马文林的家,一个不算大的院落内,三间崭新的现代化农房伫立在南侧。房屋外立面通体铺设着淡雅的灰白色瓷砖,搭配新中式瓦片的廊檐精致雅典,房屋3.8米的高度,加上宽大的窗户和阳台,显得十分气派。客厅里摆放着崭新的家具,厨房中各类厨具一应俱全,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

灾后恢复重建以来,白庄镇26个村级党组织成立了以驻村第一书记或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班子为成员的“工作专班”。

图片
民和县巴州镇村民在新家里向前来看望的镇干部递上新炸的散子馍馍。通讯员 贺万梅 摄

“盖房子是老百姓的人生大事儿,不仅要让他们住得好,还要住得舒心。”上拉边村党支部书记韩福新说,党员干部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为让百姓住上好房子,从房屋格局设计到施工队伍筛选,从施工定价到施工进度,这支村级工作专班全天候、跟进式督导及服务建房,事无巨细。

一栋栋新房加快重建,一所所受损学校、卫生院、养老院重新运转……灾后重建升腾新希望。海东市统筹抓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同产业规划、生态建设、乡村旅游、民族团结、乡村治理等方面协同发展,促进乡村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受灾群众在新的家园里安居乐业。

——群众住房条件根本改善。海东市坚持科学规划,在力促农房建设与时俱进、提档升级的同时,又充分尊重保护传统村落建筑风格。全市36527户农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住房布局更加合理、安全更有保障。

——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备。科学谋划实施93项、总投资6.11亿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其中:修建学校、维修加固重建校舍;新改建医院、卫生室;新建改建乡镇文化中心及农村文化广场,修缮文博单位。

——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投入资金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项目,建设地下管网,全面完成7度、8度区受灾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坚持灾后重建与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并举,实施消防救援提升项目和避险搬迁安置项目,并通过统规统建、统规自建、自主购房等方式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从根本上解决受威胁群众的安全问题。

——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夯实。统筹推动灾后恢复重建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紧紧围绕受灾群众亟需的受灾畜牧业恢复、后续产业提档升级、到户产业补贴等方面,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释放。

图片
循化县积石镇河北村村民搬入温暖新家。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郭靓 摄

心怀感恩,踔厉奋发,为建设美好新家园接续奋斗

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塔加藏族乡曹旦么村村民曹生民,是震后首个搬入新家的重建户,如今他们一家的生活已恢复往日的温馨与安宁。

“曹大哥,我们来看看家里冬天取暖咋样,电够不够用?”乡党委书记徐寅曦和乡长南杰来到曹生民的新家关切地问候,并走到暖气旁,伸手感受温度。

“书记、乡长,快坐快坐,家里暖气足得很,电也没断过,晚上亮堂堂的。”曹生民笑着回答:“感谢党和政府,帮着我们盖房子,冬天到了,不光房子暖,我心里更暖啊。”

“重建不仅是盖房子,更是重建大家的幸福生活。”徐寅曦书记拉着曹生民的手说:“你们安心过日子,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映照出一幅干群鱼水情深的画面。在党的关怀下,曹旦么村的村民正满怀信心、大步迈向充满希望的新生活。每一个温暖的家,都是党旗下最为坚实可靠的民生承诺与有力见证,他们见证着灾区人民震后重生的坚韧与担当,也彰显着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与强大力量,让这个寒冬充满了别样的温情与希望。

党员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一言一行,寄托着群众的厚望,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从抗震救灾到恢复重建,都能看到“党员突击队”“党员抢险队”的旗帜,他们用宗旨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与广大群众携手并肩,共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

图片
航拍循化县道帏藏族乡牙木村。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郭靓 陈俊 摄

群众参与更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海东市始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汇聚起自力更生、自救互助的不竭动力。灾区群众携手并肩、万众一心,与党员干部奋战在救灾重建的第一线,涌现出为快速打通救援道路赢得宝贵时间而主动拆除自家房屋、自发为救援人员做饭、主动照顾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诸多感人事迹。

从灾难的记忆中挣扎出来,按下重建启动键,灾区群众不等不靠,一方面主动融入恢复重建大潮,另一方面发挥聪明才智,全力支持党和政府开展工作,以饱满的热情、质朴的情感和主人翁姿态,汇聚起建设美好家园汪洋大海般的强大合力,凝聚起缔造明天的深厚力量。

灾难的痕迹已经变得模糊,而今灾区最美丽的是学校,最安全的是医院,最整洁的是民居,最满意的是百姓,到处焕发着蓬勃生机。回首过往,曾经的努力与成绩更加激励着海东各族儿女感恩奋进、砥砺前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作出海东贡献。

编辑:殷海燕;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