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程
鸟瞰雁门关风光。 资料图片
彭程 郭红松绘
雁门关长城。 资料图片
一
驱车300多公里,我来到雁门关,为实现一个夙愿。
这个愿望已经在我脑海中蔓延许久,时隐时现。每当置身于相似的或者有关联的情境中,在山海关登上伸入大海的老龙头长城时,在嘉峪关面对黄沙漫漫无垠时,在多次途经居庸关时,雁门关都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从头一夜住宿的朔州旅舍出发,驾车在远山环绕的晋北谷地间行驶一个多小时后,眼前渐渐出现一列山脉。山越来越近,越来越高,仿佛迎面压将过来,有一股霸道蛮悍的气势。驶入雁门山中,山路盘曲逶迤,渐次升高。在雁门寨旁停下车,从景区入口乘坐中巴,行驶2公里左右,就到了关隘脚下。一走近这里,看到拔地而起、高峻雄浑的峰峦,就足以令精神为之一振。嶙峋盘错的山关,仿佛一位身体壮硕者坚硬敦实的骨架。
这个在脑海中多次勾勒过的地方,终于真切地出现在我面前。
景区入口处的明月楼,是雁门关城廓北口的第一道门户。穿过三孔门洞,一条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路两边店铺云集,大多是饭馆、客栈和出售地方特产的商铺,店招上写着山西陈醋、代州黄酒、莜面栲栳栳等,浓郁的山西风情氤氲而出。
在石板路的尽头拾级而上,有一段更为宽阔的街道,入口处高大的牌楼上刻着“边贸街”三个字。这条街道两边的房屋青砖砌墙,灰瓦覆顶,门窗样式古朴。路的尽头拐一个弯,便是瓮城的城门,即雁门关的北门。走进瓮城,穿过地利门,再顺着陡峭的台阶登顶,便是宁边楼。
雁门关的营建规模庞大,设施完备,由关城、长城、隘城、兵堡、烽火台、驿站等不同形制的军事防御设施组成。宁边楼是整个建筑群落的中心,是雁门关的前沿阵地。我站在墙垛旁,将目光投向四边。不远处便是炮台,几门黑色的圆形古炮架在垛口上,炮台后是宽阔的校场和点将台。长城依着峰峦起伏蜿蜒,时而踞守在山脊上,时而在茂密的树丛间隐现,一直延伸到目力穷尽的远方。
重峦叠嶂挡住了视线,只留出一条狭窄弯曲的道路,通往远处的一处山口。山口后面就是我刚才驶过的原野。天空碧蓝,大朵厚实洁白的云朵,如簇如拥,悬止不动,在山脊间投下浓重的阴影。四野一片静谧安宁,似乎亘古如斯。但我知道,在漫长的岁月中,这里曾经一次次旌旗蔽日,箭矢如雨,杀伐之气充塞了天地。
二
万里长城的诸多关塞中,雁门关以险峻著称,因而有“中华第一关”“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等说法。雁门关北接大同,南抵太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次次南下,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滚滚烟尘曾无数次遮蔽山下狭窄的通道。
在豆棚瓜架下听大人讲述杨家将的故事,曾是我童年时的乐事。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几代杨家将抗击辽兵、忠心报国的故事,借助说书等民间艺术形式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景区入口处的显要位置,矗立着二十几尊持金戈、跨铁马的人物塑像,从杨家父子到杨门女将,纪念他们征战雁门关的过往。
作为边防戍守要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雁门关就已是山河名关。战国名将李牧曾在此长期驻守,击退十万匈奴;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与匈奴交锋,大捷连连;唐代大将郭子仪出雁门关北上,平定安史之乱……这些与雁门关相关并载入史册的事件还有很多。如果将雁门关比喻成一部书,它会是一部卷帙浩繁、情节跌宕起伏的大书。
三
一个地方被后人记住,不仅要有重大的历史人物事件,还要有叩击灵魂后迸发的情感。这种情感主要来源于经典文学作品。“雁门关外野人家,不植桑榆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描绘了雁门关一带的苦寒荒凉,在这样的环境下,在一代代诗人的吟咏中,雁门关成为一处交织着各种情感的所在。雄心壮怀、慷慨意气、离愁别绪、思念期盼等情感,仿佛一道道明暗强弱各异的光线,投射在雁门关沧桑厚重的躯干上。
这一道关隘,分隔开中原与边地、农业和游牧。一个行旅者,不论商旅、征戍还是宦游,行经此地时往往诗兴大发。南朝诗人江淹有一首《古离别》,开头写道:“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思妇怀人的情意跃然纸上。
发生在雁门关的众多故事,都是离别之情的佐证和注解。让我印象最深的离别,与两个女人有关。
汉代为缓和与外族关系,长期实行和亲政策。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远嫁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据传便是经雁门关北上。跨过雁门关不久,就进入匈奴地界。长江岸边长大的荆楚女儿,来到这黄沙蔽天、严寒砭骨的荒蛮之地,风土习俗与故国大异,怎能不感到悲伤凄怆?相传她曾写下一首四言诗作,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无边思念,该诗哀婉悲戚,读之令人酸楚。
和亲客观上为关内外百姓带来和平时光。据《汉书》记载,当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站在宁边楼上俯瞰瓮城外面的边贸街,曾经兵刃相向的汉人和胡人,或许就是在这里贸易买卖,互通有无。
我想象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场景:传递檄文的快马飞驰而来,马蹄声在石板路上哒哒作响,清冷的月光照耀着戍边士卒厚重的铠甲,边塞苦战转瞬间变了模样,边贸街旁堆满了砖茶绢丝和鹿茸皮货,商贾云集,车马辐辏,汉音胡韵,言笑晏晏,一派融洽祥和的景象……这样的对比令人欣慰,和平来之不易,在战乱的映衬下更显珍贵。
另一个女人的遭遇,亦引发我深切的感喟。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皇室衰微,董卓兴兵作乱,百姓流离失所。东汉名臣蔡邕的女儿蔡文姬被乱军所掳流落南匈奴,嫁与首领左贤王,生育了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用重金赎文姬归汉。文姬与一双幼子诀别,虽能复归故国,却必须失去亲生骨肉。
对于一位母亲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不会有人不清楚。在《悲愤诗》中,蔡文姬写下了内心伤痛,字句间仿佛有血泪滴落:“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到了分别之时,“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据传蔡文姬南归故国,同昭君出塞一样,都经过雁门关。当车马行进到这座关城,想到从此骨肉分离,她心中堆积的痛苦与悲哀,或许比这关隘墙垛还要厚重。
雁门关,是历史的回音壁,有无边的思绪,不尽的情味,在其间盘旋缭绕,让人感慨低回,思绪万千。好在,那些干戈相见的岁月,已如云烟飘散,化为历史卷册中的一页。雁门关内外,各民族早已血脉交融,声息相通,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成员。人世间的变迁,堪比大自然的沧海桑田。雁门关见证了这一切,却缄默无言。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冰心散文奖得主)